6070(2 / 2)

把末世系统上交 panther 19512 字 5个月前
🎁美女直播

“一样。”

“也是支持?”

“嗯。”

“为什么?”杰克十分意外,他知道萨姆跟他不一样,对方从不喜欢宠物。

“我为什么要反对?”萨姆笑了笑。

之前动物优化闹得乌烟瘴气,但他相信有不少人跟他一样,都是反对动物优化的。这跟国籍和信仰无关,而是一个普通居民的选择,况且,大家都学过生物链。要是动物全死光了,土壤,植物,大地……这太可怕了!

现在全球都在井然有序地进行着温和防控,他不知三个月后的局面怎么样,但就像是龙古在联合会议上说的那样。

试一试吧。

第066章第六十六章

“我现在按时做动物检测,家里的猫猫狗狗都挺好的,你不用担心,绝对符合国家规范!”

“在过去一周里,我们农场有三只羊感染了S2病毒,不过我们发现及时,又实行的分区管理,这些病毒没有传播。”

“您好,这里是动物防控站吗?这是我在楼下捡到的野猫,做过检测了,没有感染……”

……

在接下来的三个月里,全球都是和温和管控有关的新闻,在各国的严厉监管下,一些农场主,宠物主,普通居民们都非常配合。

“你已经违反了《动物温和防控法》,按照政府规定,将处以3000国际币的罚款和三十天的拘留改造。”除了听从命令执行的,各国也有一些不服管控者。

“我以为它感染了!只想维护城市安全!”违法者被抓后都是极力狡辩。

“抱歉。”执法警员不听对方狡辩,直接将其押上警车。

“我们是独立自主的国家,不能向龙古低头,不能软弱的服从对方!”违法者见狡辩不行,妄图挑起国际矛盾。

“你认为我们遵守《温和防控》是向龙古示弱?”警员停下来问。

“对!”

“接种S1疫苗了吗?”

“……接了。”

“接种疫苗不是示弱,遵守联合国的法律就是示弱?”警员气定神闲道:“这是联合国通过的暂行法律,我们已经在会议书上签字,要遵守自己的承诺。而且,这不是向龙古示弱,是民众们选择。”

《温和防控》出来后,有不少极端主义者向当地政府施压,希望废除《温和防控》,各国政府直接拒绝——各国的决策部门并不全是目光短浅。他们之前实行动物优化,一部分原因是控制病毒,更多的是转移大灾难后的国内矛盾。

事实证明,这样的转移方式并不能缓解病毒危机,现在龙古提出温和防控,加上国内民意,他们不仅要配合,还要不留余力的配合。这样不管三个月后能不能缓解,他们的舆论压力都会减轻。

就在这各怀心思中,七月十号,第三次联合会议召开。

“这是这三个月的病毒感染率和动物扑杀数量,根据对比图,病毒感染率下降了32%,扑杀数量为之前的3。5%,这些都是感染动物,总共7W只……”会议开始后,负责人直接拿出最新的数据报告,这些都是联合国监管的全球数据。

“病毒感染率下降了?”

“怎么会下降?”

……

数据公布后,各国代表和电视前的观众们十分意外,全球扑杀数量下降可以理解,但S2的感染率随着扑杀数量的下降而下降,完全不科学啊。

“动物尸体的感染传播率是普通动物的7。3倍,联合国调查过,之前的感染者里面,有很多都是在尸体处理的过程中感染的。”在庞大的动物尸体里面,如果有一只动物尸体携带病菌,那么会很快的蔓延到所有尸体,这样病毒间接放大了千万倍。

现在各国的高温处理技术成熟,但动物基数太多,在扑杀,集中运输等方面都有可能造成扩大化传播,这样感染者的数量自然也就高了。

“原来这样……”观众们原以为动物优化会缓解病毒传播,没想到会扩大传染范围。

七月十号到十二号间,各国针对温和防控又召开了三场会议,之前支持动物优化的居民在看到两者区别后,也都闭嘴了:大家都不傻,现在温和防控不管从哪方面都是优于动物优化的。

就这样,经过三天的全球会议后,七月十三日,全球320个国家通过了《全球温和动物公约》。

《温和动物公约》是温和管控的升级内容,里面除了动物管控,还有对海洋,全球植植物等方面的保护条约。

这些条约是各国共同约定遵守的,若有国家违反这些条约,除了面临高额罚款和全球谴责,还会受到国际贸易,国际粮食,海洋交通等一系列制约,这是一份非常强硬的共同约定。

“周部长,希望墨尔克能和龙古继续友好合作下去。”签字前,德威特对周明月握手道。

《温和条约》是全球共同讨论的,但在讨论过程中,再一次体现了龙古举足若重的地位。

“只要我们有共同目标,龙古非常乐意合作。”周明月笑了笑。

十二点整,320个国家在合约上共同签字,《温和条约》除了动物管控,也将是未来日子里,全球在自然方面的指导条约。

“叮,恭喜宿主获得星球成就:人与自然。成就奖励:净化之心。”

“叮,我的国家更新完成。更新内容:省份图标,单一省份数据查看,城市图标,单一城市数据查看……

当前任务:我的菜篮子。

我的菜篮子:丰富居民饮食结构,使全国居民拥有丰富的菜篮子。

任务奖励:指向建筑卡X1。”

……

在《温和条约》签订的那一刻,龙星基地里,系统更新。

“好,好!我知道了!我们这就过去!”沈括正在整理文件,他还没来及查看,谭明章接完电话后,激动的看向沈阔:“S2病毒的血清研究出来了!”

“可以治疗S2患者?”

“对!”

一个月前,卡迪国南部一个农场小镇上发生了大规模的动物感染,这场感染造成2W头牛羊死去,当地的养殖场主和居民们损失惨重。卡迪政府在调查中发现,这里虽然损失惨重,但有一家养殖场经营的非常好。

这家养殖场养殖了五十头大型驼鹿,每一只都油光锃亮,非常健硕。

当地政府感觉到了不对劲儿,立即组织生物部门调查。他们在驼鹿身上发现了一种跟丧尸病毒非常相近的病毒——这种病毒可能是当地驼鹿经历了核污染变异,又经常食用当地的一种变异植物引起的。总之,这种病毒不会危害驼鹿生命,他们可以根据这种病毒研发出S2血清。

卡迪和龙古是友好国家。

现在龙古是全球疫苗研究最先进的国家,卡迪国有发现后,将这一情况告诉了龙古,之前沈阔和程有青等人曾去过一次卡迪国。大家从卡迪国回来后,实验室陷入了夜以继日的研究中。

现在实验室已经通过农场驼鹿研发了治疗S2的血清。除了S2血清,他们还有通过驼鹿基因找到了S1丧尸病毒抑制剂和S3疫苗的研究方向。

S1抑制剂不能治疗丧尸病毒,但丧尸患者注射后,可以抑制丧尸患者对鲜血的渴望,让他们外表恢复正常——虽然感染者还是无法思考,但行动上变的可控了。

至于S3病毒……

S3的典型特征是病毒空气传播。现在的丧尸病毒还没有进展到空气传播,但大家一直在为可能出现的空气传播做准备。若S3数据跟沈阔带回来的S3数据一样,那么这个驼鹿基因很有可能是S3疫苗的关键。

第067章第六十七章

“怎么了?”谭明章说完后,才发现沈阔似是有话要说。

“系统更新了。”沈阔一边查看一边描述道。

“好!太好了!”现在距上次升级已经过去了七个月,这七个月里,系统一直更新,研究组刚开始还研究怎么加快进度,但尝试多种方法后没有任何变化,大家只能无奈等着,没想到着这个特殊的时刻里,系统更新了!

谭明章开心的来回走动,接着和沈阔直接前往生物实验室。

“这是S2病毒的抗体血清,我们在小白鼠和感染志愿者身上试验过了,这种血清在感染前和感染后都可以注射,患者注射后会出现轻微的头晕恶心,一般三到五天可以痊愈,痊愈后获得S2病毒的终身免疫力,动物和人体都可使用。”生物实验室里,程有青指着玻璃罩里的透明试管道。

他们在S2病毒爆发后就一直致力于S2的血清研究,大家对比了120W个动植物基因,没有任何进展,谁知兜兜转转,S2的关键血清在卡迪国的一个驼鹿场里。

“我们对比过驼鹿场驼鹿和其他地区驼鹿,这家驼鹿场因地理环境,驼鹿品种,饮食结构等原因使鹿场里的驼鹿基因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不具有复制性……”程有青说到这里就有些后怕。

这家驼鹿场和驼鹿基因是特殊环境下形成的,要是在之前的动物优化里全死了,那么全球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或者根本找不到S2血清。

“感觉跟走钢丝一样……”谭明章跟着后怕。他十分庆幸卡迪国的温和防控,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这种血清会有其他后遗症吗?”谭明章定神后问。

“不会。”根据生物组的模拟分析,驼鹿血清除了最开始的不适,不会对人体造成长期副作用。

“可以彻底解决丧尸病毒吗?”谭明章继续问。

“不能。”

驼鹿血清虽不能彻底解决病毒,但对抑制病毒和可能出现的空气传播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现在这两项正处于攻克阶段,预计不久后就会有突破性进展。

众人讨论了一圈,程有青发现谭明章嘴角一直挂着笑,这个笑容看着不只是为了S2的进展高兴啊。

“怎么了?”程有青非常好奇。

“哈哈,你说!”谭明章对沈阔示意。

“系统更新了。”沈阔笑着说道。

这次主要更新了三点,第一,获得人与自然成就,成就奖励:净化之心。第二,系统更新后,他可以查看各个省份、城市、村庄的人口数量,环境值,发展潜力值等。比如龙星当前的环境为85分,广宁省79分,领土范围内一切都可以数据化查看。

第三,更新了最新任务:我的菜篮子。

“净化之心是一次性道具,使用后可以净化领土范围内的所有负面环境。”沈阔看完[净化之心]的详细属性后道。

净化之心跟营地之心有一定重合,只是营地之心可以清除50%的负面环境,剩下的会随时间不断调整。净化之心是一次性道具,100%清除。

“咱们的环境已经开始改善,可以先留下来做不时之需。”现在国内环境看着逐步改善,但保不准以后再来一次核污染泄漏,研究组讨论后,决定先留着[净化之心]。

“现在系统和病毒血清都有进展了,咱们整理一下,把S2的问题彻底解决了!”会议结束后,谭明章说着接下来的方针。

现在国内登记的S2患者有227W人,国外8390W人,这是当前传播速度最快,传染率最高的一个病毒。S2不会致人死亡,但患者感染后会非常痛苦,除了注射麻痹药物一直没有缓解方法。

此刻生物组已经找到了S2血清,剩下的就是全民注射,彻底消灭这场病毒。

当晚九点,龙古院公布消息:【七月十三日晚,龙古生物院已成功破解S2病毒,并研发出重组S2疫苗,S2疫苗在人体和动物体中均可注射,无长久性副作用……】

这篇文章详细讲解了S2疫苗实验数据和服用反应,除此,文章还重点解释疫苗的关键血清来自于卡迪国南部的驼鹿场,这是全球唯一一个拥有血清驼鹿的养殖场。

“卧槽!S2的关键血清来自于卡迪国的驼鹿?”

“全球就五十只拥有S2血清的驼鹿,这些驼鹿要是死了,全人类也跟着完了。”

“刚才查了一下,卡迪国一直执行的温和管控,感谢卡迪政府没有屠杀驼鹿场!”

……

在看到龙古新闻的那一刻,全球震惊了。他们想起三个月前,当初要是全球优化,也不会有现在的血清驼鹿。

“当初市政府给我发过文件,希望我能处理掉这批驼鹿,他们会给一些基础补偿。这不是补偿不补偿的问题,这些驼鹿是我亲手养大的,我舍不得,感谢卡迪国的法律,他们没有强制执行……”这时大洋彼岸,胖胖的养殖场主正在接受媒体采访。

现在他所经营的养殖场已经成为了全球焦点,养殖场里的五十头驼鹿按要求交给了政府,政府已经给了一笔不菲资金,并承诺除了实验取样,他们会好好的照顾这些驼鹿们,这是一个完全双赢的局面。

“今天十三号,我们通过了《动物温和条约》,也研究出了S2疫苗,这是一个值得载入全球史的一天!阿”有媒体狂热报道。

“不可思议……”一些动物优化支持者和之前漠不关心的居民心情复杂,他们感觉自己应该再学一遍生态学。

“各国研究实验表明,龙古S2疫苗拥有稳定的生物结构,可完全免疫S2病毒。这是全球医学史上的又一创举!”

“7月15日,龙古和墨尔克,桑克等国签署S2疫苗合作合同、墨尔克外交部称,人类应该谨记龙古为全球疫苗事业做出的贡献。”

“桑克SA,埃坦亚HG等生物所抛出橄榄枝,希望与龙古共创医学研究基地……”

……

龙古疫苗公布后,全球都是和疫苗有关的新闻。

龙古和全球的疫苗厂商们进行合作,这些疫苗会免费或者以成本价格出售给各地医院和政府,除了感染后治疗,居民和动物也可以接种预防,现在已经有动物疫苗公司生产动物专用的疫苗,这些后期会出售宠物医院,畜牧站等地,S2的动物感染率将会突破性减少。

七月二十八号,第一批S2疫苗上市。

“嘶,嘶嘶——”

三十号上午十点,大原县中医院,江建平抱着被子嘶来嘶去。此时他穿着蓝白条病服,脸上和裸露的皮肤上长满红点,一眼看去红彤彤的十分难看。这是S2病毒的主要特征:皮肤大面积红疹。

七个月前,大原县爆发S2病毒后,他立刻给奶牛场全面消毒,现在奶牛场的奶牛们已经正常受孕,在他的悉心照料下非常健康。

这七个月里,大原县的养殖场遭受了不少舆论压力,好在政府依法管理,只对已经感染的养殖场们进行管控消毒,县里存活的养殖场还剩13。

就在大家纠结要不要经营时,半个月前,龙古院发布了S2疫苗新闻,这个新闻给全县的养殖场主们打了强心剂。

江建平高兴啊。

他一高兴,立即跟其他养殖场主们一起约酒,然后乐极生悲……他感染了。

这半个月里,他一直住在县医院的传染病房,白天还能熬一熬,到了晚上根本疼的受不了,这段时间江琳月和徐凤春在医院轮流照顾他。

“我刚才在医院门口看到了冷冻车,咱们这几天应该就能接种。”此时江琳月抱着一盆冷水进来道,S2病毒没有特效止疼药,感染患者大多是通过冷敷或者热敷的方式止疼。

江琳月放下脸盆,江建平从里面拿起毛巾擦了擦疼痛的地方,他擦完后长叹:“以后有钱没钱都不能生病,太遭罪了!”他住院这段时间除了刷手机就是感悟人生。

“那肯定啊,你以后要戒烟戒酒,没事了多运动。”江琳月立马道。

“好……”江建平只是随意感慨,没想到竟被闺女教育了。

县医院允许病人家属探视,但必须穿严格的防护服,这种防护服时间长了容易闷汗。两人聊了一会儿,江建平正准备让江琳月回去,一个护士敲了敲门:“江建平在不在?”

“在!”他们是四人一间病房,江建平听到后连忙道。

“S2疫苗来了,打不打?”

“现在能打?”

“对,普通人打一支就行,咱们是感染的,最好打三支,七十二一支。”现在医院有1200名病人,江建平要是同意了,中午就可以打。

“打!”现在别说七十二,就算七百二也必须打!

“行。”护士给他做了一个皮试后离开。

一点二十,江建平正式接种。S2疫苗就跟普通的感冒打针一样,他露出肩膀,还没有感受就打完了。

“这个什么时候有效果?”江建平用棉签按着针口后问。

“要看病人体质,一般一到三天就会有效果。”

“要三天啊……”江建平按最长的时间算。谁知第二天一早,他醒来后发现身上的红疹消了一半,不痒不疼了!

“神了!”江建平彻底震惊。

“效果挺好啊。”

“我打了一针,一晚上就消下去。”

“看网上说,打第一针会有一些副作用,第二第三针就没事了,第二针最好五天以后再打。”

“咱们是不是可以出院了?”

……

在接下的三天里,医院都是打针治愈的消息,大家像过年一样热闹。

“还是外面好啊。”八月七号,江建平打完第三针后开开心心的出院——他前天就想出院,不过他有轻微恶心,江琳月和徐凤春担心他身体,多住了两天。

“咱们这次也算经历了风风雨雨,好日子都在后面。”江琳月不会开面包车,此时徐凤春在前面开车,她在副驾驶上笑着道。

“也不知道奶牛场能不能起来……”一说好日子,江建平担心起自家的奶牛场。现在场里的奶牛快下崽产奶了,经历过之前S2病毒,他不知道还能不能卖出去……

江琳月正在刷手机,她先是一愣,接着开心道:“能起来!”

“为什么?”江建民疑惑。

“国家发文件了!”江琳月递上手机。

手机标题:【龙古将于9月1日正式启动菜篮子计划,此计划前期预拨款为10000亿,龙古院已对全国菜篮子计划做出重要指示,国家和各省将全面扶持全国农业,畜牧业,奶制品行业的均衡发展……】

菜篮子计划的内容言简意赅,简而言之,国家要扶持大家种菜养牛了。

第068章第六十八章

“徐哥,今天又是第一呀。”八月二十二日早五点,周恒刚到检票口,就见面徐红旺已经抱着布包草帽在检票口前等着。他身后是一个长长的队伍,每个人脚边都是各式各样的扁担箩筐,这是同安县火车站的特色:跨省卖菜。

同安县地处长湖省东部,是当地有名的贫困县,这里地形崎岖,每天只有一趟列车路过。列车为K1032,始发站长湖省五峰市,终点站大溪省关岭市,中间横跨了十二座城市。

按照国家要求,这趟列车本应该改线或者停运,但同安县的留守老人太多,大家都是靠着这趟火车出门看病买东西,铁路局充分考虑后保留了这条线路。

同安县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唯一能称得上收入的就是种地卖菜,因此这里很多村民都会种完菜后去附近的关岭市出售——同安县行政上属于长湖省,但离大溪省的关岭市最近,这里也逐渐形成具有特色的跨省卖菜队伍。

“哈哈,我哪天不是第一?”徐红旺今年六十五岁,他已经跨省卖菜二十年了,就跟过年去庙里抢头香一样,他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早早到车站后第一个排队。

“现在镇政府已经跟农业局签了助农合同,您明天是不是不来了?”现在离检票还有三分钟,周恒跟对方闲聊道。

“不来了,以后把菜卖到农产品收购站就行。”

“这样好啊,以后省的天天折腾。”

“好是好,就是有点不习惯……”

一个月前,国家发布了扶持农业公告,大家原以为跟自己没有关系,谁知公告的第二天,镇政府挨家挨户的发通知,镇里面决定成立农产品收购站,大家以后有菜了可以直接卖给收购站。除此,镇政府还打算在县里建造橘子基地,把同安县打造成一个橘子之乡。

“这些钱怎么算?”

居民们不懂国家政策,他们只知道以前也有农业商来县里收菜。这些农业商压价压的非常狠,外面一块五一斤的黄瓜最多给五毛,而且一个月后才能结款,大家吃了两次亏后,现在对农产品收购站这些非常警惕。

“农业站会按照市场价收购,大家把菜拉到收购站后就能结账,不过要符合标准的蔬菜,不能弄一些老菜石头块的糊弄。”

“我们卖菜什么时候糊弄过啊。”村民们不满的纠正,接着问:“是现金结账?”

“现金和网上转账都行。”

“这样好!”

……

大家没文化,最喜欢这种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且中间就算有什么猫腻,大不了重新跨省卖菜。就这样,村民们跟政府签了农产品合作合同,按照合同,农业站明天开张。

众人闲聊了一会儿,这时K1032的进站消息响了。

“大家准备好身份证开始检票,不要拥挤不要踩踏,每个人都有座儿!”周恒熟练的打开检票闸——同安县虽是贫困县,但这里跟外面一样都是身份证检票,大家把身份证放到检票机前,人脸识别后就可以进去。

徐红旺检完票后第一个冲了进去,这就像一个讯号,其他人全都磨拳霍霍的往前冲。

“不用挤,都有座的!”周恒拿着喇叭在旁边维持秩序。

同安站每天都有一百多人跨省卖菜,大家到了关岭站后会坐公交车前往各大菜市场,可能早些年的火车座需要抢,现在即使有座,大家也习惯拿着行李往前冲。

“唉……”周恒见村民检完票后叹了口气。等农业站正式开张后,火车站以后就没这么热闹了,不过转念一想,大家跨省卖菜是为了生计,要是农业站模式可行,这完全是一个惠农助农的好福利。

三分钟后,徐红旺顺着手机短信找到了座位——这是一个靠门靠窗的位置,既可以看风景,又能到站后第一个出去,他对这个位置十分满意,把扁担箩筐放好后,就十分熟练的挤到座位上。

不一会儿,车厢里的人全满了。

“我看新闻,现在好多地方都开始种桃树梨树,这些水果树还能长出来吗?”

“不知道,之前核污染泄漏,全球果树死了一大半,这些年一直没缓过来。”

“要是能活了,我感觉咱们这里可以种点橘子枇杷,我记得小时候,山上的橘子非常好……”

“你今年六十三,‘小时候’有五十年了吧?”

……

火车启动后,村民们开始七嘴八舌的聊天,大家大多讨论最近的农业收购站和镇政府的橘子基地计划。

徐红旺竖着耳朵听了一会儿,一抬头,发现对面是个老大爷,大爷看起来七十多岁,穿着白背心和一个老式的深蓝色外套,他感觉对方眼熟,但想不起在哪儿见过。

“大哥,你也进城卖菜?”徐红旺打招呼问。

“嗯。”老大爷看起来不想说话。

“我也是,这半年不知道怎么了,地里的庄稼长的特别好,也不知道咱们环境能不能恢复到十三年前的样子……”徐红旺是个自来熟,他聊了一大堆,看到老人脚边的筐子后有些好奇:“你没带绿叶菜?”

现在青菜油麦菜这些蔬菜价格高,城里居民也喜欢吃。因此他们这段时间进城都喜欢带半筐绿叶菜,再配点黄瓜西红柿的掺着卖。而现在,老大爷的筐子里全是黄瓜西红柿,除此,外面还有一层棉被,棉被下面放着冰块。

“不沉啊。”徐红旺震惊了。

棉被和冰块可以制冷保鲜,但这两个加起来至少十斤,完全没必要啊。

“还行。”老大爷没有多说。

徐红旺还想开口问两句,不过见对方一脸不想说话,也没热脸贴冷屁股。

同安县到关岭市八十二分钟,票价七块五,火车距离一百三十公里。

六点三十,火车进站。

火车到站后,众人一窝蜂的下车。大家有的背着箩筐,有的用扁担挑着筐,关岭火车站瞬间变成了菜市场。

徐红旺是用扁担挑篓的,他下车后朝后面看了一眼,此时火车对面的老人刚刚下来——对方一米六五左右的个子,身材瘦巴巴的,脸上也全是年龄上来的沟壑。此时他正用力背着一个枣红色的背篓,这个背后高约半米,因上面的东西太重,看着要把对方的肩压垮一样。

“真怪……”徐红旺感觉这个老人有些奇怪,别的不说,光背篓里的棉被和冰块就太傻了。

“徐哥!”这时有卖菜搭子在远处挥手招呼。

“来了!”徐红旺连忙挑着菜过去。

他们的固定摊点是火车站南面的鑫鑫菜市场,两人到了后,已经有不少当地的摊子开始出摊。他们之前给过市场方管理费,因此两人非常熟练的在自己的固定地点放扁担,接着坐到扁担后面的石墩上,从扁担旁边拿出蔬菜保鲜的小水壶,一个简单的摊子就弄好了。

“青菜怎么卖啊。”徐红旺刚刚弄好,一个四十左右的女子站在扁担前问。

“两块五一斤,这些都是提前扎好的,一捆大概一斤到一斤半。”

“称准吗?”

“准!前面就有市场的公平秤,你买了后可以到前面随便称。”

“黄瓜和西红柿呢?”

“黄瓜两块,西红柿两块二。”

……

女子在扁担前挑挑拣拣后,最终买了十块钱的蔬菜包。

七点以后,菜市场开始上人,可能是周日的原因,他们的农家菜也比其他摊子前的卖相好,不到十点,两个人的扁担全卖完了。

“今天太快了!”卖菜搭子数了数钱袋子和手机转账里钱,他出来前带了六十斤的菜,卖了一百一十二,减去路费还能剩九十多。

“现在土里能种正常种子了,咱们卖的都是正常菜,大家吃了十年的变异蔬菜,肯定要吃正常蔬菜改善一下伙食……”

从龙星建市开始,全球的环境就像得到了‘自然祝福’一样,树木发芽,植物变的生机勃勃,之前只能种变异种子的土地也能开始种正常种子了,而且种出的味道根本不必大灾难前的差。

也是因此,全国这半年的饮食行业都是报复性的发展,一些食品厂子逐渐复苏,他们这半年只要过来卖菜,就没有卖不完的时候。

十一点,两人在附近拉面馆吃饭,并且奢侈的加了一块肥腻腻的把子肉。

吃到一半,徐红旺一拍大腿:“我想起来了!”

“想起什么了?”卖菜搭子吓了一跳。

“想起对面的人是谁了!”

“是谁?”他们卖菜时,他倒听徐红旺说过,来的时候,他对面坐着一个背冰块的奇怪老人。

“大树村的郑长贵!”

“谁啊?”

“就是上过县里面新闻,儿子被丧尸咬了的那个……”

郑长贵今年七十二岁,年轻时在轧钢厂看机器,右手被锯了一半。他右手使不上力,只能在家种地务农,是县里面最早的一批跨省卖菜工。

结婚后,他生了三个儿子,大儿子和二儿子因病夭折,妻子死后只剩小儿子郑飞。郑飞从小孝顺学习好,高中时还拿过县里奖学金,后来考上了罗海学医,毕业后在省第一医院当骨科医生。

郑飞学历好,也心疼郑长贵,就在大家以为郑家苦尽甘来时,三年前,郑飞被一名丧尸患者咬伤感染了,这件事还上过新闻,听说是为了救人被咬的……

这件事后,县里的人一阵唏嘘,郑长贵遭受打击后也长期宅在家里,大家已经很久没见过他了。

徐红旺回想郑长贵火车上的样子——要不是他记性好,根本记不起对方是郑长贵,三年没见,对方就像老了十岁一样。

“他来市里干什么?”两人聊了一会儿后,卖菜搭子好奇问。

“不知道……”徐红旺刚刚说完,突然像想起什么一样打开手机新闻。

8月17号新闻——

【8月20号起,居民可通过网络、电话预约等方式申请西北丧尸基地探望名额,申请成功后,可在预约当天前往基地探望。这是丧尸基地首次居民公开……居民申请要求:丧尸患者直系亲属,单次最多三人,同一丧尸患者半年内仅可探望一次。(有特殊情况可提交表格),基地第一批探望时间为8月25号……】

徐红旺看完后,心中所有的疑惑明了:郑长贵要去基地看小儿子?

【X3780次列车即将进站,乘坐X3780列车的旅客请到第三检票口检票。】

情况跟徐红旺猜测一样,此时关岭火车站内,郑长贵抱着箩筐,认真听着车站播报,他乘坐的火车为X3780,目的地:宁西省西林市。

这里距离丧尸基地五十二公里,是一个荒漠城市,也被居民为称为丧尸城市。

第069章第六十九章

“尊敬的观众朋友们,我现在的位置是西林火车站门口,大家可以通过航拍视频看到,现在一百辆基地大巴已经准备好了,全国各地的乘客们正在陆续上车,根据官方公布,今天基地共开放了五千个名额,加上其他家属,今天的探望人员有12650人……”八月二十五上午,陈洁刚刚睡醒,就听见客厅里传来抑扬顿挫的新闻声。

“爸,看新闻呢?”陈洁睡眼朦胧的出来。

“西北基地的新闻,我看网上说,今天电视台会进行12小时的跟踪采访。”

“现在有多少人感染了?”陈洁坐到旁边问。

“三百七十二万。”

“不是一百多万?”陈洁吓了一跳,她一直以为是一百万左右。

“咱们人口基数大,现在过去了三年,这些控制的已经很好了,其他国家刚半年的时候就三百万了。”

“要是S1跟S2一样,打一针预防就好了。”陈洁揉了揉胳膊道。

“可不是……”S1疫苗只能阻隔病毒的飞沫传播,无法彻底预防,现在全球还在研究S1的抗体血清。

两人聊了一会儿,陈洁回卧室拿了纸笔,接着坐到电视前的沙发上。

“要写作业了?”陈洁现在高二,等九月开学了正式读高三。

“我记一下重点,说不定明年高考题目可能考到。”这两年的高考题目有很多都跟丧尸病毒和国家决策有关,他们也经常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行!”陈父非常配合的往旁边挪了挪。

“龙古开直播了?”

“龙古电视台发公告了,这次会早七点到晚七点不间断直播,等七点以后,可能还会有的西林市的加场直播。”

“我有个邻居前年感染了,不知道会不会上电视。”

……

同一时间,全国有不少居民打开电视,这次会在龙古电视台的直播频道直播,也是丧尸基地第一次全机位面向普通观众。

“观众朋友们,今天的探望分上午和下午两个时间段,现在上午时间段的乘客们已经按编号陆续上车了,现在七点四十,大巴们会在八点整统一出发……”

……

官方直播的记者名为杨婷,她说完介绍后,走上了最近的基地大巴。

“你们家是怎么感染的?”

“不知道,我爸封控期间出去转了一圈就感染,已经三年了。”

“我家是去年感染的,值班的时候被丧尸咬了一口……”

……

这是一辆五十人座的大巴,此时大巴上已经坐满了乘客,大家有的小声交谈,有的眼眶红红的看着窗外,有的则用帽子盖脸闭目养神。

杨婷本想做一些个人采访,她在车上扫了一圈后,还是拿着话筒下来。

“现在七点五十了,我们先回到新闻车上,稍后会跟着大巴队伍一起出发。”杨婷对着镜头说完,示意工作人员切画面。

工作人员十分默契的切到了航拍模式。

“杨姐,不像你风格啊。”一个摄影师收起摄像机后好奇问。杨婷是龙古电视台的王牌记者,主持风格出了名的犀利,他以为对方会进行一场酣畅淋漓的家属采访,没想到这么快结束了。

“大家一会儿就到基地了,感觉这个时候不适合镜头采访。”要是三年前,她确实会不顾一切的找切入点,只是今天比较特殊,她感觉应该让家属们心情放松,采访可以探望结束了再进行。

“陈导那边没说什么吧?”杨婷问,陈导是这次采访的总导演。

“没有,让你在车上的时候好好休息,今天的采访任务比较重。”

“嗯。”陈导既然没有特意交代,就是认同了她的想法。

八点整,一百辆基地大巴缓缓开动。

杨婷在车上喝了口温水,接着拉开窗帘——

西林市位于宁西省中北部,这是一个比较荒凉的县级城市,全能大灾难后,这里的风沙严重,很多居民都迁徙到了其他城市,西林人口从100W骤减到了7W,看着就像荒漠里的一座孤岛。

西林市距西北基地五十二公里,在接下来的一小时里,一百辆大巴缓缓前行。

“我之前给基地打过电话,基地说没法儿探望,他们怕刺激到家属也没有发视频,不知道闺女怎么样了。”

“现在心里扑通扑通的,不知道我爸和我妈怎么样了。”

“你们是怎么感染的?”

“我爸喜欢钓鱼,应该是密接了感染鱼。”

……

大巴车上,郑长贵抱着箩筐,出神的看向窗外,窗外是一望无际的荒漠。其他人有的聊天,有的通过深呼吸来缓解情绪,车厢里的气氛既紧张,又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九点整,一百辆大巴车缓缓到达。

第070章第七十章

“这是西北基地?”

“比电视里的壮观!”

……

众人下车后,率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由黄土垒成的城墙,城墙高大厚重,中间是一个现代化电子大门,大门旁挂着一个白底黑字牌子:西北研究所1号研究基地。

“这些都是黄土垒成的?”一个家属好奇的摸了摸城墙,这里的城墙非常夯实,让他想起了《王家大院》《土木堡》这些电视剧。

“这里运输比较困难,外墙,地面,员工宿舍这些都是就地取材,实验室和患者隔离区的外墙用的黄土,里面是专业的无菌材料。”周洋是今天的接待员之一,听到对方的疑问后笑着解答。

开口家属见周洋穿着专业的工作服,他不知道怎么称呼,连忙手忙脚乱的开口:“老师您好!”

“您们喊我周接待就行,咱们是103组的?”周洋问。

“对!”他们申请成功后都有一个电子分组,大家之前都是根据分组坐车的。

“103组的到这里集合!咱们集合好后就可以进去了!”周洋见人下的差不多了,拍了拍手道。

众人按照编号坐上专业的封闭车后,车子开始启动。

“西北基地是35年开始修建的,里面有消毒区,隔离区,生活区,咱们现在去的是消毒区。

等一会儿换上隔离服后就可以进去……”前往基地的路上,周洋为大家介绍道,他长的本就有亲切感,这么一通介绍,家属们的情绪稍微放松。

十分钟后,车子到达消毒区。

“消毒区外面有储物柜,大家把随身物品放到储物柜里,换好衣服再来这里集合!”周洋带的队伍有三十人,大家听完后,按照顺序走进消毒间——

S1病毒只能通过血液和亲密行为传播,大家理论上不用换衣服,不过这里的丧尸基数太大,稳妥起见,大家都实行最严格的防护标准。

众人进去后,周洋见队伍最后有个抱筐子的大爷有些踌躇。

“这个筐子可以先放外面,我们会有专业人员保管,您出来的时候再带走就行。”这个筐子高六十公分,底宽三十公分,周洋以为他放不进去,非常热心的讲解道。

“不是……”郑长贵抱着筐子张了张口,不知道该怎么说,最终道:“谢谢!”

“没事。”周洋帮着把筐子放到了一个稳妥的地方。

半小时后,众人来到了隔离区门口,周洋给众人一人发了一张通行证。

“咱们探望三小时,期间禁止喧哗打闹,每个通行证上都有编号,进去后按编号找对应的隔离间就行,找不到可以问附近的工作人员……”

他们所在的大区为K12区,里面有三千个隔离间,这些隔离间都按‘井’字型排列,一些主要干道也有路牌指引。

说话间,又有其他小组到了。

“现在十点,咱们一点前来观光车前集合。”

周洋做完最后的讲解后,众人捏着通行证开始进场。

……

“咱们编号多少?”

“K1125。”

“应该还在前面……”

……

十分钟后,K12区的主干道上,王月月沿着路牌寻找探望位置。王月月今年十九岁,罗海静安区人,三年前父母因不知名原因感染病毒后,就被安排到了这里。

“罗阿姨和王叔叔只是生病了,以后会治好的。”

“你一个在家要吃好喝好,多注意身体!”

“罗阿姨和王叔叔也希望你能好好的……”

……

她那时候读高三,亲朋好友们都劝她好好休息,她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只知道那段时间浑浑噩噩,所有声音在她耳朵里就像幻听。

她每天机械的睡觉吃饭,然后疯一样搜索病毒有关的所有消息——她明明跟父母说好了,高考结束后一起去海边游玩,她们怎么就感染了?

“姐姐姐夫都希望你能考上好大学,你现在这个样子,她们出来后该多失望啊。”一个月后,小姨罗明华实在看不下去。

“她们还能出来吗?”王月月问。

“姐姐姐夫又不死了!疾控中心的人不是说了?等治好就可以出院了!”很多人把西北基地视为洪水猛兽,她不认为这是洪水猛兽,这只是一个特殊的医院。

“好好学习,以后肯定能再见的。”罗明华说完后,心疼的抱住的王月月。

“嗯!”王月月哭了,她哭的天昏地暗!等大哭一场后,开始用功学习。

高考的最后三个月里,她每天除了读书就是读书,就连父母不在的消息也不敢想,最终她以稳定的成绩考上了罗海大学医学系。

现在事情过去了三年,这三年里,她一直希望西北基地允许亲属探望,但也知道实行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就在她以为探望无望时,国家发布了探望公告,她递交申请,顺利通过……这一个星期的事情就像做梦。

“找到了!”恍惚间,罗明华指向前面的一个隔离室,声音惊喜道。

两人连忙走了过去。

王月月父亲名为王振军,母亲罗明娟,两个人是一起送来的,他们住的是相邻隔离室。这里的隔离室都是‘日’字型结构,前面是患者隔离室,后面是消毒区。

研究员进行接触研究时,会先在消毒区进行最高规格的消毒,接着通过双方相连的小门进入。患者隔离室外还有一个一米高的特制玻璃,工作人员可随时观察隔离室里的情况,每个隔离室旁边还挂着患者信息牌。

王月月看向K1125的信息牌——

姓名:王振军。

年龄:56岁。(2082。2。18)

感染地址:罗海市静安区。

感染原因:密接感染。

是否咬过人:无。

K1126——

姓名:罗明娟。

年龄:55岁。(2083。7。23)

感染地址:罗海市静安区。

感染原因:密接感染。

是否咬过人:无。

……

王振军和罗明娟是第一批感染者,那时候还没有S1疫苗,王月月看到‘密接感染’四个字时,心里有些酸疼。

吱啦,吱——

这时K1125房里似是听到动静,拖着长长的铁链过来。

王月月抬头。

“别看!”罗明华连忙捂住她的眼睛。

“没事……”

王月月挥开对方的右手,她虽然做好了心理准备,但看到面前场景时,心脏还是猛抽了一下——此时王振军穿着基地病号服,嘴里塞着口塞,头发被剪成毛刺,身体像一个排骨架子支撑在病号服里面。

她不是夸张,是真的像了一个排骨架子!

他们家出事前经营着一个卤味档口,这些卤味都是自己卤制,不仅卖给顾客,吃不完了也会自己吃。她从记事起,王振军的体重就没低过一百八,她小时候最喜欢在对方的肚子上玩,然后拍一拍:“西瓜熟了!”每到这时候,王振军都会吓唬着要挠她痒痒,她乐的咯咯笑。

此时王振军的大肚子没了,手臂单薄的能看到各个血管,完全成了一层皮包骨。

呼啦,呼啦!

王振军已经不认识‘人’,他感觉有东西在窗户外面动,只是本能的靠近窗户。他的双手双脚都绑着铁链,这些铁链长两米,和患者接触的部位会裹着一层厚厚的棉布,这些棉布是防止在拖动时摩擦产生伤口的。

此时王振军拉着铁链到了窗户前,因铁链不够长,他只能在距窗口三十公分的地方不断挥舞双手。

王振军眼球外凸,嘴里塞着口塞,皮肉变形,要不是隐隐看出的眉眼,她完全不相信这是一直以来笑眯眯的爸爸!

王月月来到了1125隔离室前。

罗明娟听到动静也过来的,她的情况跟王振军一样:眼球外凸,嘴里塞着口塞,身体单薄的最多七十斤。

啊啊啊,啊啊——

罗明娟感到窗户有东西在动,发出‘啊啊啊’声音。

“妈!”王月月再也忍不住了,直接痛苦的哭出声。她终于知道基地为什么不同意照片视频了,这对于病人家属们是一种折磨。

“没事的……”罗明华揽住王月月,此时她跟王月月一样,眼前模糊了一片。

两人不知道哭了多久,等平复完心情后,王月月看向罗明娟。

“妈,我考上罗海大学了!考的分数还挺好,现在大二,学医,你跟我爸的房间都没动,我没事了会进去打扫。”

“这两年发生了很多事情,丧尸病毒爆发后,又出现了S2病毒,生物院已经找到了S2血清,你和爸以后也会被治好的。”

“爸,我想吃你卤的猪尾巴……”

……

王月月在罗明娟和王振军的窗户前来回走动,现在两人已经不认识她,但她看着两人越来越熟悉的眉眼,知道这就是记忆中的父亲和母亲——他们现在变的不一样了,但依旧是自己最爱的人。

十二点二十,两人往隔离区的门口方向走。

“让你别喝酒你非要喝!你看你被你那群狐朋狗友们传的……呜!你现在什么也不用想了,我跟你儿子咋整?要不是还念着你,我早给你儿子找后爹了!你赶紧好,出来后必须戒酒!”

“我跟你爸来看你了,本想带浩浩一起来的,不过浩浩还小,我们带了照片,他已经会叫妈妈了……”

“这是你的龙鱼视频,你说你养什么不好?非要养鱼!我这两年天天查资料,就怕把你的宝贝疙瘩养死了,赶紧出来了自己养!”

……

两人回去的路上,看到不少人隔着窗户跟隔离室里的患者‘交流’,这些人大多是对方的亲属,很多人都带着一些珍贵的照片视频跟对方交流,除此,也有一些患者没有亲属,是对方出事前好友来的。

好友们来之前都需要严格的身份审核,大家到了后,会跟玻璃后的患者们将一些近两年的趣事,约着一起买包做美甲,还有人吐槽对方的前老板——前老板破产了,这是非常值得庆祝的事情!所以赶紧痊愈庆祝吧!

王月月和罗明华红着眼睛往前走,在路过一个隔离室时顿住了。

编号:K0862。

姓名:团子。

年龄:39月。

感染时间:2135年11月。

备注:与k0863为母子关系。

……

编号:K0863。

姓名:赵悦薇。

年龄:29岁。

感染时间:2135年11月。

备注:与K0862为母子关系。

……

此时0862隔离室里是一个两岁左右的幼儿——

丧尸患者丧尸化后,成年和老年人的身体不会变化,但一些婴儿和青少年儿童的身体会有一些发育,这种发育相比正常发育非常迟缓。

“这么小……”王月月难过的别开脸,她算下,这个幼儿还是婴儿期就被感染了。

“赵博人挺好的,我跟你爸想让他离婚了再娶,他没同意,这两年挺照顾我们的,不到三十的人,头发都白了……”

“你跟团子会好起来的,我们都在外面等你们。”

……

0863的玻璃前站着两个老人和一个三十左右的男人,男人的体型很年轻,但头发已经去完全灰白,他此时既沉默又心疼的站在玻璃前面。

听老人絮絮叨叨,两人五岁时就是对门邻居,大学毕业后就在一起,之后结婚生子……孩子是在七个月时在医院看病感染的,女生没感染,后来主动感染了。

“唉。”两人叹了口气后找到观光车。

下午一点,三十人全部到齐,周洋跟司机说了声,车子前往消毒区。

“周教授,咱们这个病能治好吗?”回去的路上,一个家属凑到周洋的身旁问,他刚才听其他工作人员称呼周洋为‘周教授’,因此猜测对方应该是这里的教授。

“国家一直在朝这个方向努力,现在的科研技术也提高了不少,会有进展的。”周洋没有妄做保证,但家属们从他这句话里感受到了不少信心。

十分钟后,车子到达消毒区,众人换好衣服,拿上随身物品,接着坐车来到了基地门口。

“按照国家安排,这里以后一个月有两天的集中探望时间,探望过的患者半年内不能探望,咱们要想再来,可以半年后再申请。”分别时,周洋最后讲解道。

“我之前挺担心的,这次注意到,丧尸患者的衣服和指甲都很干净,基地环境也很干净,一看咱们就用心照顾了!”

“感谢国家的辛苦安排!”

“谢谢,不管感染后变什么样了,人活着就好……”

……

之前的大巴来了,有不少人握着周洋的双手含泪感谢。

“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周洋被感染的有些伤感。

等众人都上车后,他发现之前的箩筐老人走在最后面,有些欲言又止的看向自己。

“您好,怎么了?”周洋调整好心情问。

“这些是给你们带的,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吃……”郑长贵放下箩筐,里面红绿相间的黄瓜和西红柿。

“我们有规定,不能收患者家属东西的。”周洋一愣,他以为对方是为了亲属,继续道:“您放心,我们会竭尽全力的照顾好每一位患者,会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的!”

其实今天有不少患者家属给他偷偷塞一些红包和金银首饰——

“周接待,我家孩子从小就怕冷,您冬天的时候多照顾一下?”

“我没什么事,就是家里老人想孙子,想请您帮忙拍一些视频。”

“周接待……”

……

大家把‘尽量多多关照’做的不留一丝烟火气儿。

“丧尸患者感受不到温度,而且基地实行的中央控温,会以科学的温度照顾患者的。”

“基地规定,基地工作人员不能随意拍摄患者视频。”

“国家不让收红包的……”

……

周洋每次都直接拒绝,大家试过几次后,也知道这里的工作人员不能收受红包。他以为不会有人送红包了,没想老人送了一筐蔬菜。

“我不是给让你们照顾阿飞,就是想给你们!”郑长贵见对方误会了,连忙解释。

三年前,儿子因救人感染后,就被疾控中心的车子带走了。那时丧尸病毒刚刚爆发,电视里全是‘XX感染’‘XX封控’‘XX枪击’这样的新闻。

“丧尸病毒是一个传染性极强的病毒,丧尸患者具有不可痊愈性,最好方法为优化处理。”当时有不少新闻提出优化处理。

他不懂优化处理,市里面也不让他见儿子,他只能跑去镇政府咨询工作人员。

“优化处理就是把丧尸患者杀了,然后高温销毁,这样就不会再传染了。”当时工作人员听完后道。

“要把人杀了?”郑长贵瞬间手脚冰凉。

“都变成丧尸了,还能活啊?”

郑长贵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去的,他只知道自己回去后发了两天高烧,梦里全是儿子吃枪子的画面。两天后,他恢复了一些意识,连忙跑到火车站:他想去见见儿子,再找一些领导,他儿子只是生病了,千万不能优化处理!

“现在国家不让乱跑,你怎么跑火车站!没火车,你在这儿等到天黑也没车!”当时火车站封控,他在门口转了两圈,县领导火急火燎的来了。

“那我儿子就这么死了?”郑长贵老实了一辈子,那天发出最大的呐喊。

“谁说你儿子死了?”县领导愣了一下问。

“网上都在说优化处理,还有人拿枪打头……”

“那是国外的新闻!你放心,咱们国家不会优化处理。”

“真的?”

“真的!”

郑长贵不相信,他决定走到省里,谁知道刚走了三里,就被隔壁村子拦住举报了。

“现在国家不让乱走,咱就老老实实的呆在家里……”县领导绝望了,最后把命令下发给村里,村长找了两个村民看着他,他才没有任何机会离开。

在接下来的两周里,郑长贵每天都被‘优化处理’这四个字恐惧着,他除了找县政府打听,每天做最多的事情就是关注国家新闻。

就在这不断但心中,2135年12月3号,国家发布新闻:龙古将在西北地区建造大型丧尸基地,丧尸感染者拥有龙古合法公民身份,任何人不能主动迫害,违法者按照国家法律处罚,龙古将竭尽一切所能的救助丧尸公民,丧尸患者仅为特殊病人……

郑长贵看到这条新闻后哭了。

#丧尸患者为特殊病人#,让他感觉儿子还是一个‘人’,不是所有人唯恐不及的洪水猛兽,他只是得了传染病,会治好的……

这个新闻让他重新有了信心,之后全国大面积解封,他想去西北基地感谢政府,后来知道基地实行封闭管理后,他才没有打扰研究员们工作。

这两年,他一直关注着西北基地的新闻,直到一周前,国家发布探望公告,他申请到了名额。

“周教授,这些是我从长湖同安县带过来的,用的正常种子,我们那里种菜非常好吃,你放心,我路上一直放着冰块,还是挺新鲜的……”郑长贵以为周洋嫌蔬菜不新鲜,连忙打开箩筐上的棉被道。

这些菜是他二十二号早上摘下来的,摘下后就在车站超市买了冰块,然后用棉被裹着,这一路上,他担心蔬菜蔫了,只要转站就去附近的超市买冰块——超市没有单独卖冰块的,他都会主动给钱协商,超市老板从冰箱里凿点冰,就这么一路上带过了。

“你说,这筐蔬菜是你从长湖省带过来的?”周洋听到后震惊了。他去过长湖省,那里距这里火车距离1700公里,而且中间线路复杂,需要不停的转车倒车。

“嗯。”这里有五十斤黄瓜西红柿,十斤冰块,加上棉被箩筐总共七十斤——他想多带一些的,但年纪大了实在背不动了。

“对不住了。”郑长贵点头后有些尴尬,他之前以为五十斤够吃,但今天看了西北基地,这里太大了,工作人员太多了,这些可能不够用。

“没事,够了,完全够了!”周洋有些手忙脚乱,他明白了对方的意思,最终接过箩筐,郑重道:“谢谢!”基地不允许收红包,但这筐黄瓜西红柿跨越了一千七百公里,他实在不忍心对放再背回去。

最后基地商量,决定收下这筐蔬菜,同时帮对方订了西林酒店和接下来的全程返程车票。

“杨姐……”

“没事。”

……

两人不远处,杨婷眼眶红红的看了这一幕,她今天一天都在采访,与其说是采访,更是经过当事人同意后,拍过的一场丧尸纪录片,这也是她二十年的记者生涯中,拍过最特殊的一个纪录片。

“呜呜呜,这些都是一步步背过来的啊。”

“我查了下,同安县距这里1735公里,需要先坐车到关岭,然后葛州县,中间倒两辆大巴,接着才有直达西林的火车……这是最快的行程!老爷爷二十二号出发,应该就走了这个线路。”

“绷不住了。”

……

郑长贵跟周洋交谈的这一幕正好被杨婷直播出去,大家听完,又想起上午的所有画面,满屏都是‘绷不住了’。

丧尸外形丑陋奇特,大家这两年没少调侃丧尸,更是把西林成为丧尸之城,末世游戏的绝版城市。大家之前不认为自己不对,甚至感觉国家的丧尸基地太妇人之仁了,但今天突然发现,他们调侃的丧尸,是很多人珍重的家人们。

他们闭目想象,要是他们的亲人感染了……他希望对方能用活着。

即使是丧尸也要活着。

恐怖的不是丧尸,而是把大家变成这样的丧尸病毒。

西林也不是丧尸之城,而是支撑很多人期望的思念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