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7章
叶坤想了想:“大约在我们华夏人口,达到两个亿的时候。”
研制出化肥,和化肥普及使用,是两回事。
研制化肥,应该不用多久。
因为叶坤知道,化肥就是氮磷钾,不用去摸索元素构成,直接奔着氮磷钾去研究就行了。
从研制到大力生产、全面推广,这个过程,将十分漫长。
十年,二十年?
叶坤觉得,即便再给自己二十年,恐怕也很困难。
但是有了红薯土豆和玉米,华夏九州的土地,能养活两三亿人,是可以肯定的。
参考清代末期的情况就知道了,生产力不发达,煤炭没有得到大量应用,也没有化肥,但是这片土地也养活了几亿人。
夏侯昌闻言,有些失望,苦笑道:“这么说,我是看不到那一天了。”
叶坤笑道:“你可以去我们的官方试验田看一看,最好的水稻良种,亩产已经接近六百斤。芸苔子两百斤,小麦四百斤,玉米两百斤,山芋三千多斤,皮棉亩产,也有四十多斤。
优质试验田的各种产量,基本上都是普通农田的两倍。”
试验田产量高,因为下了本钱。
用黄豆粉制作氮肥,用鱼骨、鸟粪和动物骨骼做磷肥,用草木灰做钾肥,不断试验,调整比例,合成了土法‘混合肥’。
还有豆腐渣、尿液,都可以做氮肥。
试验田不计成本,精耕细作,管理到位,当然都是高产。
夏侯昌想了想,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