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押宝(2 / 2)

逐鹿大唐 十年卧雪 4695 字 8个月前
🎁美女直播

“可以啊,你一老鸨,竟知道这么些要事?”

野草闻言,又嘟了嘟嘴:“野草有一个簿子,往常听到了什么要事,都会记在上面。正是靠着它,郭行健才让野草当老鸨。”

“这簿子在哪?”李缜对它很感兴趣。

“在清雅阁里。”

“都烧掉了。”李缜不由得叹息。

“野草还知道一事,霓凰便是郭行先预订的,本来说年中才要的,但却忽然派人来提走了,说是长安城里的一位贵人,现在就要。”

“这个高升之,在给安禄山销什么货?”裴冕又问。

“野草不知晓。”野草耸着肩,摊开双手,皱眉眉头,满脸无辜。她没穿衣服,因此这神情,这姿态更是楚楚可怜。

“那郭行健呢?他有多少生意?”裴冕又问。

“想好了再说,这很重要。”李缜补充道。

哼,遇上了俩和尚。野草咬着牙,悄悄地瞪了这两竖子一眼。

“盐、娼妓、铁。”

“郭行健还有铁矿?”

“听郝四郎说,是从西河郡买的铁,要经河南府,沿着运河运到范阳。”

“那你还知晓些什么?”裴冕问。

“有纸笔吗?野草想先梳理一遍。”

李缜终于被她勾起了兴致:“这不是一般娼妓能有的习惯,你以前,是干什么的?”

不曾想,这一问,却问得野草的眼角,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红了。

“不想说?”裴冕不悦道。

“野草是奚人,本为君长之女,幼时被张守珪所虏,没入教坊。”

“抱歉,不该问的。”李缜见她也确实可怜,便将自己的手帕递给她。

裴冕没李缜这么细的心思,托着下巴在沉思,片刻后,他灵光一闪:“李郎,我们有些事,得问一问高尚。”

“走。”

“郎君。”野草却叫住了他们,还膝行向前几步,“野草有一事,恳请郎君成全。”

“何事?”李缜回头。

“郎君如果觉得,野草还有用,能不能给野草一个,替郎君做事的机会?”

李缜看了裴冕一眼。

“那就先爱上胖子。”裴冕道。

“野草谢郎君。”野草一个劲地叩头,直到被再次进来的胖子给拦腰抱起。

门外,两人已经走出许远了。

“这野草不简单,三言两语,就赖上你我了。”裴冕用手肘捅了捅李缜,“看着点,别让胖子的心,都被她勾去了。”

“你觉得,这野草跟高升之,又是什么关系?”李缜问。

“你怀疑她?”裴冕皱眉想了一会,“可我听说,若不是你将她许给了胖子,那晚,她也得死在清雅阁。”

“我的意思是,她会不会,还去找高升之?”

“她是贱籍,只能依附于旁人,如果你收了她,她如何能背叛你?”裴冕摇摇头,但话音刚落,忽然,“啊”了一声。

“想到什么了?”李缜问。

“除非她认为,这河东道上下,就是一张巨网,你斗不过,这样才会主动投回高升之的怀抱,谋求一条生路。”裴冕说着,双手一背,“哎呀,要我说,你要用她可以,但最好先让九怀教训她几天。”

“何意?”

“野草,野草,一有缝隙就能长。初时不起眼,可一回头,就已经一片了。”裴冕说着,不由得又看了李缜一眼,“就跟你一样。”

“你这是在夸我,还是在骂我?”李缜白了裴冕一眼,“我倒是怕啊,九怀那傻丫头,会被她玩死。”

“哦~明白了,你有软肋了。”裴冕会心一笑。

“哎哎,你这话什么意思?”李缜挠头。

“知晓,互损是爱的表露之一。”

“呃……”

两人回到河东郡衙,恰逢高尚处理完公务,正欲去用晚膳。三人便凑了桌,一起享受周八郎的厨艺。

“十三郎,你可见过平洌?”李缜本想问高尚,但忽然想起来,好像许久不见平洌了。

“没有,他四五天前,便出去了。”高尚道。

“我就一直奇怪,为何平洌要跟着来,而且,还不掺和到这公务里。”裴冕道。

高尚想了想:“必是另有图谋。”

“十三郎,冕想问你一事。”

“章甫请讲。”

“有人说,郭行健的利益链里,有安大夫,对此你如何看?”

“哈哈哈,章甫是想查案呢,还是立功呢?”高尚狂笑道。

“若是想查案呢?”

“那便讲证据,重要的是物证,而非人证。”

高尚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人证随时可以造假,但物证很难,所以只要裴冕能拿出物证,就由不得旁人不信。

“若是想立功呢?”

“那就当看不见安大夫,因为圣人现在,正需要安大夫。”

这其实也是一句废话,因为张九龄就曾指着安禄山说,此人日后必反。但李隆基当时就不听了。不过高尚在这里这么说,也算是表明态度,那就是他愿意替李缜和裴冕出谋划策,而不是冷眼看着他俩吃瘪。

“良言。”李缜拱手,“现在,郭行健虽死,但猗氏的官员中,还有他的余党,可他们盘根错节,令我们不知该如何是好。”

高尚将酒樽中的酒,一饮而尽:“尚有一策,分化,瓦解,替罪羊。”

“哈哈哈哈,十三郎,来冕敬你一樽。”

高尚很爽快地与两人碰杯,而后一饮而尽:“还有一事,郭行先不会坐以待毙的,你们在长安的人,要小心了。”

“谢高兄。”

李缜隐约觉得,高尚可能是在隔山观虎斗,两头下注,如果这次,安禄山仍不能被动分毫,那他便会毫不犹豫地倒向安禄山的怀抱。可如果自己赢了,那高尚就极有可能,将宝押在自己身上了。于是,他提笔写下一封信,寄往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