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机械厂的车要去西安拉钢材,金玉珍就想着跟车一起去西安,然后坐这个车返回。
司机倒也乐意,长途汽运路上有人陪着说话当然安全些。
没有在李彦华这里多待,中午两点,金玉珍和金来成坐上这辆解放汽车去西安,临行时金来成竟和李彦华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对站在车边送行的李彦华挥手道:“哥,以后去上元乡了一定来找我,我请你喝上几杯。”
“一定会的。”李彦华频频点头,又嘱咐司机道:“师傅,路上开慢点,路过渭南了过来小坐。”
“好好,李老板生意兴隆啊!走了。”
司机客气地微笑一下,启动车辆缓缓驶离李彦华家粮店。
车行驶上国道,司机叹了一口气,深有感触道:“我还以为有车了活不好找呢,跑这么一趟我才觉得我想错了,回去我就跟厂里谈,包一辆车单干。”
“你们汽车还能承包?”金玉珍不相信。
司机自信满满:“当然可以,农村土地承包,家家都增加收入了,我们国营厂也在探索,不过,我们叫目标责任制,反正你包过去,给人家交够那么多钱就行了,不过,厂里要拉货时优先。”
“这还好。”金玉珍赞叹完,司机接上话又道:“姐,往后有到西安、渭南、成都的活了可要拜托你多关照点哟!”
金玉珍还没表态,金来成就抢过话头:“那是当然,以后我姐的大米要送货,我去你们
红旗厂找你。”
“好好,呵呵!”
金玉珍白了金来成一眼,没好说什么,再送货那也要有人下订单才行呀!哪会天天有遇到李彦华这种客户的好事?
车到西安已是下午五点,司机去拉钢材了,金玉珍和金来成租了个面包车,直接去西安胡家庙粮油批发市场。
下了面包车,金来成放眼胡家庙市场大门,阳光照耀下的大门古朴宏伟。
“妈呀!不出来见识下真不行。姐,你看人家这市场,光是这大门都威武得不行。”
金玉珍瞟了一眼大门道:“走,进去看看。”
金玉珍不在意大门怎么样,她迫切想知道里面到底批发什么。
两人进到市场里,闲逛的行人并不多,或许是下午五六点这会,各家各户生意快散场了,不过,很多商铺门口都是卸货的汽车,也有一两个大型拖拉机停在商铺门口。
他俩挨家看,卖黄豆专门卖黄豆,卖面粉专门卖面粉,各干一行,不掺杂别的,挺专一。
转了好几排门面,他们找到一排商铺,专门卖李彦华口中所说的四川大米,不止一家卖,大致有五六家。
金玉珍怀着好奇进到其中一家,抓起散袋的大米放手里揉搓着看,的确如李彦华所说没有一粒沙子,干净到手里连一点灰都没有,不过,碎米倒是有几颗,不影响整体质量。
“买米吗?”
打招呼的是一位三十出头的男人,操着一口西安口音,表面和蔼可亲,
中山装笔挺。
金玉珍点点头,抿嘴一笑便问起米价。话音刚落,老板就笑了:“听你这口音,不像是买米的。”
“为啥?”
“不为啥?你们那边盛产优质大米,咋会看上买我们的米?”
金来成圆睁着双眼不解道:“老板,牛呀!这你都看出来了?”
“这有啥?早几年我去过你们那里,只是你们那边没有成规模加工大米的,要不然我就经营你们那边米了。”
“哦?”
金玉珍没想到上元乡这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大米的名气竟传西安来了。
金玉珍不想在这家店多耽误时间,她还想借这机会多打问几家呢,便问了问米价,老板给出的价和李彦华给的价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