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他用手在地图上划了一条线,最后重重点了点地图上的一个小点。众将都能看到,信德府、磁州、相州,都在这条线上,最终的那个小点便是汴京,大宋的心脏。
“我同意,我们应该发挥我们的骑兵优势,兵贵神速,若是等宋朝皇帝在黄河南岸完成布防,我们是决计打不过黄河的。”完颜宗辅赞同道,他是宗望的弟弟,排行老三,这次也一同随军南征,任行军万户,指挥着一个由渤海人组成的满编万人队。
“嗯...我也同意。”完颜闍母右手抚摸颌下的短须,沉声道。
完颜宗望扫视了一眼其他人,发现几乎大部分人都支持这个建议,并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这说明在座众将对于攻克真定这座坚城兴趣不大。
毕竟这是大宋专心构筑的河北重镇,几日来战死在这座城下的士兵已经达到了5000多人,但获得的战果远远比不上付出。在中山府城外,五千汉军先锋骑兵就冲溃了大宋的四万人,但是现在汉军战死了同等数量的士兵,也就是刚刚摸到了城头而已,虽然刘彦宗没说,但宗望已能感觉到汉军的作战已经开始变得消极。
在这种情况下,宗望也不想在城下多待。
这次南下虽然是惩戒宋朝皇帝的出尔反尔,以及他招降纳叛的小动作。但宗望有他自身的考虑,父亲突然去世,叔叔完颜吴乞买继位,被阿骨打内定为阿骨打系接班人的二太子完颜宗望,虽接掌“阿骨打系”的兵权,但完颜阿骨打走得突然,完颜宗望的很多同族长辈依然实权在握,属于父亲阿骨打掌握的军权不可避免出现了变化,并没有被完颜宗望全盘接受,他不得不和二叔完颜吴乞买、三叔完颜斜也平分这部分军事遗产,在这一过程中,不论是声望,还是对金国的贡献,又或是年龄辈分,都使他处处受到压制。
而且由于常年在父亲身边随军作战,并没有长期独立领兵的经历,他在军中的威望尚未充分建立,所以从完颜宗望的利益出发,确立对宋的战争状态符合他的利益,因为战争是他行使和巩固军权最有效和快捷的途径。
他目前统领的六万军并不是铁板一块,六万人虽然人数不多,但构成复杂,这也使他的很多决定仍受到那些叔父辈的质疑,不得不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沟通。
完颜闍母虽然支持他,但总认为他年龄尚小,需要继续磨练;
完颜昌则态度不明,在完颜吴乞买、完颜斜也和他三人之间徘徊不定,也是他主要争取的对象;
还有刘彦宗,本是辽国降臣,是阿骨打手里得到启用并提拔,应该是他最坚定的支持者,但他汉军都统的任命却出自完颜吴乞买,虽然刘彦宗解释这是吴乞买的帝王之术,但宗望还是在信任之外加了一层戒备。
凡此种种,除了直属于他的两万女真军和宗辅指挥的渤海军,他对于刘彦宗的汉军、完颜闍母的契丹军及完颜昌的奚族军掌控的并不彻底,这次南征是他树立威望、整合军队的好机会,说白了他已经将这六万人视为自己的私人军队,所以他不能让军队产生较大的损失。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斥候向他汇报完颜宗翰的西路军已经推进到了太原城下,一路势如破竹,若是让他先渡过黄河围了汴京,那么宗翰这个‘国相系’代表人物的声望必定势如中天。随之而来的便是实力大涨,那代表着在阿骨打时代被压制的‘国相系’将彻底翻身,到时候苦苦维持‘首领系’压制‘国相系’的局面将被打破,这也不是宗望愿意看到的。
这些原因促使完颜宗望迫切的想要先打到汴京,收获这次胜利的果实。但要想绕过真定城向南进攻,必须要解决后顾之忧。
“还有一个重要问题,大家要清楚,真定城内至少还有一万宋军精锐,他们不像中山府的宋军已经被打的破了胆,若是直接绕过真定城南下,放任不管,他们不仅会袭击我们的后勤部队,还会阻断我们与上京、燕京的联系,若是前方战事不顺,他们更会是捅向我们心脏的一把尖刀。”
宗望提出的问题很符合实际,并且非常严重,若要继续南下,必须要消减真定城内的宋军力量,起码要让他们没有胆量出城作战,不会对金军的后勤和通信造成影响。
这个问题使大帐内的众将纷纷陷入沉思,面对野战百战百胜的金军,只要是头脑正常的宋军将领,都会选择坚守城池,所以如何将城内宋军引诱出来,成了在座众人思考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