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吴了,唉。}
{刘皇叔啊,不,应该叫汉昭烈帝了,唉。}
{诸葛丞相他们:劝不动啊劝不动啊}
{诸葛孔明:尽力了,尽力了,真的是尽力了。}
{这把尽力局好吧。}
{刘备:不听!不听!我要伐吴!我要替他们报仇!}
{报仇报仇!伐吴伐吴!}
{被伐吴和报仇蒙蔽了双眼jpg}
{汉昭烈帝确实糊涂了......}
{是啊,不过,这也正才是他啊。}
{诸葛丞相还一直挺记得这事儿的,后面还在说可惜法正不在,不然法正肯定能劝住刘备的。}
{法正啊......}
{所以:季汉的遗憾是什么呢。}
“孔明啊......”真后悔当初不听你们言啊,刘备想着,后半句话在孔明的眼神威压之下被吞了回去。
天知道自己的主公和自己说过多少遍“孔明,朕真后悔不听你的啊。”
但是连后人们都清楚如不行此举,汉昭烈帝也不会是汉昭烈帝了,又更何况是自己呢?
堂堂的诸葛丞相,鱼和水的关系,又怎会不理解自己的主公呢,
只是......
唉,只是后悔自己竟未能多做些什么。
【那边刘备誓要伐吴,连诸葛他们都一时劝不动,
听到这个消息,孙权派遣使者前来请和,
刘备见东吴来了使者,还以为是什么事情呢,一看,竟然是他们东吴来请和,云长都没了,还来请和?!
刘备大怒,直接不许!】
{请和,请和......都现在了,还请什么和啊,唉。}
{你现在请和,前面在干嘛呢,唉。}
{都是荆州惹得祸啊。}
{荆州:别甩锅!谢谢!}
{大怒,竟不许!}
{孙权:我上书与那刘备,要和他请和,他大怒,竟然不许!}
{救命啊,这个梗过不去了是吧(狗头}
{能想出双方当时的样子了......}
{汉昭烈帝(生气)(愤怒)(反驳)莫非朕不知兵!}
{您知道个锤子(bushi}
{救命啊,很不容易才忘记这句奇葩台词的!!!}
{别让我回忆起被某部电视剧支配的恐惧啊喂!}
{请和是不可能请和的,还是真刀真枪干一架吧555}
{额......那时候有枪吗?}
{好问题!秀儿请坐下!}
{银枪也是枪。}
{带枪头的木枪也是枪。}
{额...怎么不算呢?}
{那开打吧,夷陵之战要开始了......}
【刘备一方来势汹汹,既然此战已经避免不了,那东吴自然也要做好迎战的准备。
“陆逊。”此时,重任交在了陆逊的身上,“孤命令你为东吴的大都督!迎战他刘备!”
孙权对陆逊显然给予了厚望、
“遵命。”】
{要开始了,要开始了!刘备危!}
曹操默默看着在他身后发生的一幕幕,在自己在时,孙刘为了对付自己,几次都对彼此做出了让步,在自己走后,刘备倒是开始坚定的出征伐吴,实在是......
不过可弹幕透露,刘玄德似乎是败在了这个叫陆逊的小子的手里,
刘玄德啊,刘玄德,你也有今日,虽然可能多少有些不大道德了,但是曹老板承认了,他现在确实是有些幸灾乐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