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秦汉还不止,二凤还拉踩了一下魏晋呢,说“曹魏、晋朝以后,办事不学古代法则,封赐王侯的制度有名无实,这不是为朝廷建设屏障使之永远牢固的办法。”}
这下魏晋人也沉默了。
{好家伙二凤这是一个都不放过是吧。}
唐太宗:怪朕了?他又不是故意的。
{魏晋:啊对对对,啊,你说的对。}
{魏征呢?魏征呢,魏征这时候不出来救(划掉)劝一下吗?}
{有没有一种可能,我是说,魏玄成已经劝过了?}
魏征:是的,我其他几位大臣都已经在最初陛下想要这样分封功臣的时候就已经劝过了
{魏征在唐太宗最初想这样子做的时候就已经劝谏过了。}
{唐太宗当时听了,不过谁知道多年后又想分封了......}
{长孙无忌等:谢谢陛下,但是真的大可不必!}
{长孙无忌、房玄龄、李靖:大可不必!}
{是杜如晦要是看见了都要说一声“大可不必”的地步了。}
{艹}
杜如晦扶额,一时竟也不知该笑不该笑。
{所以,接下来怎么办?}
{别忘了长孙无忌啊!还有咱们的大舅哥长孙无忌呢。}
{长孙无忌:无所谓,我会出手。}
【长孙无忌这些大臣们等人看见了唐太宗的这封诏书,知道他还是想分封他们这些功臣,自然是想阻止的。
这次魏征可不方便出面了,于是其他几位谏臣先向唐太宗劝谏,然后长孙无忌立刻说道推辞说道“从前我们在一起披荆斩棘,侍奉陛下。现在四海统一,实在不愿远离陛下,让我们世代治理外地州郡,跟流放一样啊。”随后房玄龄向唐太宗呈递奏表。
李世民见他们都不愿,甚至连“就跟流放一样。”都说出来了,还能怎么办呢?当然是照房玄龄他们说的做了,这件事情于是作罢了。】
虽然从房玄龄和魏征两人的态度上就能看出此事是不会成功的,但是当亲眼看见水镜中的李世民宣布放弃分封长孙无忌他们做刺史之后,长孙皇后心里还是松了口气。
{果然长孙无忌会出手!}
{你永远可以相信凌烟阁!(bushi}
{前面的?你确定?}
{我确...好吧,不确定。}
{唐太宗可算是放弃了。}
{长孙无忌、房玄龄和大家一起劝,唐太宗当然会放弃了。}
{不得不说,长孙无忌房玄龄他们俩的配合可真好啊。}
{那是,毕竟可是共事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老同事了。}
{不仅仅是共事得久的同事,还是一起经历过玄武门之变这种真正意义上“不成王便成亡”的同事。}
{虽然唐太宗最终还是放弃了,但是我还是好奇,唐太宗是怎么想的呢?}
{就是啊,我都要怀疑唐太宗是不是在钓鱼了(雾}
{我都差点要怀疑二凤是不是打算把这些功臣分封到各地然后逐个击破了(狗头}
{又一位阴谋论的好手(滑稽}
李世民当时就立刻反驳着想道,朕怎么可能做出那种事!抱着那种想法!
幸好,后人们也知道唐太宗这位皇帝自然不会是这样子的。
{唐太宗怎么可能会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