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过剑之后,长孙无忌几乎是立刻将这把剑交给了晋王。
年幼的晋王从这可以说是一片混乱的场面中拿过了剑,将这把剑收了起来。】
{这里应该代表长孙无忌选择李治了吧?}
{应该是。}
{废话,长孙无忌不选择李治还选择谁?这么多皇子,长孙无忌于公于私当然会选择他妹妹的儿子啊!}
{稚奴。}
{这里的长孙无忌要是从之后穿越过来的,他一定会后悔自己现在的决定。}
{但是他除了李治也没得选了......}
{我觉得如果是重生或者是从后面穿越而来的长孙无忌,情绪可能比现在的唐太宗更不稳定。}
{夺过剑之后不交给李治,直接自杀是吧。}
{从李世民换成了长孙无忌是吧(}
{艹...}
{我除了说一声艹还能说什么呢?}
{不至于!不至于!舅舅咱不至于!}
{长孙无忌精神状态查询是吧(}
【危险的剑被晋王拿着了,情况稳定了下来,唐太宗也终于冷静了,大臣们的心绪也终于平静了下来,
“陛下,你想立谁?”
太宗看着面前自己特意留下的几人,以及拿着剑的魏王,他说:“我想立晋王。”】
{唐太宗这里做决定太正常了。}
{可不是嘛,嫡子就三,太子废了,魏王不能做太子,那可不就只剩下晋王了嘛。}
【听见唐太宗这话,长孙无忌立刻道“我们听从您的诏令。有不同意的,就请斩首。”李世民听罢长孙无忌这话,却是看向了晋王,对李治说“你舅舅答应你做太子了,应当拜谢。”
唐太宗都发话了,李治能不行动?立刻跪下拜谢,毫不犹豫得道,“谢谢舅舅。”】
{稚奴这动作流畅啊......}
{全程一气呵成是吧。}
{说什么报答之恩,日后不除舅舅就行了。}
{艹,西游记是吧。}
{一顿几个《西游记》啊}
{这可不兴吃啊。}
{正好西游记也是唐太宗时唐僧西行,正好这也是唐太宗时。}
{额,怎么不算是西游记呢?(狗头}
{现在感谢是要感谢的,之后除也是要除的。}
{稚奴阿武后面除长孙无忌,可不仅仅是为了除长孙无忌啊。}
【唐太宗和大臣们的意见这下都一样了,但是就是不知道社会舆论会如何,毕竟长幼之序......
长孙无忌说出一番话,使得唐太宗下了决定,他说“晋王仁德孝顺,天下臣民归心于他已很久了。请您召集百官询问,一定没有不同意见。如果不是真心同意,我就辜负了陛下,让我死一万次。“】
{《仁德》}
{《孝顺》}
{大唐的传统一定要孝。}
{稚奴啊,你舅舅为你能做太子也是拼了呀,都说出如此坚定的话了。}
{李治:好的,我一定会报答舅舅的!}
{《报答》}
{其实在李治的舅舅之前,长孙无忌更是唐太宗的臣子和兄弟,他那番话其实也是在支持唐太宗,帮助李世民下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