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除魔卫道,伸张正义,维护国家一统。
以杀止杀,以暴易暴,目的是要尽快的结束纷乱,
让百姓从水深火热中解脱出来。
流一点乱臣贼子的血,是值得的。”
李恢转了个身子,走到门口,
指着朗朗青天道:“一派胡言,古人说,天道靡常,世事变迁。
我等应该顺应天意民心,任自然发展。
如果你不来攻打西川,刘璋也不去攻打你河北,
天下无事,世道清平,老百姓就可以安居乐业。
丞相逆天行事,多此一举。”
哎呀,这种狗屁道理,也说得出口,这李恢徒有虚名。
我忍无可忍,厉声道:“本想以为先生是个高人,没想到,说的话还不如三岁的孩子。
天下间,最不可能消失的就是名利二字,
只要天下军阀仍在,兼并土地的事情,就一刻也不会停止,
老百姓,别想有好日子过。
有人说,秦始皇杀的人多,属是谬论。
秦始皇的统一之战打了十几年,死的人不过百万。
可是六国诸侯的战争足足打了两百三十年,死的人何止千万。
这个道理,先生要是不懂,本相建议,你还是投入胡车儿将军的门下,
学习胸口碎大石,至于学问云云的,以后还是不要提了。”
厅中大将一阵哄堂大笑。
李恢眼神一亮,却不羞赧,冷冷的道:“汝有何能耐,敢自比秦皇汉武?”
我心想,老子肚子里的东西,比秦皇汉武还厉害呢!
“既然,先生问起来,本相不妨来说说,这些是我最近五六年间想好的政治经济策略——
为的就是恢复生产、发展经济、刺激人口繁衍。
如果先生听本相说的有道理,那么就请帮忙传递给乡间的百姓。
若是先生觉得不好,袁熙也不强留,先生请自便。
投刘备,回成都,绝对没人过问。”
我从丝绒锦绣的软垫上站起来,绕过袅袅檀香的红木矮几,走向大厅的中央。
站在左右两排矮几之间。
“本相要变法维新!!!”
“哐”郭嘉晃悠一下,趴在了矮几上,酒杯、酒壶滚落一地。“变法?”
下面立即窃窃私语起来。
“好,好,李恢朗笑道:“暴君王莽就是变法而死,你也变法,好,有魄力。”
蒋义渠算是够沉得住气了,听了这话也勃然大怒:“丞相,这厮太狂妄了,他拿您和王莽比,还是赶快杀了他吧。”
我之不杀李恢,犹如曹操之不斩祢衡也!
这种人是不能杀的。
曹操也不是没干过这种事,在兖州的时候,他曾经杀了一个shu呆子。
代价挺惨重的,陈宫叛逃,张邈造反。
你说,我还敢尝试吗?
“本相将从,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对天下进行改革——
第一改革朝廷官吏体制。设立六部、二院、一省。”
“何谓六部、两院、一省。”
这太简单了,我只把隋唐明清的一套照搬来用就可以了。
“六部就是吏、户、礼、兵、刑、工。
吏部主管官吏任免政绩考察、举贤任能。
户部掌管全国户籍、农业、税收,国库盈亏。
礼部,掌管;礼仪、祭祀接待、文化、shu籍编纂。
兵部自然是掌握天下兵马、兵器、指挥对敌作战,统筹调度。
刑部管理天下刑狱诉讼、相当于当今的廷尉衙门,
不过未来的刑部组织功能和程序会更加健全,能够有效地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
工部,主要负责营造,修河治水,造福黎民。
六部之间,各司其职,互不干扰,平起平坐。
这样的话,自秦代以来,官职太多,分工不明确,
三公权柄过重,却不能很好的解决,地方疾苦的弊端,
尤其是农业、水利、shu籍、礼仪方面的事情会得到有效的改善。
而且吏部管理官员,会更加有秩序——”
众人的眼睛都亮了。我接道:“六部之上,是尚shu省,设大学士十人,相当于如今的丞相。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不但可以避免专权跋扈,而且效率高了不少。实行科举制度——”
这一下又把众人给雷住了,科举制度?
李恢目不转睛的看着我。我笑道:“国家统一之后,本相会在地方上,层层选拔人才。然而如何选拔?若是单纯靠孝廉与举荐很多没钱没势的读shu人,就会一辈子埋没,永无出头之日。本相想好了,我们实行科举考试的制度。”
李恢也不狂妄了,低着头咳嗽道:“请丞相具体的说一下。”
我心想,这老小子已经服帖了。
“考试分为乡试、县试、州试、京试和殿试五部分——”
这个我说不清楚,都是胡乱的弄一些片段出来唬人的。
记得以前的电视剧《雍正王朝》里是这样说。
具体的不清楚。
“考上了乡试的就是秀才,县试以后就是举人、京试之后中了进士,就证明是有学问的可以做官。学问更大的,就参加殿试,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然后——”
“此外,本相要设立都察院、翰林院。都察院是专门负责监视地方官吏的机构,全国十三个州,设十三路督察,调查国计民生、可以把消息直接报告给皇帝。
翰林院就是给读shu人讲学问的地方,让他们聚在一起,
着shu立传,草拟圣旨,让更多的读shu人,有机会进入朝堂。”
李恢的腰弯的更厉害了,额头上也冒汗了。
郭嘉把眼睛瞪到最大的程度,看着我,仿佛以前并不认识。
李恢恭敬,有点结巴道:“丞相大才,李恢心服口服,只是还想听听丞相是如何改革农业经济、发展人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