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姐说着还夸了周红霞一句:“我瞧着你就很灵性,知道男人靠不住就来问怎么最大限度的保护自己的财产。比有些脑子坏掉的好多了。”
周红霞被胖姐说的多了,本来心里那点道德压力也消失无踪。
胖姐:“你可别想着孩子有个爹就是对他好了,你脑子清楚,早早给他置下一份家业。这难道不是为他好?女人别把心思老放在孩子身上,只要大方向上不歪苗,你也不用一天天盯着他。咱们女人活一辈子,也不能光活孩子不是?”
胖姐的话给周红霞打开了崭新的大门,是啊,固然说她是为了维持生计才开的店,但她这些年是真真切切在其中感受到挣钱的快乐和美好。
她周红霞,一辈子也得为自己活一活啊。
想明白的周红霞对着元棠一脸感激:“不知道怎么谢你才好,你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说,我肯定尽量做到。”
元棠倒是没有更多的要求了,周红霞看她这样,干脆承诺只要她还在蔡州开店,蔡州的货源就都是她一个人的,哪怕别人也要开店,她也不会绕过元棠,而是会从元棠手里过一手。
这倒是给了元棠一个灵感。
自从在蔡州市开店,就有不少人来明里暗里的打听她的货源,就连每次送货的司机都经常被人递烟套话。当然也有人找到周红霞这里来,但碍于她跟周红霞签的约定,周红霞都没有答应。
现在周红霞明显是想把手里这块利润分出来给她,元棠自然没有不接的道理。
她想了想,决定回去就把店铺做一个升级,然后招揽几个下面县里的经销商,市里也行,把货源铺开,挣个快钱。
她想的很明白,开个小店固然收入不错,可将来这样的店面哪里又没有呢?
只要是个学校门口,随便开一个就能盈利,谁卖不是卖。她现在一个店,吃不下这么大的市场。
反正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是国内发展最迅猛的时代,时代的东风也会平等的吹向所有人。
她不过是乘着东风走上短短一程,在未来的一年多里,挣个分店的钱应该还行?
****
回到蔡州市,元棠首先去换了个招牌,原来的招牌还留着,新的招牌元棠特意去挑的,用的粉白色的油漆涂了好几遍,才达到她要求的“粉粉嫩嫩”风。
果然,招牌一上去,她的店就在一条街里很突出了。
在一堆红色黑色青色里,粉白色像是一坨带着香味的冰淇淋。元棠想了想上辈子见过的精品屋风格,干脆给门店外面也刷了一层。
这次刷的就是白色了,阳光打在上面都有点刺眼。
店里的镜子是买来的大片镜,元棠粘了几节,变成一个穿衣镜。在镜子边上粘上棉花,变成云朵镜子。
屋子里的货架也整理了,统一都是粉色或者白色。
……
这么一收拾,原本跟别家没什么差别的店,顿时变成了一家有自己风格的店铺。
元棠想,就算是以后她的精品屋倒闭了,她也要在那些学生们心里扎下这几个字。
就和她回到白县必去吃那家煎凉粉一样,那是属于时代的记忆。
店铺弄好之后,效果是立竿见影的,最起码就有不下三次,元棠看着有孩子在大街上闹。
“我就要买精品屋的卡子!”
“别的店的不好看!”
元棠下一批的新货上都带了一个小小的标签,有的是贴的签,有的是一个小小的吊牌。可就这几个字,就已经成为小顾客们的首选了。这也是她告诉给周红霞的,她觉得周红霞的叔叔既然走到了别人的前面,他完全可以做品牌了,一个小吊牌的成本没多大,还能打响知名度,何乐而不为呢?
同样的款,元棠家的质量好还有小吊牌,别家的就没有。
说明别家的不好!
小孩子往往直接,他们会攀比,谁的橡皮擦更好看都会成为攀比的重点,更别提老是撞款的发饰了。
元棠又进了一批按照她说的“带丝带的长流苏发圈”,立刻就引爆本地小学生圈子。
每天络绎不绝的人,都是来买发圈的。
很快,就有人上门来了。问的还是老生常谈,货源。有人甚至还表示愿意给元棠一笔不菲的介绍费。
这次元棠没有像以前那样拒绝,她表示货源没什么可说的,她签了独家,想要货可以,签一年的合同,从她店里进货。她不光要一次性的介绍加盟费,还要货都从自己手里走。
这样苛刻的条件很多人都退却了,最后只有两家同意。签了合同,一人给了元棠一千块。元棠进货的量立刻加大,她自己加了百分之十的成本进去,很快就见到了让她咋舌的收益。
她算是有些理解为什么后来的明星们都爱开加盟店了,收钱的时候是真的爽啊。
元棠大笔挣钱,给胡燕都看嫉妒了。
“我也想这样装修!”
她觉得是装修的原因,缠着元棠给她看怎么改改店里的样子。
元棠只能按照自己的记忆给她提了,什么衣服要整套,衣架子要好看的,店里要打光充足,镜子要有个倾斜的角度才会显瘦……
等到元棠忙过自己的事情,她才发现,王薇好像不见了。
她问马兰。
马兰嗫嚅着嘴唇:“她现在每天去她爸爸那边。”
“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