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末有限清晰的意识,看到这。
不由哂然失笑:
‘这个梦还真是逼格拉满,才16岁,研究儒家精要都来了。。。。。。’
‘我倒要看看,有多精要。’
。。。。。。
。。。。。。
林末只觉意识一片模糊之后。。。。。。
一段关于“格物致知”的论述出现在他的意识之中。
并且。。。。。。
除却这个“格物致知”之外,再也没有其他东西存在的间隙。
‘嘿!’林末无奈。
看来。。。。。。只能仔细看看。。。。。。这「格物致知」是什么东西了。
。。。。。。
。。。。。。
“你在16岁的时候,读到朱氏圣人对「格物致知」的论述,遂而对院中青竹进行「格物致知」。。。。。。”
林末梦到这儿,模糊的意识生出一阵欣喜——
圣人都来了,那收获必定不小吧?
尽管这只是一场梦,但如果能爽一爽。。。。。。还是挺爽的!
后续的梦境出现:
“你按照朱氏圣人所言,付诸实践,去格竹子。。。。。。”
“你七天七夜,不吃不喝。。。。。。”
“你饿得头晕眼花,大病一场。”
“你对「格物致知」一说产生了怀疑。。。。。。”
什么鬼?
圣人之言,还能是假的吗?
假的不说,还一点作用没有,让我大病一场???
林末模糊的潜意识里,不禁圣人所说的劳什子「格物致知」产生了怀疑。
。。。。。。
。。。。。。
“你17岁的时候,在南昌和道教结缘。。。。。。”
林末想着,刚才是什么来着?格物致知,应该是儒家吧?
现在好了,直接改成道家了。
且看看这道家,是个什么说法。
。。。。。。
。。。。。。
“你开始习炼道家养炼之术,以期从中找到圣人之道。”
‘我靠,要来真东西了吗?!’
‘圣人之道!一听名字就是牛逼普拉斯的东西!’
‘可惜。。。。。。这只是一场梦而已。’
‘就算领悟了再牛逼的东西,醒来也记不得什么,更别提有什么用处了。’
林末潜意识里,兴致缺缺地如此琢磨道。
。。。。。。
。。。。。。
“此后的十余年间,你的养身练气之术达到极高的境界、不过还是不知道通往圣人之道的途径。。。。。。”
林末感受着此则梦境经历。
心里不禁生出一个“果然如此”的心情。
还「圣人之道」呢!
他目前的境界,不过是三阶修真者之道,离所谓的「圣人之道」还差了十万八千里!
不过话说回来。。。。。。
圣人之道是个什么东西?
如果真的能侥幸梦到一点儿。。。。。。
那对于以后修行,定然是大有裨益!
。。。。。。
。。。。。。
林末潜意识里这般想着。。。。。。
诸般儒家道理在脑海中一一闪现。
忽然金光一闪——
却是轮到佛家道理了。
林末潜意识里当即一懵。
他经历过21世纪的现代社会,对于做梦的原因大概是清楚的。
就是平日里,潜意识里思考的东西,在无意识状态下,出来混合在一起,演化成了各种稀奇古怪的东西,也就是做梦了。
不过佛家思想。。。。。。
也在他的潜意识当中吗?
林末对此并不确定。
毕竟潜意识乱糟糟的。(我的脑子,也是乱糟糟的。。。。。。)
谁知道那里面,都有些什么东西?
。。。。。。
。。。。。。
s:
作者的话:
本来,作者是有存稿的。
为了感谢读者“tfiycghmo7”的大力支持。
作者一直在艰难存稿。
准备存够四千字的时候,发出来。。。。。。
一直支持的读者,可能会发现。
作者更新的时间,慢慢地。。。。。。提前了。
这就是存稿增加的,一点迹象。
可是今天。。。。。。
终于撑不住了。。。。。。
追读的读者们,可能发现了,最近剧情,一直都是很水。。。。。。
这也不是作者的意愿。
而是作者的现实生活,出现了某些不可抗力。
当然。。。。。。不是说因为这些不可抗力,令作者有了一个拖更、甚至食言的理由。
而是。。。。。。我要在这里给正在追读这本书的读者们,阐述一个事实——
作者今天,听着杨宗伟的「越过山丘」一歌,一直哭到现在。
歌词里面。
“他问我幸福与否,是否永别了忧愁?”
我希望我的读者们。
都能给出“是!”“幸福了!”
的答案!
可是我。。。。。。
我不是要卖惨,博同情,或者说如何。
而是希望,我的读者们都能听听这首歌。
年长的,问问自已年轻时候的梦想是什么。
这一生,是否问心无愧了。
年轻的,少年们,问问自已正在走向的,是不是一个问心无愧的未来。
作者自已未曾做到的——活在当下。
希望我的读者们。
都能够做到!
。。。。。。
。。。。。。
这本书,虽然作者的心境已破。
但是大纲还有很长。。。。。。
我尽可能地。。。。。。把关圣帝君刀斩阿美瑞卡的剧情写出来!!!!
写到这里,作者还是泪流满面。
一根烟,过滤嘴咬断还没点燃。。。。。。
抱歉。。。。。。
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