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子不由得眸子一眯:“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此名,甚妙!”
姜予宁立于赵玄璟身边,闻言盈盈一笑。
王世子转眸看到,不由得呆了一呆,然而瞧见她身边的赵玄璟时,他垂下了眼。
学堂要改名,这事是姜予宁自己提出的。
‘万间学堂’计划既是由太子牵头,由朝廷出银子并由朝臣亲自去办,那就应该是官学,无论是太子还是圣上,都必定不希望这些学堂沦为少部分人的私产,更不希望朝廷花了大银子与心血培养出来的人才,最后被拿捏在办学之人手里。
姜予宁猜到了这一层,而姜氏族学又是第一个试点学堂,她便顺势提出将名字改了。
从提出广办学堂,到主动将族学官有化,姜予宁做的每一件事,都深得圣心。
圣上昨夜与太子谈及此事,都惋惜她为女儿身,若她身为男子,必能做出更多有利朝廷与百姓之事。
转眼便到了四月。
这天早上,姜予宁收到了本届榜眼沈华笙的拜帖。
她这几日正好空着,便请他第二日过府。
状元游街那日,姜予宁只匆匆一瞥,只觉得沈家姐弟生得真像,今日离近了看,她又觉得不像。
许是沈华贞在红颜楼呆得久了,身上染了些浊气,而沈华笙即便是家变之后,亦在别家得到了很好的照顾,因此他一身风华,干净又不凡。
见过礼后,沈华笙直奔主题:“镇国王曾对下官讲,家姐曾在郡主身边当差,因此今日冒昧前来,请郡主拨空讲一讲家姐的情况。”
“你姐姐是一个很有侠气与义气的姑娘……”
沈华贞的故事,足足讲了一个下午,直到太阳西沉,姜予宁才堪堪讲完。
“你阿姐生前经常提起你,她后悔当年把年幼的你送到别人府上,又担心自己能力不足,无法养活你……如今你有如此成就,她该是能安息了。”
沈华笙泪流满面:“请问郡主,可以为在下画一幅家姐的画像吗?”
“自是可以。”
姜予宁当即挥墨作画,在天擦黑时将画交给了沈华笙。
沈华笙抱着画像,看着姜予宁,眼中隐忍着万千情绪,这些情绪最后都化成了一句承诺:“郡主对我沈家的大恩,在下没齿难忘,日后愿听凭郡主的差遣!”
姜予宁轻叹:“你既已入仕,那便替百姓多谋福利,若能重振你沈家的家声,那便皆大欢喜。”
四月一至,寒气一去,天气便变热,‘万间学堂’计划前期筹备完毕,组内成员被分为四拨,分别负责南越朝四个方向的学堂筹建工作。
姜予宁被分在了南边。
南边有越州、建州、平州、南平等地,除了越州因为之前出了个永安王而繁华一些,其余几个州城都十分贫穷。
想在要这些地方开办学堂,只怕是阻力不小。
不过,在战场上面对千军万马都不怕,办几间学堂而已,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姜予宁组内成员有赵玄璟、太子殿下以及王世子,另有文臣两名。
四月十一,万里无云,一行人出发了。
第一站便是越州。
来越州之前,姜予宁便知道此行不易,但是没想到,会那样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