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下半夜下了雨,一直下到天亮才停,早上便有些凉飕飕的,午时前后也下了一阵,因此申时许氏入府时,气温十分凉爽,再焦灼不安的心,这会也能平静下来。
上回姜予贞成婚,许氏因为娘家出了事,没能过来,今日过来第一时间便告罪。
姜予宁虚扶了她一把:“姜家与宋家原就是一家,表嫂不必为这等小事挂怀……侯府最近可好?”
“祖母还是时而糊涂时而清醒,白御医每三天都会过府盯着,精神头倒还可以,至于婆母……”许氏似乎在斟酌用词,不过最终还是变成了苦笑,“我还得继续努力,争取婆母早日真心接纳我。”
有何氏那样的儿媳做对照,许氏应显得光芒万丈才对,这黎氏对许氏还有什么不满的?生怕小辈日子过得太好?还是有人从中挑拨?
姜予宁问了句何氏。
“许是知道小叔子要把她送回何家,这段时日倒是挺安分,一日三顿的往祖母那里跑,每天早上也去给母亲请安,晚饭后也随母亲在院子里散步……”许氏稳声说,“不瞒郡主,看到婆母与何氏和平相处,我心里有不忿,但一想到要是她们相处不来,吵得家宅不宁,让侯爷凭添苦恼,我就放下了。”
毕竟她们二人同一个鼻孔出气,是她许氏一个人心里不舒服,若是她们闹将起来,闹到外头去,影响的可是整个宋家一族的名声,届时,她这个侯夫人,也在外头站不直腰。
不过今日许氏过来,不是为了吐槽脑子长包的婆母以及不长脑子的妯娌的,她也就顺带说了几句,便说起了此行的目的——给宋珺和宋樱挑夫婿。
许氏递过来一本册子:“这是我给珺姐儿挑的人,有三个,都只列了基本的资料,劳郡主替我把把关。”
“表嫂喊我予宁便行。”姜予宁说着翻开册子,看到第一个人名时明显愣了一下,“童时年?”
“嗯,童时年,就是你表舅童旭童大人的大公子。”许氏脸上全是笑意,“侯爷在锦州时跟童大人同过生死,对童大人十分景仰,交谈时得知童大人的长子还未议亲,他当下便动了心思,想要跟童大人结个亲家,只是当时不便,回京后事务又多,就耽搁了。”
“珺姐儿德容兼备,又是从小得祖母教养,待人接物十分有分寸,亦有管家之能,童公子是童家的大公子,珺姐儿嫁过去正正好能发挥所长,帮着童夫人管家。我也打听过了,童夫人为人和善,府中其余两房的夫人也是温婉大气的主,便是不好相处,也有童夫人在上头顶着,珺姐儿只需一心经营与童公子的感情即可。”
姜予宁点头:“我童家大表哥虽是名声不显,但性子不错,亦是有才能之人,假以时日,应能有一番作为,表嫂挑得不错。”
许氏替宋珺挑的第二个是景国公的长房次孙,孟二公子,孟二公子为人如何姜予宁不太清楚,但有一回她和姜予贞在庆记喝茶,听到有人议论孟家,说是孟家最近走了霉运,婢女小厮总是被歹人掳走杀害。
深宅大院,里头腌渍事多,那些婢女和小厮是被歹人杀害还是被孟家人所杀,大家心照不宣。
姜予宁提了这则流言,让许氏派人留意留意,许氏听到吓得脸都白了,那是半点心思都不敢有了。
“俗话说无风不起浪,便是真的是歹人所为,孟家连家中婢女和小厮都护不住,想必府里也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个孟二公子绝非良人。”许氏说着就把孟二公子的名字才划去。
第三位则是方大将军的亲侄儿方四公子,方四公子亦是一名武将,如今正在上京营,在程相望手底下做事。
他是方大将军的侄子,又有个在宫里做昭仪的姑姑,日后他的仕途必定畅顺,待他日后长成将军,开府另过,宋珺便也是将军夫人,掌家夫人。
看来许氏对宋珺确实是用了心。
姜予宁合上册子:“童大表哥与方四公子都是出挑的儿郎,无论挑哪一个,对郡表姐来说都是好姻缘。”
许氏犹豫道:“从明面上来说,方四公子日后会更有出息些,但是跟皇家走得太近,未必就是好,我就总担心有那个万一……予宁,宋家能走到今天,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