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便到了冬天。
雪下了一夜,第二天起来,门前积了一层厚厚的雪,整个天地银装素裹,美得无法言语。
这等****,缩在上京舒适圈的人无福欣赏,只能在前人留下的诗词里想象了。
雪实在太厚了,影响了操练,将士们不需要人吩咐,便自觉地铲起了雪,等铲完雪,天也大亮了,太阳也出来了,操练了一圈,人人一身的汗,再来一碗羊肉汤,那种惬意,简直无法形容。
这才是人该过的日子啊!
姜予嘉把手中馒头吃完,又一口干掉碗中热汤。
她呼出一道热气,对文啸道:“昨日我去西面巡边,曾瞧见一串奇怪的脚印,昨夜回去想了想,那脚印应该是狍子。”
狍子是北境比较常见的动物,因为它们看起来比较憨厚和乐,当地人亲切地称它为‘傻狍子’,被视为瑞兽。
北江百姓都认为,如果冬天时狍子出现,说明福气便会降临在那片土地,来年定会是个丰收年。
姜予嘉对鬼神之说不以为意,更别说是一只畜生了,不过要是一只狍子能让她整个北境的人们对来年心怀希望,她愿意成全这份希冀。
北境的这些民俗,文啸自然明白,他点头道:“已经入冬了,狍子应是要迁徙,一会我便带人去寻一寻。”
季杰也表示边境无战事,大家总不能吃闲饭,寻狍子之事,也相当于是操练了:“我从南面寻。”
“那我从西面寻,让予平他们走东面。”
东面是往北江县城走,姜予平虽已经长成一员小将,但刚从上京来的族人还未见过世面,让他带着往东面走,既能见见世面,又能保证安全,两全其美。
四队人马分头出发,约定了若日落之前还未发现狍子的踪影,便立即打道回府,不要在外逗留。
北境的西面,姜予嘉往常没少跑,可以说是轻车熟路了,不过如今大雪封山,这条道弯道多,河道多,走起来也不容易。
“都小心些,莫要踩到河面上去。”
西面其实最靠近兰泽国,往西五十里,便是兰泽的一个叫瑶村的村子,瑶村离兰泽还有一百里,光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这瑶村更像是南越国的村子。
村子大概有三百户,都是从兰泽北都被流放过来的流民,前几年两国交战,这些人被兰泽主将赶上了战场,当时的姜家军秉承着两国交战不动平民的原则,并没有过多为难他们。
当然这些人也没能走下战场,因为兰泽国把他们当成威胁姜家军的筹码,不过姜家军并没有理会,他们没有了利用价值,当场便被杀了。
姜予嘉在中午时率队来到村子外头。
整个村子被白雪覆盖,只露出屋顶上的瓦片。
姜予嘉没有贸然进村,而是在原地观察,很快,她发现了一串很浅的脚印,人的脚印。
“上一次来这里巡边的是谁?什么时候来的?都有谁?”姜予嘉回身问。
李铭出列回话:“回将军,最后一次是末将带队前来,是五天之前,但当时并没有发现人的踪迹。”
五天之前没发现人的踪迹,那眼前这串脚印只能是这几天内留下的了,从这深浅程度来看,应该是昨天留下的。
姜予嘉一扬手,便率着部众进了瑶村。
很快,他们在瑶村找到了那串脚印的主人——一个冻得瑟瑟发抖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