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绾听闻不是天气的原因,放心了不少。
她接着说,“爹还记得我在鱼塘村种植的那些庄稼和水果吗?”
姜濯淮微怔。
继而,他瞬间明白了宝贝闺女的意思。
“闺女的意思是,可以把那些水果和粮食拿过来种植?”
他记得闺女种的那些粮食的产量是其他村民家粮食产量的三倍左右,水果更是他都没见过!
姜绾颔首。
有了这些水果和粮食,这边肯定也能迅速发展起来。
当然,主要也是得保证不再有战乱。
这点姜濯淮是可以保证的,他说他已经跟周围的几个国家签订了和平条约,不会再起战乱。
这,姜绾就放心了。
那接下来就是如何实施农业种植了。
在这之前,国内的好多居无定所的百姓们都需要先安置到各个村落,分到土地才可。
这是个大工程。
姜濯淮想到这点,立即让太监去把众位大臣们都召集过来,国家都穷成什么样了,还想着放假?
年假取消!
众悲催的大臣们…
众大臣们被迫营业,当家就开始了对国内那些居无定所的百姓们进行安置。
好在国家并不是很大,总共也就9个城池,每个城池的面积也不是特别大,平均大每个城池有1000多户村子的样子。
分配村民差不多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而在这期间,姜濯淮是一直都有各处城池和村落巡视的,他得亲自盯着才能放心。
姜绾和纪南淮也分别帮忙盯着。
几只崽还得继续上学,却因为爹娘都有事在身不能回去天启国,他们就只能在这边上学。
这边的书院跟天启国的书院不一样。
当然,可能也是因为他们在这边是在京都,而在京都城是在边关的缘故。
这边的书院显然要比天启国的书院大,且里面的东西和课室也都比天启国的好。
就是读书的学子不是很多。
可能也是因为这边国家还处在穷困阶段的原因。
因为年纪的原因,几只崽并不在一个课室,他们回来的时候说,每个人的课室里也就有三四个学子的样子。
姜濯淮一直都在忙着百姓和农耕问题,竟是把国家的教训给忽略了。
尤其在他登基之后,科举制度说是跟先前没有变化,但先前是个什么情况来着?
他都已经忘了。
现在想想,关乎到国家存亡的可不止百姓和农耕,还有学子们的学业问题!
姜濯淮当即下令,将各地书院重开,但凡想读书的无论男女都可以到当地书院读书。
所有学费全免。
但,学费全免的情况下,学子想要进入书院读书是必须得经过入学考核才可以的。
就是不能滥竽充数。
至于具体的考核要如何做,姜濯淮直接分配给了相应的部门去拟定。
同时,姜濯淮再次找了姜绾和纪南淮。
他想让他们留下来。
现在国家内的问题太多了,他需要有亲信的人留下来帮助他,纪南淮和姜绾是最合适的人。
纪南淮对此全听姜绾的。
当即就说,“只要绾绾愿意,我没意见。”
这段时间,纪南淮一直陪在姜绾身边,无论是哪一方面,纪南淮做的都非常体贴周到。
姜绾心里还无法接受,但却已经不排斥了。
姜濯淮看向姜绾,等待她的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