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一巴掌(1 / 2)

🎁美女直播

"

"喂!嘿!别乱摸,出了问题你可承担不起维修费用!

"

"女售货员看到何雨柱的动作立刻急促地提醒,对于这类事她经常应付。

何雨柱一怔,尴尬停下动作。

“同志,这辆自行车多少钱?”他抓抓头,选择直接询问价格。

"

"这辆车价一百二十万,装灯、配件和加打钢印需额外付费,一共一百二十三万,你能支付得起吗?

"

"售货员坐在凳子上,低头用斜眼看何雨柱,流露出怀疑之色。

何雨柱毕竟只有十六岁,即使相貌成熟也只能算少年。

她不相信眼前的年轻人能有这笔巨款购置自行车。

但何雨柱没有多话,从容地从怀里取出一叠钞票。

女售货员惊讶地看着,只见何雨柱掏出一张一百二十三万的大钞,对她说:

"

"请开张发票。

"

"售货员愣住了,审视何雨柱的衣服和他的钞票,几秒钟后恢复神智。

接过钞票细细核对,金额正好一致。

她微笑着,客气地问何雨柱:

"

"同志,请选一辆车,我这就去开票、收费并且找修理工为你安装附件和打印证明。

"

"何雨柱回之一笑,表示谢意,接着开始挑选自行车。

实际上,没什么可选的,当时市面上只有“飞鸽”一个品牌的自行车,而且全都是黑色的,一排排看起来都差不多是出自同一厂生产的。

售货很快回来,伴随着一位经验丰富的工匠师傅,他是专程来负责装配车灯、安装车篮、打钢印的工作。

何雨柱指着其中一辆自行车后,告知售货员他已经选定了。

工匠师傅忙碌起来,与此同时,女售货员询问了何雨柱的名字,记在一本小小的蓝色册子上,附上了购车收据。

她说:“何雨柱同志,把这小册子收好,它就是你自行车所有权的凭证,一旦自行车不见了,可以用这个去派出所报案。”何雨柱买到自行车后,立刻骑行上路,引来众多羡慕的目光。

在那个时代,自行车犹如今日的奢侈品,极少人能拥有。

何雨柱能感到众人艳羡的目光,更加卖力地蹬动踏板,仿佛是一匹疾驰而过的金色骑士。

对何雨柱而言,冬日里刺骨的北风与严寒并不在话下,年轻火力旺盛,身后还有众目睽睽,寒冷被热血冲散。

青春就是要张狂一些,不然等老了再想尝试,就迟了。

他在东单菜市场买了一些东西,如猪肉和青菜,虽然厨艺空间里储存了现成食物,但这不能长期不买东西,否则邻里的怀疑眼光难以回避。

邻居们今天都听说他没上班,若是看到家里忽然多出丰盛的食物,很难解释。

东单菜市场是京城最早的一座市场,外观看起来就像一个老旧的火车站,里面品种齐全,包括粮油食品、肉类蔬菜,面积广大。

此时还没到下班时分,人群稀疏,不过何雨柱需要的五花肉却已卖光。

这个时代物资仍紧张,大家平时食不甚饱,特别是油脂类,即使再肥的肉也被争抢着购买。

卖完了五花肉,只剩一些嫌腻的排骨和骨头,还有一些没动过。

何雨柱花费二万元,买下了三斤排骨和五斤大骨头。

接着又添置了半斤白砂糖、两棵大葱和一块生姜,以及三斤土豆和两棵大白菜。

调味料则免于选购,因为他父亲何大清曾在钢铁厂工作,家中不至于缺货。

厨师不偷食材的铁律在何大清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他的购物车里满载战利品,引来回家路上不少职工羡慕嫉妒的眼神。

天色渐晚时,何雨柱扛着自行车进入四合院。

还未停稳,就见到三大爷阎埠贵笑盈盈迎上前来。

阎埠贵内心震惊无比,没想到的是,何雨柱不仅推来了辆崭新自行车,车篮里还满满当当的装着肉和蔬菜。

“傻柱,那是你爸爸新买的车?”尽管阎埠贵听说何大清已经打包离开,但当他瞧见何雨柱正骑着一辆簇新的自行车,仍认为是何大清买的。

因此,阎埠贵便走上前去询问何雨柱。

"

"确实如此,三大爷!

"

"对于阎埠贵的好奇追问,何雨柱并没有太多耐心,他急急忙忙地推着自行车径直向里院走去。

"

"柱子啊,这么多肉,你们爷三个根本吃不完。

今晚不如我带上一瓶酒,来庆祝一下你们有了新自行车吧?

"

"尽管他对何雨柱的行为不满,然而抵挡不住美餐的,阎埠贵一路跟着何雨柱,还大声发出邀请。

何雨柱望着如膏药般黏人的阎埠贵,心里感到厌烦极了。

他停下车转过身对阎埠贵道:

"

"三大爷,我爹今晚不回来,咱们家晚上不喝酒。

"

"听见何雨柱此言,阎埠贵猛然记起家婆刚才提过的何大清与寡妇出走的事,他尴尬地一笑,然后掉头回自已家。

说完话后,何雨柱也将自行车推向家门口。

进了内院,正好遇上从房内出来的贾张氏,他刻意忽略她,只管往自家屋子走去。

"

"啧!

"

"贾张氏在何雨柱身后狠狠吐了一口,带着冷嘲的目光注视着他远去。

贾张氏听到从儿子贾东旭口中听说,何大清已经在工厂辞职,据说当晚就要奔赴保定。

因为很多人都清楚,那个跟何大清走得近的白寡妇是那里的居民,人们猜测何大清定是跟那个寡妇一起去的,这让整件事蒙上了一层面粉红的色彩。

这个桃色新闻迅速流传,仅仅半个下午,就有三千多名三炼钢厂的工人大部分人得知了这一事。

听说此事后,贾张氏心生邪念。

一直以来,何大清在家,令贾张氏望而却步。

可现在何大清走了,只剩下十六岁的雨柱和小女儿雨水,贾张氏觉得自已不再需要顾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