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生品了一口何雨柱泡好的茶,询问道:“邻居们还有闹腾啥新花招不?”想起昨晚的事情,何雨柱不由露出微笑回答:“师父放心吧,现在没人敢轻易碰我了。”李福生微微点头,提醒道:“雨溪要注意安全,别让小妹吃了亏。”何雨柱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并告知李福生:“确实,我也在担忧她。
我打算中午接她到鸿福楼吃饭,吃再送她回校。”李福生活起眉头,向何雨柱说道:“毕竟你也拿着餐馆的钱粮,正值饭馆人流高峰的放学时间,作为厨师的你不专心备餐却频频外出,定会打乱工作的节奏啊!”
"
"若是偶尔一次还能理解,但频繁起来难免会让主人有所不满,你得考虑清楚啊!
"
"说到这里,他望了眼身边的助手老孙,朝他挥了挥手。
“孙师傅,请来这边一趟!”“傅,有何吩咐?”老孙师傅停下了清洗黑木耳的动作,用腰间围裙拭着手边的水迹。
“孙师傅,柱子的妹妹正在学校就读。
从明天开始,每天中午和下午,麻烦你骑柱子的自行车去接她在鸿福楼用餐,吃完再送她回家。
你看,我会让柱子每月额外付你两万元报酬如何?”对于每月仅有18万薪俸的老孙,每天花上两万元接送何雨水显然是划算的事。
孙师傅留着继续在厨房忙碌之余,能借此机会轻松骑车兜风,又能赚点小费,无疑是件令人向往的好事。
连忙向何雨柱保证会悉心照看好何雨水的安全。
解决完何雨柱的私人事务后,他的心情明显愉快许多。
接着,他和师父师兄弟聊了一会儿,便见客人逐渐涌入餐馆,生意开始兴起。
掌柜赵老板提着菜单进了后厨,看见何雨柱回归岗位后关心询问。
得知何雨柱打算将小妹妹送到鸿福楼共进午餐,赵老板并未持否决态度,毕竟十多岁的女孩子食量有限。
这样做不仅能激励何雨柱感激这份关爱而更加专心烹饪,对餐馆来说反倒是桩美事。
这段时间里,尽管何雨柱并未来店工作,但他的烹饪技术没有荒废。
每都在厨神空间研磨手艺,修习厨神让他反应更快,掌控火候愈发精准。
李福生在一旁不住点头,为他的进步深感认同。
如今基础菜肴上,何雨柱已然无需李福生的教导和指正,后者更是闲适不少,时而品茗,时而闭目养神。
不久,孙师傅顺利完成任务将何雨水接来,熟识的何雨水向李福生问好后便开始享用晚餐。
这里菜肴琳琅满目,每一款何雨柱都帮何雨水盛了些,让小姑娘十分欢喜。
还抱怨起前阵子何雨柱没接她吃饭的事。
听说之后能每天都来此就餐,何雨水喜不自禁,紧紧抱住哥哥的胳膊,连声感谢。
在炒菜间隙偷瞄练功,何雨柱感觉厨艺进阶的速度犹如火箭直冲云霄。
夜幕降临,孙师傅又将何雨水送回,小女孩则找了个安静的角落完成作业。
何雨柱直到八点多才完成忙碌,随后和师父及师兄一起下班离开。
临行之际,他打包了一份凉拌牛百叶,塞入饭盒,径直返回家里。
房门锁开的那一刻,他看到许大茂悄无声息地接近。
“柱子兄,你怎么到现在才回来,我都等你老半天了!”许大茂整日都在想着何雨柱对他晚上的承诺——一起吃肉,一下课就直奔何家而去。
可是当他看到那扇紧紧关闭并挂有铁将军的大门,许大茂也只能无奈地打道回府。
接踵而至,许大茂三番两次探访,发现何雨柱家里总是空无一人,这让他感到无比失落。
即便是在自家饭桌上,他也只敢小口扒饭,一个窝窝头就不再贪食,也因此遭受了母亲责备。
好不容易这一天,许大茂看见何雨柱归来,更甚者还提着一盒饭,这让他喜出望外。
许大茂猜想这盒子里必定有些肉,这意味着他也即将享受到口福。
“大茂啊,你快回家拿只碗来,我分给你一些!”何雨柱带饭盒就是特意为了拉近与许大茂的关系。
看到许大茂走近,何雨柱当即吩咐他去准备。
“知道了,柱子兄,我马上就来!”说完,许大茂迫不及待地往外奔,却不小心撞上一个人,身体失衡,重重摔在地上。
"
"嘭!
"
"许大茂刚要开骂,但认出了是易大爷易中海,立刻吞回那句话。
易中海此行本想找何雨柱谈话,但门口的冲撞意外发生了。
虽然只有四十几岁的他身体强健,还是撞到了对方。
低下头,易中海认出正是许大茂,想起了昨日的募捐活动被他搞得一团糟,心中的怒气不自主升起。
昨晚上易中海回家后,他让一位阿姨用酒精清理脸部割伤的伤口。
没过多久,贾东旭代替妈妈贾张氏来道歉。
事实上,易中海伤势不算重,只是脸上的红痕稍显狼狈。
休憩一日,基本可痊愈,但这酒清可以预防伤口发炎。
看见贾东旭进来,易中海心中的火气稍缓,一旁的阿姨几句抱怨算是让事情过去了。
得知师父并不真的生气,贾东旭放心不少,他致歉之后转向了婚礼缺钱的话题。
当提到这件事时,易中海十分恼怒。
想起今早在许家见到的活跃状态,加上被偷的钱以及被打扰的捐款活动,他对许大茂深感憎恶。
虽痛恨至极,但面对许富贵夫妇,易中海无法奈何,因为他们难以得罪。
于是他只能吞下这口气。
贾东旭接着询问,是否还能举办第二次募捐活动,听到这个问题,易中海坚决地摇了摇头。
院里的人都不是傻子,如果不是许大茂从中作梗,贾东旭家也许能募得一笔可观的款项。
但现在,经历了贾张氏那天的闹剧,大家冷静了许多,不可能再有筹集钱财的可能了。
只见他一脸诚恳地对易中海说道:“师父,您的恩德我深深铭记,甚至超过了我亲生父亲。
等您老的时候,我会尽心尽力地孝敬您!”这句话直接打破了易中海夫妻俩的固有观念。
他们已结婚二十多年,没有生育子女,一直指望贾东旭来承担家庭养老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