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155(2 / 2)

因为人民也是他们自己!

战车缓缓向前推进。

江国士兵们的口号越喊越响亮,神情越来越振奋,越来越激动。

他们仰起头,逆着光,看向战车上的皇帝陛下,眼眶含泪。

张卓已经做好了被陛下检阅的准备。

从那些强大的热武器展示出来以后,他胸腔里就仿佛有一把火在燃烧。

同僚们的口号声,响彻天地。

一开始,张卓只觉得听着热血沸腾,可越听心里越觉得,这些口号喊出了他自己的心声,更喊出了陛下对他们的体恤。

江国的武器这么强大,陛下何必多此一举在这里演习,直接攻打祁国,肯定胜利啊!

但,战争代表着流血、死亡。

不仅祁国的普通士兵们会死,江国自己的士兵们也会死。

张卓扪心自问,就算装备再精良,上了战场他也不可能绝对活下来。

但陛下这场演习,让他这个最普通、最渺小的士兵,看到了来自上位者的关怀,以及这个国家的强大!

他从未有一刻,如此庆幸自己属于江国,是江国的士兵。

那些威力惊人的步/枪、舀炮、野战炮,以及钢铁盔甲,震慑强敌。

战车龙椅上的皇帝陛下,体恤民心,真正做到了爱民如子。

你有如此强大的国家,有如此好的皇帝。

你坚信未来一定会过上好日子。

那么你会忍心,不爱她吗?

当然不会!

这场阅兵演练,让张卓意识到,自己是如此的热爱江国。

不仅仅是他。

周围千千万万的普通士兵们,红着眼睛嘶吼的时候,心里想的都和张卓一样。

——而这,便是阅兵的意义。

他会让你找到信念,萌生责任,融入集体,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努力。

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

江国万岁,陛下万岁!

皇帝陛下的战车,终于缓缓行驶到这片最后一处普通步兵方阵。

张卓和其余所有士兵们一起,挺胸抬头,向皇帝陛下敬礼。

这是他头一次,近距离见到陛下,并且和陛下对视。

坚毅的眼神、挺拔的身材、神采英拔,英武不凡——皇帝陛下和他想象中一样贵不可言。

但陛下的眼神、表情,都是从容的、平和的。

他只是站在高处,而并非高高在上。

陛下挥手示意,向他们问好:“同志们好。”

张卓不知道,‘同志’是什么意思。

但听起来就莫名很亲切。

他近乎崇拜的看着皇帝陛下,和周围所有士兵们一起声嘶力竭高呼:“陛下好!”

不容易啊,实在是不容易。

盼了这么多年,终于能生活在一个幸福、强大的国家,迎来一位好皇帝。

陛下好,陛下你好啊!

“同志们辛苦了!”

听到这话,张卓眼泪唰的一下就流出来。

说来可笑,在战场上出生入死两年,除了父母,还没有人跟他说过一句‘辛苦了’呢。

辛苦吗?真的辛苦啊!

辛苦到担惊受怕,时时刻刻会丢掉性命,这样的日子,谁不觉得煎熬委屈。

无数士兵们眼泪夺眶而出。

他们哭的有多凶,心里有多委屈,同时也代表着他们有多喜欢江国。

“为人民服务!”

若是能保卫我的国,庇佑我国里的人民百姓,那么纵然受些委屈,也心甘情愿啊。

江国这场大阅兵,缓缓落下帷幕。

但其过程中的震撼,尤其是一浪又浪的坚定口号声,比方才的热武器,更加直击人心。

无数探子们甚至罕见的没有再第一时间快马加鞭,向外送情报。

十万人团结一心,振奋嘶吼,这支大军,无敌了!

反观祁国这边,士气跌入谷底,所有人眼睛里都是恐惧……以及隐隐的羡慕。

和羡慕归羡慕,这场仗,终究还是要打的。

“都提起劲儿来,情况你们也看到了,今日不是他们死,就是我们亡。”

王铎不愧是镇北将军,虽然内心绝望,但仍旧开始调动士气:“拿起你们手中的武器。”

正所谓:哀兵必胜。

江国确实很强,非常强。但祁国有足足三十万大军,三十万哀兵绝地反击,到时候真正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

听闻王铎的话,一些祁国士兵们从恐惧中醒来,握紧手中的武器。

敌人很强,但他们不战斗,就只能死啊。

谁想死呢?

没有人想死!

江国士兵阵营中。

心神激荡,眼眶含泪的张卓,做了自己这辈子最勇敢、最勇敢,甚至很多年后,都在军营里流传,被钦佩夸赞的事情。

普通的士兵,最能共情普通士兵。

他看向远方那座京师州城,想着若是自己现在是祁国士兵,该有多绝望啊。

但,普通士兵们没错啊。

他们为什么要承担这种恐惧和痛苦!

陛下仁善。

为了保护普通士兵,所以没有直接发起进攻,进行了阅兵演习。

这是他给祁国皇帝的机会。

若是祁国皇帝投降,陛下肯定不会开战。

祁国皇帝没有主动投降,接下来估计还是得打。

可普通士兵们还没说话呢,总要给他们这些普通人一个活命的选择吧!

“陛下!”

张卓自己都不敢回想,当时的他有多么胆大包天。

当着十万大军的面,他一个小小的士兵,从大军当中颤抖着、怯怯的走出来,神情却又格外的振奋,激动。甚至因为过于语无伦次,还带着点哽咽哭腔。

他走出队伍,趁着战车还没有走远,扑通一声跪下,高声道:“陛下,草民张卓,请陛下暂时不要开战,草民想给京师的士兵们说一番话。”

一个小小士兵,提出这样的要求。

可真疯狂啊。

在场无数士兵震惊于这人的胆量,又愤怒他在这么重要的场合,冒犯天颜。

远处的稽查兵第一时间冲了过来,眼看着就要将张卓缉拿。

然而,就听陛下说道:“无碍,不用上前。你叫张卓?起来回话。”

稽查兵顿足。

张卓站起来,忐忑不安的和皇帝陛下对视。

陈庚年看着眼眶通红的张卓,心中大概明白这个年轻的士兵想要说些什么了。看着对方过于稚嫩的脸,他温声问道:“今年几岁了?”

张卓怯声道:“17。”

十七岁,真年轻啊。

难怪,难怪一身热血,满是胆量。

当时在江县,刚进衙门的小子们,也都这个岁数,总能做些‘惊人之举’。

他们没有当时年轻了,但好在,永远有人还在年轻。

远处,裴宝来和吴恒闻言都笑了。

皇帝陛下也在笑。

张卓不知道他们在笑什么,越发忐忑,在心里怒骂自己脑子坏了,在这个时候抽风。

然后,他就听皇帝陛下说道:“上来吧。”

“啊?”

“你不是要跟祁国士兵喊话?上战车,朕带你过去。”

登上战车的那一刻,张卓兴奋到有些眩晕。

皇帝陛下真的答应了他的请求,还让他上了战车!!

啊啊啊啊啊,皇帝陛下的战车!

张卓兴奋的快要疯掉了,但又不敢出声,只敢站在皇帝身侧,偶尔忍不住抬头看对方一眼,神情中尽是孺慕崇拜。

皇帝,大江的皇帝!

他回去一定要告诉爹娘,自己竟然有幸站在皇帝陛下身边!

在十万士兵们羡慕到眼睛滴血的注视下,张卓小心翼翼站在皇帝陛下身侧,战车从中心后方,来到了最前方。

远处,京师城门在望。

陈庚年看着眼前手足无措,脸色赧然,一脸崇拜看着自己的小士兵,温声笑道:“有什么话,朝那边大声的喊出来吧。”

哦哦对!

喊话!

张卓猛然惊醒,才意识到自己要做什么。

他先是认真在陈庚年面前跪下,微红着眼睛磕了三个响头,但却什么都没说。

给京师喊话,是他心中所想。

给陛下磕头,也是他发自内心的感激啊。

等磕完头,张卓抹了一把眼泪站起来,看向京师那边,大声喊道:“听得到吗?你们听得到吗?我是——算了,说名字你们也不知道,我是江国的一个士兵!去年我们和你们打仗,打输了,你们死了很多兄弟,我们也是!我最好的兄弟,就是死在了这里!但是他不怪你们,我也不怪!”

本来张卓想好好喊的,可是刚喊出来,他就忍不住开始哭了。

“不是我兄弟蠢,也不是我蠢!事实上我一开始可恨你们了,但我兄弟死之前跟我说,咱们没仇!咱们都是老百姓,本来可以不用打仗的,偏偏却被迫上了战场。”

“我以前,吃最差的,住最差的,穿着不防刀箭的皮甲,被人丢去战场上送命。你们肯定和我一样,大家都一样。”

“但现在不是了!你们刚才看到了吗,我们江国,连我这样的普通士兵,都能穿钢甲,配钢铁长刀和盾牌!我们吃的也好,住的也好,家里爹娘还找到了赚钱的稳定营生。”

“我没有撒谎,真的,你们肯定能听出来!刚才那阅兵,你们也看了,我们还有很多热武器,很厉害很厉害!你们别打了,打不过的,还只能被打死,不值当!我意思是,你们的皇帝是个王八蛋,不值得你们拼命。但是我们江国,我们陛下,好的很,他是全天下最好的皇帝!”

“要是你们投降了,成为我们江国的州城,你们肯定都不用白白死掉,城里百姓也不会饿肚子。”

“我不骗人,你们快点投降吧,一会儿开战了,要死好多好多人的啊!”

张卓把自己喊哭了。

可让他绝望的是,一个人都没出来投降。

少年难过的蹲下,哭的十分伤心。

他不是在心疼敌军——他就是单纯不想看到无辜的普通人,稀里糊涂的像是他曾经的兄弟那样死了,连该怪谁都不知道。

“唉,别哭了。”

同样年轻的皇帝陛下无奈叹了口气:“城门都没开,城墙倒塌那块十分危险,你让人家怎么出来。”

啊?

张卓泪眼婆娑的抬起头。

然后就看皇帝陛下笑着高声向侧下方笑道:“宝来,我记得你小子当年也这么憨。”

吴恒在旁边笑。

裴宝来撇撇嘴,到底是不敢众目睽睽之下顶嘴,随后看向远处的野战炮兵队:“1、2号炮兵手准备,瞄准城墙——发射!!”

轰!轰!轰!

京师城门在无数人震撼的目光中直接被轰炸碎裂!

“这——好厉害!!谢谢陛下,谢谢陛下!”

张卓惊呆了,红着眼睛不停感谢陈庚年。

随后他也顾不上别的,站在战车上声嘶力竭哭喊道:“出来啊,你们赶紧出来啊!我们陛下都愿意给你们一条生路了,甚至主动帮你们打开了路!走出来投降,别跟着你们你那个王八蛋皇帝了,来当我们江国的兵吧!”

-

京师。

城墙里,无数祁国士兵们,听着对面那个小子在声嘶力竭喊话。

有人迟疑,有人犹豫。

更多的人……则是在默默抽噎。

“我信他!”

一个脸上有刀疤的士兵丢掉手中的武器,红着眼睛向城门外走了出去,颤声道:“他说的对,这王八蛋皇帝,不值得我们拼命。”

从那小子颤声喊出第一句话开始,祁国的士兵们就信了。

普通士兵最懂普通士兵的苦。

他们或许都是小人物,最底层的普通人。

他们的命不值一文。

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愿意为一个更加一文不值的王八蛋皇帝拼命。

啪嗒!啪嗒!

这像是打开了某个开关,无数刀具、皮甲被丢到地上,然后士兵们步履蹒跚的结伴走出城门。

城门处碎石遍地,黑烟四起,路并不好走。

但这是外面那位皇帝陛下,亲自替他们打通的,最通畅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