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照上一世王笠纶善于钻营的性格,这个时候就应该开始运作,走走后门,争取留在河口区公所。
但这一世他没有这么做,除了确实没有门路关系外,他也知道一旦这么做了,在领导心中就会留下不好的印象。
在这种小地方,人际关系尤为复杂,在领导心中的印象又至关重要。
在区公所等李永强递交申请后,两人一起回到了峪平乡黄坡村,这里也是峪平公社十一大队。
公社这个体制目前还保留着,其实也就一套班子两个牌子,领导都是乡镇的干部。
以前称呼公社多过乡镇,但随着中枢最近一轮轮的文件下达,很多地方又恢复到了乡镇党委政府领导下,其实也就是一个名字的不同。
王笠纶和李永强住在一户罗姓老乡家里,他们这种知青生产队一开始是有知青点安置的,几个知青住在一起,一起出工一起做饭,也一起学习。
但城里来的孩子很多生活上的能力其实很欠缺,借宿老乡家就方便多了,只要给钱或者粮票,又不用自己做饭,所以后期知青很多都住在老乡家。
罗家有夫妻二人,育有三男两女五个孩子,大的已经在部队当兵,最小的还在读小学,老二在家务农,老三在乡里读初中,老四老五都还在村里上小学。
这算是时代下标准的家庭,因为住在老罗家,王笠纶也会经常辅导几个读书孩子的功课,他们来自大城市,一开始就收获了崇拜的目光,而每当他们讲起哪些这里没有只有大城市才有的事物,几个孩子更是满脸的新奇。
因为知道王笠纶和李永强这两天就要回城里了,双方相处也一年有余,今天晚上李嫂还特意准备了几个菜,老罗更是拿出了珍藏的半瓶酒,要给王笠纶和李永强饯行。
“那我算是沾了永强的光,今晚也跟着吃顿好的。”王笠纶笑着说道,也是借机打算告诉老罗一家自己留下的事。
“这是什么话?你难道不回城里?”老罗是个寻常的庄稼汉子,但人也比较灵性,只是生在这个时代,如果能接受好的教育,或许也是某方面的人才专家。
王笠纶笑着点了点头,然后一脸释然的说道:“嗯,不回去了,我已经填了表,过几天区公所就要给我安排去处,这一年来也多谢罗哥和嫂子照顾,大概我也不会离得太远,以后若是能帮上的,你们不用见外。”
“你这是咋想的?人人都回大城市,你偏偏留在这?你爸妈肯定也早就盼着你回去了,你这样怎么跟家里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