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隆帝点头,“林肖雷已经去查过了,今日从码头离岸的船,有两艘会途径晋南,一艘在皖北靠岸,一艘在晋北靠岸。”
他说着侧身看了看案台上摆放着的沙漏,估算道,“去晋北的那艘船应该已经走了,去皖北的那艘要傍晚启程,但朕觉得老四绝对不会干等这么久的。”
“陛下明鉴。”傅楼淮亦赞同庆隆帝的想法。
庆隆帝闻言冷笑,“晋南的案子拖了大半年,卫闯就给朕拖出这么个结果,别说是老四,朕看着都觉得可笑。你把人逮着以后就和他一起在那儿把案子查清再回来,朕给他这个将功折罪的机会,就看他自己能不能保住那两条腿了。”
“陛下,那微臣再斗胆向您讨个能出力的人。”傅楼淮领命,又很快和庆隆帝谈起了条件。
“谁?”庆隆帝好奇地问。
“刑部主事江守墨,江大人。”
“江?”庆隆帝在脑海中搜索着这个人,却是有些模糊不清,“他有何过人之处?”
晋南的案子是块难啃的骨头,涉及官员之多,连皇帝本尊都不敢细想。
案子刚冒出苗头的时候,庆隆帝一度想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结果谁承想事与愿违,派去办事的官员不懂审时度势,反将事情越闹越大。
如今那些结党营私的逆贼竟胆大妄为到枉顾国律,推忠良下水,这,才是庆隆帝真正发怒的原因。
所以此番让傅楼淮出马,就代表着皇上已经开始准备肃清晋南之势了。
此案一结,一众经查此案的官员势必都会被论功行赏,也因此,庆隆帝才会对被傅楼淮亲口点名的这个江守墨如此的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