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姬五花大绑,俏脸上挂着瘀青,目光扫过金帐,脸上不胜迷茫。铁木黎将她拎过,攥在手里,笑道:“和尚,这女子你可认得。”
“这是我的婢女。”冲大师漫不经意地道,“你带她来干什么?”
铁木黎目射精光,在冲大师脸上转了一转,笑道:“若有一块稀世宝石,想要免遭偷盗,最好的法子是什么?”
冲大师道:“盛之铁匣,加以铜锁,秘藏于人所不知之地。”
“非也!”铁木黎说道,“但凡宝物,只要名声在外,总会有人千方百计想要夺取。最好的法子,莫过于裹之泥灰,形同卵石,置于人人都能看见的地方,这么一来,众人眼里唯有卵石、并无宝石,自然也就没了夺宝的兴趣。”
“好个障眼法儿!”冲大师笑了笑,“但不知国师所言有何寓意?”
铁木黎看一眼石姬,笑嘻嘻说道:“这个石姬,就是你的稀世宝石!”
“笑话!”冲大师笑道,“小小一个婢女,小有姿色,资质平常。放眼天下,这样的女子车载斗量,又算得上什么宝贝?”
铁木黎哈哈大笑,说道:“本尊向来以为,人无完人,和尚你狡诈残忍、果决善谋,武学上更是奇才,看来看去,都如无瑕玉人,似乎全无破绽。直到那一日,燕王府中,你见到这个石姬,关切之意天然流露,你瞒得过别人,却瞒不过本尊!”他指一指双眼,“和尚,你破绽已露,还要跟我斗下去吗?”
石姬脸色煞白,神情越见恍惚,冲大师笑道:“铁木黎,你真是异想天开,自古英雄人物,为了成就大事,抛妻弃子,不顾父母;贫僧一心复国,又岂会为了一个无亲无故的婢女向你屈服?”他扫了石姬一眼,漫不经意地道,“你若不信,不妨将她一掌毙了!”
“没错!”坤帖木儿精神一振,“将她一掌毙了!”
“好!”铁木黎略不迟疑,手掌一挥,刷地拍下。
“慢!”冲大师一声断喝,铁木黎手掌说停就停,悬在石姬头顶半分。
冲大师闭上双眼,慢慢说道:“铁木黎,你赢了!”
话一出口,满帐皆惊。铁木黎收回手掌,纵声长笑,石姬也是一脸错愕,说道:“主人!你、你……我、我……”嗓音颤抖,几乎难以置信。
“石姬啊石姬!”冲大师幽幽地叹一口气,“到了最后,我还是丢不下你!”
“主人!”石姬两行眼泪,夺眶而出,“别,小婢死不足惜,主人却是万金的身子……”
冲大师深深地看她一眼,扬眉说道:“铁木黎,我若认输,你肯放过她么?”
铁木黎笑道:“你当真认输?”冲大师默然点头,坤帖木儿直勾勾地盯着他,倏尔双腿一软,瘫坐在地上。
“好!”铁木黎一指坤帖木儿,“你去将他杀了。”
冲大师又看石姬一眼,目光不胜凄凉,跟着走向坤帖木儿。石姬泪流满面,连声道:“不要,主人,不要……”
冲大师一言不发,走到坤帖木儿面前,后者惊恐万状,突然尖声叫道:“臭贼秃,你不得好死,我大汗做得好端端的,落到这个地步,全都因为听了你的鬼话。你杀了我,长生天不会放过你,孛儿只斤的列祖列宗不会放过你,我就做了鬼,也要跟你算账……”
冲大师望着他,突然间失去了所有神气,两眼空洞,轻声说道:“大汗,抱歉!”突然伸手捏住他的脖子,咔嚓,坤帖木儿歪头吐舌,唯有双眼瞪圆,怒意至死不散。
冲大师望着那双眼睛,哆嗦一下,伸手一抹,使其瞑目,呆了呆,回过头,艰涩说道:“铁木黎,你说的,我做了!”
“好和尚!”铁木黎徐徐点头,“看不出来,你还是一个情种。嘿,为了一个女子,不惜弑杀大汗。”
冲大师摇头:“我与石姬,无关情爱!”
“那是为何?”铁木黎微感好奇。
“与你无关。”冲大师冷冷说道,“你若放了她,贫僧发誓,从此遁出红尘,不再参与人世间的争斗。”
“当本尊是傻子?”铁木黎啐了一口,“你薛禅发的誓,根本一钱不值。”
冲大师眼中火星迸射,只一亮,忽又黯然,叹道:“你要怎样?”
“我要你一手一脚。”铁木黎扬起脸来,傲然说道。
“不行!”石姬尖声大叫,“主人,你走呀,别管我……”铁木黎冷哼一声,手上发力,咔嚓,石姬腕骨折断,发出凄厉惨叫。朱微看得花容变色,也是轻轻啊了一声。
冲大师抿起嘴唇,脸色甚是阴鸷。铁木黎扫他一眼,漫不经意地道:“你不肯自断手脚,本尊就一根一根拆了她的骨头。”
冲大师注目石姬,女子咬紧牙关,强忍痛楚,冷汗融入泪珠,顺着苍白的脸颊滑落下来。
“我若自废手脚……”冲大师沉思一下,“还能活命么?”
“能!”铁木黎阴森森说道,“看渊头陀面子,我饶你不死。”
“好!”冲大师笑了笑,右手一挥一拧,鲜血迸溅,一条左臂齐肘而断。
朱微失声惊呼,石姬也是始料未及,呆呆望着断肘,心如万针攒刺,一口气上不来,歪着头昏了过去。
冲大师抛下断臂,随手数点,封住血脉,他脸色惨白,大汗淋漓,可是面孔波澜不兴,仿佛所折手臂并非出于自己。帐中蒙古武士都是杀人不眨眼的恶汉,见这情形,各各心惊胆寒,背脊一阵发麻。
“好和尚!”铁木黎见他如此硬气,也不禁动容赞道,“真有你的!”
石姬悠悠醒转,望着冲大师泪雨滂沱,颤声说道:“主人,你为何要这样做?石姬微贱之躯,死一百次也抵不过你这条胳膊……”
“石姬!”冲大师缓缓开口,“你还记得,初次相见,我说过什么?”
“至死记得!”石姬呜咽道,“你说,我很像宝音郡主……”
“十年以来……”冲大师微微闭眼,“你我名为主仆,实为兄妹。我自始至终,都将你当妹子看待,我想见你长大,看你成家,生儿育女,享尽天伦……”
石姬哭成泪人,说道:“石姬哪儿不去,我只想陪你一辈子。”
“一辈子太长了!”冲大师幽幽叹气,“二十年前,我没能救下宝音,苟活人世,受尽煎熬。今时今日,无论休戚生死,我总得尽力一试。”
石姬说不出话来,唯有痛哭流涕。铁木黎看她一眼,笑道:“原来她像你死去的妹子?”
“铁木黎!”冲大师抬起眼来,目光不胜倦怠,“石姬柔弱女子,本领平常,纵有报复念头,也损不了你一丝一毫,贫僧任你处置,你放石姬一马。”
“放不放以后再说。”铁木黎森然笑道,“薛禅,说好了一手一脚,手没了,脚还在!”
冲大师眼神一黯,低头看向双腿,石姬叫道:“主人,别中他的诡计……”
朱微也忍不住说道:“大和尚,你怎地如此糊涂?这大恶人卑劣无信,压根儿没想让你们活着离开。”
冲大师头也不抬,淡淡说道:“你有什么法子,能让我们活命?”
朱微一愣,愤然道:“我没法子,可你自断一腿,连逃走的机会也没了。”
“逃走?”冲大师摇头,“我逃了一世,从云之南逃到地之北,营营碌碌,一无所成。贫僧累了,不想逃了!”说着单膝跪地,扬起右手,嘴角浮现一丝惨笑朱微不忍再看,闭上双眼,可是既无尖叫,也无哭泣。沉寂片刻,传来一声幽幽长叹。
叹息声苍老疲惫,朱微禁不住张眼望去,忽见冲大师身边站立一人,白发萧索,瘦骨棱棱的五指攥住了冲大师的手腕。
“渊头陀大师!”朱微喜极而泣。
渊头陀冲她点一点头,说道:“巧得很,你也在?”
“她是徒儿带来!”冲大师轻声说道。
渊头陀瘦脸微沉,轻哼一声,袖袍簌地飘起,朱微只觉微风拂过,身上绳索节节寸断。
“好掌力!”铁木黎看出门道,由衷赞许。
“铁木黎!”渊头陀白眉皱起,“人,你放是不放?”
“你说她?”铁木黎摇晃石姬,眼珠微微转动,“放又如何,不放又如何?别忘了,渊头陀,强龙不压地头蛇,这儿可是我的地盘。”
渊头陀说道:“我在中条山里,坐了十年枯禅,无水无食,如如不动。”
“与我何干?”铁木黎说道。
“那样的日子,老衲能过十年。”渊头陀目不转睛,盯着铁木黎的双眼,“你呢,朝不保夕、担惊受怕的日子,你又能过几年?”
铁木黎皱了皱眉:“愿闻其详!”
“这女子你可杀、劣徒你也可杀,此乃孽缘因果,老衲无可奈何。”渊头陀略微一顿,“只不过,而后余生,贫僧只有一事可做,那就是不拘何种法子,取你项上人头!”
铁木黎笑道:“当真?”
“当真!”渊头陀从容回答。
铁木黎收起笑容,眯起双眼,目光宛如刀刃,在渊头陀脸上划过,过了时许,慢慢点头,说道:“人,在我手里,你想要,自己来取!”
渊头陀回头望去,冲大师断臂流血,积成小小一洼,两眼一眨不眨,仿佛深陷梦魇,始终不离石姬。
“繁华一梦,万物成空。”渊头陀长叹一声,左脚抬起,落下之时,已到铁木黎身前。
“得罪!”渊头陀扬起右手,轻飘飘一指点出。
耿炳文元气大伤,连日闭营不出。叶灵苏心生疑惑,让乐之扬在谯楼上竖起一根数丈长的竹竿,腾身跳上,站在竿顶上窥望敌营。
瞧了良久,叶灵苏下来,乐之扬问道:“瞧见什么?”
“不清不楚!”叶灵苏说道,“有士兵从帐篷里向外运土。”
乐之扬惊道:“莫非在挖地道?”
叶灵苏白他一眼:“你还不笨。”
二人下了城楼,叶灵苏召来谷成锋,耳语数句,谷成锋快步离开。乐之扬好奇道:“你跟他说什么?”
叶灵苏道:“你耳朵比狗还灵,不会偷听么?”
乐之扬叹道:“我哪儿有那么无耻。”叶灵苏轻哼一声,说道:“谁知道呢?”
不一时,谷成锋一溜烟返回,笑嘻嘻说道:“成了!”转身就走,乐之扬还在发懵,叶灵苏拽着他的衣袖跟了上去。走不多远,来到一处城墙根下,几个士卒正在挖坑,花眠站在坑边,手拿绳索,末端栓了石块,吊到坑底,而后取回,用尺子量过,向叶灵苏含笑点头。
谷成锋递过一个器皿,形如喇叭,上小下大,两端用薄纸密封,不知其中藏有何物。
叶灵苏接过器皿,递给乐之扬。
“什么?”乐之扬接过器皿,一头雾水。
“地听仪!”叶灵苏说道,“贴近地面,能听数十里远近。众人中数你耳朵最灵,这样的活儿非你莫属。”
乐之扬摇晃器皿,嗡嗡嗡声如蜂鸣,叶灵苏忙道:“别乱晃,当心坏了。”
乐之扬一笑,摇晃间,听其声而知其形,地听仪的构造他已了然于胸,暗服东岛之能,跳进坑里,将“地听仪”贴紧地面,闭目凝神,灵觉扩散蔓延,蛇眠鼠奔、虫豸潜行,无不尽收耳底。
听了小半个时辰,乐之扬跳出土坑,凝重道:“南军的确在挖地道,而且不止一条。”
叶灵苏微微动容,忙问:“有几条?”
乐之扬屈指一算:“六条,分从不同方向逼近城墙。”
“多深?”花眠冷不丁问道。
“不到一丈!”乐之扬想了想,“最深处不过八尺。”
“那不是地道。”花眠恨声说道,“那是地龙攻城术。”
“梁思禽破扬州的法子?”叶灵苏皱眉问道。
花眠脸色铁青,默然点头。乐之扬怪道:“梁思禽破扬州,那是什么典故?”
叶灵苏说道:“当年本岛前辈守卫扬州,设下强弩火炮,城外方圆数里,明军难越雷池半步。后来明军挖掘坑道,上面土皮不动,下方深入五尺,分由各道逼近城墙,透过坑道,明军潜伏甲兵,攻城之时,凿破地皮,一涌而出,架设云梯,八面攻城,一旦攻势不利,立马退回坑中,城上炮弩,能打地面之军,奈何不了地下之敌。相持了一日,明军仰攻失利,竟在城墙根下埋了数千斤火药,硬生生炸出缺口、蜂拥而入。到这地步,城中前辈无力回天,全都力战身亡。”说到这儿,不胜黯然。
“这法儿是梁思禽想出来的。”花眠咬着细白牙齿,“耿炳文当初也在军中,现学现用,拿来攻打北平。”
“如此说来,倒也难防!”乐之扬发愁道,“要么派军出城,夜袭敌营。”
“你戏文听多了?”叶灵苏白他一眼,“夜袭敌营?哪儿有这样的好事儿!耿炳文老成宿将,一定广布哨卫,昼夜监视北平。我刚才还看见了,他环绕营寨布设鹿角、蒺藜,防范燕军骑兵踏营。”
乐之扬道:“这也不成,那也不行,难道坐着等他攻城?”
“换在其他时节,这战法难以抵挡。”叶灵苏流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可惜耿炳文不是梁思禽,为将者不知天时,生搬硬套,要吃大亏。”
乐之扬见她自信满满,待要细问,叶灵苏又说:“乐之扬,你用‘地听仪’监听,留意坑道方位,画在地图上面,坑道离城十丈,再来告我。”说完挽着花眠去了。乐之扬独自留在坑边,看一眼“地听仪”,叹了口气,无可奈何地跳进坑里。
坑道掘进神速,昼夜不息,不过一日工夫,距离城墙不过十丈。
乐之扬听得清楚,赶到府衙禀告叶灵苏。众人登上城墙,举目望去,四野坦荡,悄没声息。不过数日,敌营规模又增长了数倍,连云如带,依山傍岭,营帐间篝火熊熊,炊烟一丛丛、一簇簇,由浓而淡,连贯天地。
敌军日渐增多,徐妃愁上眉梢,摇头叹气。朱高炽瞪眼看了半晌,忽道:“好端端的,哪儿有什么地道?从敌营挖到城墙,须得耗费多少人力?”
叶灵苏只是冷笑,朱高炽面红过耳,叫嚷:“笑什么?我说得不对?”
叶灵苏也不理睬,低头瞧看地图。朱高炽受了轻蔑,越发有气,一张肥脸涨红发紫。徐妃瞥他一眼,笑道:“高炽,你我生得太晚,不曾见过梁思禽与东岛斗智,你外公晚年说起,仍是心有余悸,其中许多机关秘术,至今早已失传,不过‘地龙攻城术’我也有耳闻,据说梁思禽用了奇门异术,坑道一夜之间,便可抵进城墙……”
朱高炽满心不信,可也不敢顶撞母妃,唯有暗自咕哝两声。
过了一个时辰,还是不闻动静,朱高煦等得不耐,侍奉徐妃进入谯楼躲避风雪。
乐之扬转眼望去,叶灵苏素面朝天、青丝乱舞,披着猩红大氅,立身一群男儿之间,仿佛冰山红莲,英姿飒爽,惹人艳羡。
叶灵苏以手捂口,忽然轻轻咳嗽起来。乐之扬才想起她伤势未愈,多日来昼夜奔忙,居然忘了此事。“驭气”之法,他已随心所欲,当下十指轻颤,隔空挑动女子真气。
叶灵苏顿又所觉,眉尖微扬,转眼望来。乐之扬注目前方,佯作不觉,只是暗中“驭气”。叶灵苏皱了皱眉,定定地望着城下,不多时,体内气血畅和,俏脸洇染血色,雨润红姿,娇美不胜。朱高炽正从谯楼里出来,望见女子,不觉一呆,几乎挪不开双眼。
“世子!”士卒躬身行礼。
朱高炽连声咳嗽,掩饰窘态,问道:“还没动静么?”
叶灵苏抬眼望天,暮色低垂,四野昏暗,想了想,说道:“耿炳文害怕雷火珠,白天不敢攻城,今晚必有动作!”
朱高炽故意唱反调:“为何定是今晚,明晚就不成吗?”
叶灵苏懒懒不答,乐之扬解释道:“李景隆不日将到,耿炳文初战受挫,届时必受责难。换了是我,定要抢在主帅到来之前扳回一局,以便将功赎罪。”
朱高炽听得有理,不便反驳,说道:“但愿你们猜中。母妃不肯回府,定要呆在城头,冻出个好歹,可不好交代。”
入夜之后,天寒气冷,风雪如狂,城下旷野沉寂,始终没有动静。到了四更天上,众人无法,退入谯楼歇息。
徐妃在楼中设宴,温了黄酒驱寒。乐之扬喝了两杯,身心俱暖。叶灵苏小酌半杯,放心不下,又去巡城。乐之扬按剑跟随,两人一前一后,沿着女墙行走,循着女墙的箭垛,若干竹管蜿蜿蜒蜒,若隐若现,回想玉泉湖边的水车,乐之扬忽然有所领悟。
刁斗声急,忽到五更。叶灵苏呵暖双手,俯瞰城下,过了良久,抖去肩上雪花,失望道:“走吧,今晚不会来了!”
她转身离开,忽觉乐之扬没有跟上,回头一瞧,乐之扬斜倚女墙,侧耳聆听,忍不住问道:“听见什么?”
乐之扬竖起食指,小声道:“下面有声响。”
叶灵苏一愣,走到女墙边,功聚双耳,凝神听去:风雪呼号中果然夹杂叮当声响,低头望去,城下漆黑一团,恍恍惚惚,似有黑影晃动。
“出来了!”乐之扬压低嗓音,“人不少!”
叶灵苏心子怦怦狂跳,她几乎小瞧了对手,耿炳文不愧开国名将,用兵谨慎,耐性过人。黎明时分,夜最浓,天最冷,守军最为懈怠,此刻破土攻城,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一不留神,北平必然失守。
想到这儿,她冷汗迸出,匆匆召集众将,接连发号司令。
为防打草惊蛇,城头偃甲息兵,一切如常,谯楼飞檐上挂着数盏气死风灯,火光摇晃,在风雪中奄奄欲灭。
施南庭、杨风来指挥数百民夫,齐力转动湖边水车,湖水夹杂冰块,进入大锅煮沸,而后顺着皮竹造成的水管送上城头。
南军开始架设云梯,刀剑撞击铁甲,发出一串低鸣,更有将官发怒,压低嗓子训斥士卒,话才出口,就被风雪吹散。数不清的黑影从坑道里钻出,影影绰绰,呼出团团白气,交融蒸腾,如云似雾。
叶灵苏发出号令,数百根粗大水管对准坑道方位,突然开塞防水,白花花的水柱滚滚而出。南军锐卒刚上云梯,就被淋了个正着,当日乃是终年极寒之日,此时又是一日中极寒之时,呵气成冰,捉刀堕指,水从竹管喷出还是滚热,淋到士卒身上,已是温温凉凉,再经风一吹,倏尔化为薄冰,奇寒彻骨,诸军哆哆嗦嗦,纷纷掉落云梯。
水车转个不停,竹管飞珠泻玉,流水落下城头,直如数百条水龙飞入人间。
水为万物之母,然而隆冬时节,却成了最为歹毒的利器。南军锐卒浑身湿透,凝霜结冰,冻不可忍,试图退回坑道,哪知水流汹涌,顺着出口灌入坑中,无人不湿,难以落足。又因低于地面,水势渐长,内涝成灾,诸军乱成一团,前行者凝结成冰,后进者泥水翻滚,黑暗中你退我挤、应对乏力,任凭水势漫涌,不知不觉地灌满坑道。
城上水流不停,城下传来一声声闷叫,起初清晰可闻,渐渐低弱下去。又过一阵,东方渐白,天色放亮,远山轮廓在曙光中微微显露。大雪下了数日,城垣四周一地皆白。城下寂静极了,靠近城根,云梯四处散落,刀剑埋没雪中,坑道出口若隐若现,外面横着几具尸体,浑身冰层包裹,几乎不成人形。
“就这么完了?”朱高炽意犹未尽,“耿炳文闹了半天,就留下这个?”
徐妃默不作声,眺望敌营,营寨里静悄悄的,压根儿没有打过仗的样子,一时也觉困惑,但觉劳师费力,胜得太过轻易。
叶灵苏审视良久,忽道:“城下并无积水,足见水都进了坑道,敌军受困内涝,短时间无力攻城。”
徐妃说道:“耿炳文狡猾老将,不可掉以轻心,城上仍要派人严防。”
“母妃放心!”朱高炽忙说,“您一宿未睡,还是早早回府歇息。”
徐妃点头道:“都指挥使,你也劳碌一夜,回衙休息为好。”
听她一说,叶灵苏也觉困倦,当下返回府衙,看过几张图样,恍恍惚惚,伏着桌案睡去。
朦胧间,忽听有人叫唤,揉眼一瞧,却是花眠。后者神气古怪,招手说:“快来!”转身便走。叶灵苏莫名其妙,随她上了城头,但见徐妃、朱高炽均已到了,望着远处一脸骇异。
叶灵苏定眼望去,风雪稍霁、天清气朗,耿军大营一望可见。许多士卒扛着锄头,正在营前掘土,挖出一个深坑,从中吊出大块寒冰,冰里模模糊糊,似有人影浮动。
叶灵苏的心猛地揪紧,寒风中面颊犹如火烧,眼前模模糊糊,耳边似有号哭传来。她疑心是梦,使尽揉一揉眼睛,定了定神,极目望去,营中空地上,冰块横七竖八,一行行,一排排,不少将士趴在冰前、放声号哭。
原来水攻之后,坑道里的官军不及退走,大多溺死冻毙,寒气进入坑道,竟将死者冻成了冰块。
叶灵苏呆呆望着冰尸,忽觉喉头发甜,脑子闷痛。她双手放开女墙,后退两步,吐出一口鲜血,倏尔脑子一空,失去了知觉。
不知过了多久,叶灵苏醒转过来,胸口闷痛如故,鼻间暖香萦绕,张眼四顾,却是燕王府里养病的宅院。花眠坐在床边,一脸焦急,见她醒转,长吐了一口气,嗔道:“灵苏,你要吓死我么?”
叶灵苏支撑坐起,只觉头痛欲裂,揉了揉,问道:“花姨,我怎么了?”
“你在城头昏过去了。”花眠说道,“你先前的伤还没好全,后又劳心伤神、以致风寒入侵,最妙不过躺卧数日,什么都别放在心上。”
“不成!”叶灵苏摇头,“打仗可不等人!”
花眠看她一眼,叹道:“还要打下去么?”
叶灵苏望着帐顶呆呆出神,忽地说道:“我也不知道,可是答应的事总要办到。”
花眠欲言又止,忽听脚步声响,徐妃引着宫娥进来,看见少女苏醒,喜不自胜,坐到床边,挽住她的手说:“天可怜见,你到底醒了。满城将士都盼着你主持大局,这一阵,官军损失极惨,营寨里死沉沉的,连烧火的烟气都没了。”
叶灵苏低头不语,眉间殊无喜悦,徐妃察言观色,说道:“叶指挥使,你若身子不适,不妨休息数日。”
叶灵苏沉默一会儿,抬头强笑:“不用了,习武之人,身子没那么娇嫩。”
花眠一边听了,知道她仍是放不下战事,不由皱起眉头、轻轻叹气。徐妃却眉花眼笑,说道:“敢情好,你再支撑两日,等到王爷回来一决胜负。”
叶灵苏犹豫一下,略微点头。徐妃站起来,捧来一个玉盅说道:“这一盅茯苓人参鸡,本是宫廷里的方子。本妃亲手调制,可以滋补元气。”
叶灵苏接过,品尝一口,鸡汤鲜美,可也冲不散心中的苦闷。
徐妃百事缠身,寒暄两句,便告辞出门,恰与乐之扬遇上。后者欠身行礼,徐妃慌忙扶住,笑道:“乐大人免礼,都指挥使的病还需你多费心。”
“娘娘放心。”乐之扬支吾答应。
他走到床边,花眠说道:“我还有事,先走一步。”不由分说,转身便出,留下叶、乐二人沉默相对。
过了半晌,叶灵苏幽幽地说道:“没想到……杀人竟是如此容易。”
乐之扬苦笑道:“不知者无过,那种死法,谁也没有料到!”
“不!”叶灵苏低头发愣,“若说没料到,不过自欺欺人。可是一旦临阵交锋,我的心里便只有胜负,至于善恶好坏,全都顾不得了。”
乐之扬沉默一时,徐徐说道:“义父常说,自古兵者为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圣人明知兵凶战危,仍要交兵打仗,何况你我凡夫俗子?”
叶灵苏微微地合上双眼,轻声说道:“乐之扬,我累了!”
“你好好歇息。”乐之扬说道,“守城的事交给我好了。”
“不为这个……”叶灵苏轻轻抚摸被褥上的纹绣,“我忙忙碌碌,可又不知为谁奔忙?尽力争胜,又不知为谁而战?杀人无算,换来的只是一场噩梦。方才睡梦里,我梦见那些人冻在冰里,望着我乞怜求饶,我想要砸破坚冰,救他们出来。可是来不及了,四周燃起了大火,连冰带人,就像蜡烛一样化掉了,冰里的人望着我,眼里满是责怪,怪我没有救他们出来……”
叶灵苏双手抱膝,将脸埋在膝间,双肩微微耸动。自从得知身世,乐之扬从未见她如此悲恸,心中说不出是何滋味,禁不住伸出手指,刚要碰到女子秀发,又如触到花刺,仓皇收了回来。
叶灵苏若有所觉,抬头看来,两人目光相接,乐之扬低头说道:“该疗伤了。”
叶灵苏怔了一下,无言地叹一口气,盘膝端坐,含胸拔背。乐之扬双手挥舞,叶灵苏的真气如丝如弦,随之跳动起来,酸麻轻重,八触齐来,阴阳交融,渐入玄妙境地。
疗完伤已是夜深。乐之扬走出王府,骑马返回工坊。叶灵苏病重,工坊群龙无首,一切赖他主持。乐之扬性子逍遥,不喜拘束,再见战争惨烈,越发意兴阑珊,若非心有所系,早已远走高飞,走马时心想:“朱微心软,见了白天的景象,不知作何感想?”
忽然一缕琴声悠悠飘来,乐之扬收起思绪,满心纳闷。战事紧急,城中百姓朝不保夕,早已断了管弦宴乐。可是再听数声,忽又怦然心跳,琴声律调精准,了无意趣,使人一听便觉厌倦。
乐之扬沉思一下,对随行的士卒说道:“我有事要办,你们先回去。”翻身下马,向琴声来出走去。
走了两百余步,到了一间民居前。乐之扬一纵身,越墙入内,定眼望去,果见水怜影坐在堂上,点了一盏青灯,正襟危坐,手抚琴弦,见了他喜上眉梢,冉冉起身,软语叫道:“霖弟……”
乐之扬对水怜影情愫复杂、更有几分警惕。这女子心肠阴狠、手段激烈,单以为人而论,乐之扬打心底里不愿承认这个姐姐,当下支吾道:“水姑娘,你还是叫我乐之扬好了。”
水怜影不胜失落,注视他时许,幽幽地说道:“你还是不肯认我?”
“八部之主现在何处?”乐之扬扯开话头。
水怜影冷笑一声,嘲讽道:“比起自家身世,你更关心别人?”
乐之扬不耐道:“云虚来了北平,要跟落先生一决生死。”
“云虚算什么?”水怜影侧身坐下,冷淡不屑,“城主真要杀他,他早就死了几百次了。”
乐之扬疑惑道:“落先生在哪儿?”
“他在燕山。”水怜影想到什么,星眸黯然,叹气道,“我来见你,也是为了他。”
乐之扬见她神色,心头一沉,忙问:“落先生怎么了?”
水怜影注目琴弦,喃喃说道:“前日傍晚,他突然召集八部、交代后事,说要做一件改天换地的大事,艰险之极,有死无生,故将城主提前传与万绳。大伙儿吃了一惊,争相问他详情,可是城主始终不说。”
乐之扬说道:“落先生夺天地之造化,世上还有什么事情能让他送命?”
“我也不知道!”水怜影轻轻摇头,注目乐之扬,“你或许知道!”
“我?”乐之扬一愣。
“城主渊深海默,崖岸自高,从不对人吐露心事,生平也没一个至交。八部之主和他虽有师徒名分,真正明白他的也没有一个。不过……”水怜影若有所思,“城主待你与他人不同,谈吐随意,不计长少,堪称隔代奇缘、忘年之交。师父和万师伯一度猜想你会加入西城、继承城主的衣钵。若说天下有人能改变城主的心意,恐怕也只有你乐之扬了。”
乐之扬沉吟道:“你要我说服先生不要以身涉险,放弃那一件攸关生死的大事!”
水怜影点头,乐之扬又问:“秋前辈派你来的?”
“不!”水怜影摇头,“我自己来的。”
乐之扬奇道:“令师知道么?”
“其他西城弟子,对城主敬仰如神,宁可伤心难过,也不敢拂逆他的意思。”水怜影冷笑一声,“我可不同,事在人为,我不可想眼睁睁看着。管它是成是败,总得试一试才行。”
乐之扬心烦意乱,梁思禽交代后事,恐与天劫相关。至于他口中的大事,乐之扬左思右想也猜测不透,不过联系之前的情形,必定与燕王造反有关。他对梁思禽景仰之深,不在八部之下,当即也不多想,慨然说道:“好!水姑娘,请带我去见先生!”
水怜影破颜而笑,望着乐之扬目光殷切。乐之扬明白她的心思,窘迫道:“水姑娘,事不宜迟,你换身衣裳,我们偷偷出城。”
水怜影叹一口气,怅然若失,她转身进屋,换了一身漆黑劲装,灯火摇曳间,越发肌肤胜雪、婀娜生姿。乐之扬望她模样,心头隐隐闪过朱微的倩影,关山遥隔,也不知她现在何处,想到这儿,莫名地惆怅起来。
趁了夜色,二人来到城头,避开守军。嗤、嗤两声细响,水怜影射出“孽因子”,深入砖块间隙,内力所至,刷刷刷长出两条长藤,宛如活蛇,飞也似的爬过墙头、一直垂往城下。
水怜影向乐之扬一笑,抓住长藤,飞身跳下。乐之扬暗暗称奇,也挽起长藤越过城头。
城墙高约六丈,那藤随生随长,竟似永无休止。直到离地一丈,水怜影才纵身跳下,她手一离开,长藤登时枯萎,噗,化为一团飞灰。乐之扬陡然失去依傍,慌忙翻身跳落。
水怜影仿佛一只黑燕,轻盈灵动,向前飞驰。乐之扬逍遥漫步,紧随其后。两人越过敌营,进入燕山,一路人烟渐少、峰峦起落,大雪纷纷扬扬,染得群山白头,放眼一望,林莽浩荡,仿若琼海玉湖。
兜兜转转,天亮时分,一座山峰拦住去路。山势陡峭,高出同侪,山下立着一方巨石,透过皑皑白雪,隐约可见“雾灵”二字。
“这是雾灵峰!”水怜影手指山顶,“也是燕山绝顶。”
乐之扬点头道:“天晴时,站在北平谯楼,有时也能看见。”
“似近而远!”水怜影说道,“不想走了半夜。”
两人边走边说,接近山根,忽听一声沉喝:“谁?”
“我!”水怜影停下回答。
林中沙沙有声,卜留钻了出来,满身泥土雪花,活似一只胖乎乎的土拨鼠。他盯着二人,诧异道:“水怜影,你的武功何时恢复的?刚才那一招‘灵鸦渡水’使得好俊。”
水怜影一路飞奔,并未掩饰轻功,卜留远远看见,几乎不敢相信。
“闲话少提!”水怜影冷冷说道,“识相的闪开,我带乐公子去见城主!”
卜留瞅一眼乐之扬,笑嘻嘻说道:“水师侄,你也知道,城主千叮万嘱,不许外人上山!”
水怜影道:“那我不客气了。”作势要上。
卜留向后一跳,喝道:“咄,好大胆子……啊哟……”他脚底一滑,忽然摔了一跤,面露苦相,揉着脚踝哀号,“妈呀,我扭了脚,哎哟,我的脚……”
卜留泽部之主,一身柔功惊世骇俗,哪儿会有扭脚的道理。乐之扬满心惊讶,待要慰问,水怜影扯他一下,急匆匆走向山峰。
乐之扬大惑不解,忽见卜留挤眉弄眼、连连努嘴,登时明白过来,对方托词扭脚,故意放行。
乐之扬点头示意,转身上山,跟着水怜影上了一条狭长鸟道,左侧傍山,右边悬空。才走数步,忽听上方声如响雷:“什么人?立刻留步,否则休怪我不客气。”
乐之扬举目望去,石穿站在数丈高处,手举一块巨石,作势向下掷出。乐之扬忙叫:“石兄,是我!乐之扬!”
石穿认出乐之扬,惊讶道:“啊,是你,哎呀……”突然身向后仰,巨石脱手,将他压了个正着。石穿发出连一串呻吟,“妈的,好沉,哎哟,站不起来了……哎哟哟……”
乐之扬哑然失笑,石穿神力千钧,岂是一块山石能够压住,《易经》有云:“山泽通气”,山泽二主果然串通一气,就连弄虚作假,也是一般的滑稽儿戏。
机会难得,两人趁机掠过鸟道,来到一方石坪。顶着漫天风雪,石坪上居然有人对弈,左面的是水部沐含冰,右面的是火部周烈,两人所用棋盘非木非石,而是一方硕大冰块,冰面溜光,刻画纵横,盘上并无黑白棋子,全用手指点画。沐含冰指尖落下,冰面圆溜溜凸出一块,算是白子,周烈向下一戳,冰面向内凹陷,算作黑子。吃子之时,沐含冰轻轻一点,凹子结冰填满,周烈随手一抹,凸子又会融化于无形。
乐之扬生平第一遭见人如此下棋,禁不住停下观战。那二人落子如飞,下了再抹,抹了又下,专注之甚,静如磐石,然而浑身大汗淋漓,化为氤氲白气,尽管飞雪漫天,二人身上却无一片积雪。
“这叫‘冰棋’!”水怜影说道,“西城之中,只有水火二部能下。”
乐之扬点头道:“这般下法,颇能淬炼内力。”
两人一问一答,目光不离棋盘。水火二主内力各有所长,论棋力,周烈略胜一筹,是以盘面占优。
“老沐!”周烈目不斜视,冷不丁说道,“大雪天的,怎么有麻雀儿叽叽喳喳。”
“胡说!”沐含冰正在长考,也不抬头,随口回答,“哪儿有麻雀儿,分明就是两只耗子!”
周烈道:“要是耗子,就该偷偷摸摸,哪儿有呆在一边聒噪的道理。”
他们阴阳怪气,明里贬损乐、水二人,暗里催促二人离开。
乐之扬又好气又好笑,拱手道:“二位好手段,待有闲暇,定要请教。”
两人不理不睬,周烈说道:“世道越来越坏了,耗子连人都不怕,嘀嘀咕咕,没完没了。”
“说的是。”沐含冰应和,“我耳根子都听起茧子啦。”
乐之扬没奈何,苦笑摇头,继续上山。山路越发陡峭,冰雪溜滑,无以落足,回头望去,群山低头,此峰独高,极远处,原野平荡如砥,北平城小如石子,官军大营恍若无数细小珠玑,项链一般环绕城池。
转过一道山梁,前方苍松横斜,拦住去路,松叶苍黑,经霜未凋,上有积雪,宛如白了头的昆仑奴。兰追白衣白发,手撑白伞,站在一根松枝上面,下临无尽悬崖,身子一上一下,脚底树枝随之起伏,仿佛随时都会折断。
山道狭窄,如要经过,非得通过兰追这一关。水怜影双眉一扬,挺身要上,乐之扬伸手拦住她道:“我来!”言下颇有关切之意,水怜影听得一愣,转眼望来,蓦地双眼一红,涌起莹莹泪光。
乐之扬知她会错了意,想要辩解,又怕越描越黑,索性懒得多说,轻轻一纵,跳上松枝,落下时枝干浑如铁铸,纹丝不动。兰追眼中惊讶,脱口赞道:“好轻功!”
乐之扬“蛊痘”在身,双腿精力无穷、收发自如,轻功之妙,隐隐然超越风部之主,当下拱手笑道:“兰先生,小可并无它意,只想求见梁城主,拥炉烹雪,闲谈叙旧。”
兰追细长的眉毛轻轻皱起,俊眼里闪过一丝怅然,叹道:“乐先生见谅,兰某奉命镇守此间,职责所系,不敢怠慢!先生若能让我离开此树,兰某自然退让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