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其他人,那就不好说了。
不过有一点顾非臣可以保证,那就是是真的有外人在对付裴家。虽然裴否杨是在用这个当借口推卸责任,但也是真的让他给歪打正着了。
这一点顾非臣也是通过原文分析出来的。
书里没有写到底是谁在搞裴家,裴家的内乱只是从事后不同人的视角里,展开的一些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回忆,基本不客观,也一点不理智。一言以蔽之,那就是裴家在诸多豪门斗争中是最为血腥的一个,各种什么暗杀啊、绑架的轮番上演,人均法外狂徒。
当然,每一个裴家人也好像都没什么好下场。
被裴不应收养的顾临临是最先死去的,他的死虽然在当下没有掀起什么波澜,就像是一滴水融入了水中,却是多米诺骨牌的最开始,揭开了内乱的序幕。被网暴逼到自杀的裴不应,被伪装成自杀、实则是暗杀的二房中的一个私生子,然后是裴否杨,裴否言,裴不若……
裴否初没有死,也只是因为尼斯的哥哥谢佛出了手。他们后面也就成为了针对大反派顾非臣的一份力量。
总之,原文里,整个裴家几乎就只有大反派顾非臣活了下来。
他以一种非常简单粗暴的方式,对整个裴家进行了血洗。虽然他赢了,但裴氏集团也损失惨重,给未来的分崩离析埋下了极大的隐患。
顾非臣把自己活成了一个孤家寡人,并且看起来好像恨极了每一个裴家人。
当然,这是很符合古早小说里心狠手辣的大反派形象的,他连对自己的家人都这么狠,更何况其他人。
所以他死时才会那么大快人心,尤其是在揭开了,他害死的第一个人其实是他的亲生儿子时,更是让读者直呼因果报应,爽了爽了。
只是小说里的反派做坏事不需要动机,现实里需要。
顾非臣并没有想要杀死裴家全家的心,裴家的整个发展,理论上也就不应该一样了。但神奇的就是,顾非臣不搞事了,裴否杨开始了。虽然裴否杨搞得很低端,但也看得出来,幕后确实是有这么一个人的,一直在希望裴家能够分崩离析,内乱不断的。
这次裴否杨的事说白了也是这个目的。
不是真的指望傻逼裴否杨能做出什么,而是通过这么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来引起裴老爷子对身边人的警觉。
至少此时此刻,裴老爷子就是连李太太都在怀疑的,不是吗?
甚至裴家的其他人心里也肯定多多少少对其他人有了警觉,好比裴不若来找顾非臣商量时,举得一个又一个的例子。而有些事情就如疑邻盗斧,你越怀疑,就越会觉得对方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