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好衣裳便去了暖阁。
把那信儿展开,里头只有四字,“勿念、保重。”
那就等着他回来吧。
一晃三日过去,卫姮便开始在兴庆府走动。
虽说是大雪天,还是有不少铺子开门营生,卫姮走访最多的是药材铺子、皮草铺子、宝石铺子。
尤其是宝石铺子,相当一套翡翠头面,一套粉玉头面,还有几颗鸽子蛋大小的红宝石。
翡翠头面留给了七伯母,粉玉头面给堂姐姐添妆,红宝石则留了丹华郡主。
这可比上京少了至少一半银子。
给银票时卫姮是其为爽快。
药材铺子、皮草铺子则是走访了几日后,与兴庆府最大的商家有了来往。
又在商家的介绍里,去了一家专制玉器名“碾玉作”的民间玉作坊,经过几日摸盘、走访,卫姮方知兴庆府是大邺唯一可民间制玉的地方。
一是靠着契人通商。
二是兴庆府山脉内产玉。
产自兴庆府的原玉皆是朝廷开采过后,余剩的交与民间商坊,民间商坊以赋税得到矿洞,再进行开采。
运气好,能从矿洞里挖出品相极佳的好玉。
“姑娘,此行一共带了二万银票,如今还差二千银票,余五百银为回上京盘缠,尚余一千五银采办。”
算盘里,碧竹速度将十日里的开销一一核出来。
“织坊里的三万件棉衣也应快到了,届时,兴庆府内所采办的药材、玉料、玉器、皮草随马行送回上京。”
路引已办好,所有采办货物登记在册,清点入库,只等着马行赶来兴庆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