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嫁人,母亲说了,日后求二婶婶替她寻一富户,无需大富大贵,吃穿不愁便成。
她嫁妆少,吃也得少呢。
卫姮是知道姐妹们的性子,面色和悦同她们解释,“不必姐姐、妹妹抛头露面营商,只需姐姐、妹妹坐镇绣坊便成,帮着我做些美轮美奂的绣活,吸引各府的夫人、太太、小姐们便成。”
“以姐姐、妹妹的手艺,只要绣样摆出来,必定受人追捧,一掷千金。回头我再雇些贫苦、落难的姑娘们,再经你们指点,既为绣坊赚了银钱,也让她们有容身之地、生存之本。”
宜姐儿率先心动。
只要她做绣活,不必露面,那完全可以啊。
诚如姮妹妹所说,世人皆离不开黄白俗物,她到了婆家若有自己的生财之道,手里有银子进项,确实更能挺直腰杆子。
须知靠人不如靠己。
“母亲,我想同姮姐姐一起经营绣坊。”
不是询问,而是直接说出决定。
谢氏自然是同意,姮姐儿是个心有大善的姑娘,扶持族中姐妹的同时,还不忘怜悯众生。
很好。
“你的事,你做主便成。怡姐儿这处,我来做主了。”谢氏看摇摆不定的怡姐儿,她知道怡姐儿为何会踌躇,无外乎是顾忌困在渠县的卢氏。
“怡姐儿。。。。。。”
略有些紧张的怡姐儿诶声应着,手指暗里搅紧绢子,搅到指尖微微泛白。
“既是你姮姐姐相邀,绣坊又离不开你,你便一道加入,回头赚了银子,也好孝敬你姨娘,让她享享清福。”
最后一点,是怡姐儿最没有办法拒绝。
她最大的念想便是想让疼爱她的姨娘能享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