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晌后,杨尧放在了手里的鉴定工具,叹道:“小成啊,你小子这捡漏运真是绝了,这种百万级别的大漏就这么让你白捡道了,我要是年轻个几十岁,怕都得嫉妒你嫉妒得眼睛发红。”
姜成脸上露出惊喜:“真品?”
“真品无疑。”杨尧小心地将朱砂砚放回防护盒子中,又道:“你看着款识,这应该是出自乾隆皇帝创立的仿古作这一部门,这是个部门是制作清朝皇宫殿内装饰的重要部门。”
“乾隆皇帝这个人极爱仿古物件,在他的三希堂内,几乎所有的装饰物件都是仿古物件,你可见乾隆皇帝对仿古物件之钟爱,而且他还不是单纯仿古,而是喜欢仿古和创新的集合体,就像你这件朱砂砚,不仅有着清朝以前的古风古韵,也有清朝当时的流行因素在其中,这是非常珍贵的一点。”
姜成认真听着,也在记忆着这些左眼给出的信息中所并没有的知识点。
等到杨尧说得差不多后,姜成才问出了关键的问题:“杨老,您给个估价?”
杨尧稍稍思索了下,应道:“一百三十万到一百五十万吧,砚台收藏还算是热门的,也不愁出手的事情。”
这个估价算是超过姜成的预期了,他高兴笑着:“杨老,还得麻烦您帮忙介绍一下买家,到时候真出手了,按规矩给您分成。”
“哈哈,行。”杨尧直接应了,也没说不要分成之类的话。
他投资姜成归投资,但行内的规矩也是规矩。
偶尔一两次可以不按规矩来,但不能一直如此。
随后,杨尧泡了茶,和姜成喝着聊起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