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1 / 2)

皇兄何故造反? 月麒麟 1367 字 11个月前
🎁美女直播

这条后路,是万万留不得的。

要知道,这满殿当中,最应该反对南迁的人,就是孙太后!

只可惜,她没有金英看得清楚,直到现在都没有明白过来。

这一点若不说清楚,恐怕孙太后心中始终难以下定决心,死守京师。

“臣情知此时此刻,我京师上下必人心惶惶,然方才诸位大人皆有言,京师重地,不可弃之,亦能守之。”

“此全赖我朝廷上下,同仇敌忾之故,若南迁之议一起,京城内外难以同心竭力,百姓惶惶,各地官军亦必不效死力。”

“到时,纵然我等有死守之心,亦恐有反复,若因上下各怀心思,致京城倘有不谐,则纵然南迁,亦必如两宋之事,惟圣母万虑之。”

朱祁钰说得比较委婉,但是其实意思就是说。

如果上下一心,死命固守,大概率是能守得住的。

但是如果人心不定,左右摇摆,那么说不准,就会出什么意外。

到时候靖康之事殷鉴在前,您老人家悠着点。

孙太后不是傻子,朱祁钰的话她当然听明白了。

正是明白过来,心中才耸然一惊,额头上冒出丝丝冷汗,将目光投向了最开始反对南迁的金英。

她此刻才明白,她刚刚险些犯了一个多大的错误

金英见此情况,便明白太后已经想清楚了,低声道。

“太后娘娘,如今局面,已是危若累卵,皇爷已陷落虏贼之手,若京师再失守,则社稷倾颓之祸,必加于皇爷一身!”

“南迁之事,断不可为!”

是了,这才是徐珵刚一提出,金英便如此激烈反对的原因所在。

也是进殿之后,大臣们一直想提,却不敢多说的话。

土木之变,究竟该如何定性!

诚然,大军倾覆,勋戚大臣死伤殆尽,甚至就连天子都被虏贼俘获,这等情况,已然是糟糕到不能再糟糕的。

但是,这也要分和什么情况来对比的。

若是和历任先皇屡屡出征,威震四方的功绩相对比,这等情况堪称奇耻大辱。

但是若是要亡国倾覆之祸比起来,这些都不算什么了。

京城守得住,土木之变就只是一场败仗而已!

哪怕这场败仗,大明付出的代价无比沉重,它也就是一场败仗而已。

但是若是京城失守,被迫南迁,那么必然会导致关内烽烟四起,有亡国之祸。

最好的情况,也是和南宋一般偏安一隅。

到时候在场的所有的每一个人。

有一个算一个,都将被史书落上罪臣之名。

首当其冲的,便是执意亲征,结果却大败未归的正统天子。

也是孙太后唯一的亲儿子,朱祁镇!

亡国之君的名头,谁能担得起?

议立太子

孙太后坐在殿上,冷汗不住地从额头上渗出来,隐在袖袍之下的玉手,早已经攥出了一道深深的印痕。

金英的话,让她真正的意识到。

自己现在面临的,究竟是多么严重的局面。

亡国之君?

这四个字单单在心中一出现,便让她头晕目眩,几乎要瘫倒当场。

深深的提起一口气,勉强定住心神,孙太后开口道。

“此事不必再议,如于谦所言,此等危急时刻,谁敢再言南迁者,斩!”

因着此事太过严重,就连孙太后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她说这两句话的时候,声音都是颤抖着的。

朱祁钰松了口气。

他知道,孙太后已经认识到了事情的严重程度。

于是率先起身开口道。

“臣谨遵圣母之命,自今日起,敢言南迁者,斩!”

底下诸位大臣,也起身随声附和道。

“太后英明。”

当然,这些人当中,除了一个人。

那就是徐珵。

金英的低语他自然没有听到。

但是看到孙太后急转直下的态度。

再仔细品了品刚刚郕王一番话中隐含的意思。

徐珵的脑子里全都是两个字。

完了!

这下不仅将满朝武都得罪了,就连宫中的太后娘娘,恐怕也不会对他有什么好感了。

毕竟,他险些便在无意间,为天子按上了一个谁也担不起的大罪。

一时之间,徐珵只觉得自己前途尽丧。

无比后悔自己为什么要多嘴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