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就是不择手段了?伪造都开始整上了。
这份文书,现在被认定是假的,这还好说,朝臣们真正担心的是,万一天子在对方的胁迫下,写一份真的回来,那又该怎么办?
到时候大明上下可真是要抓瞎了!
但是这一时之间,又没有什么太好的法子。
毕竟那是天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伦理纲常同样是维系天下安宁的根本。
要说从明面上悖逆天子,哪怕是为了社稷江山,也必然免不了要引起一番动荡。
别的不说,当初建文皇帝倒行逆施,屠戮宗室,太宗皇帝奉天靖难,打的可不就是为天下万民清君侧的旗号,但是到最后,还是被当时的士林斥为反贼。
这次的事情,没有传扬开来还好,万一下回瓦剌学聪明了,跟上回一样,让皇帝召见守将亲自转交,再四处将消息散播出去。
那朝廷可就真的坐蜡了!
一干群臣拧着眉头,一时之间只感觉愁绪纷纷。
另一头,胡濙领了命退回原位,朱祁钰接下来的动作,却引起了所有的注意。
只见这位郕王殿下起身,从桌案后转出来,走到群臣的面前站定,转过身面朝着同样惊讶不已的孙太后,一掀衣袍,拜倒在地,道。
“圣母容禀,臣身为监国亲王,受朝廷重托,总摄百官,处理国政,虽已尽心尽力,夙兴夜寐,然终是威望不足,能力有欠,未能慑服群臣,安顺朝局,以致于今日朝会之上,群臣大打出手,锤杀朝廷命官,令朝廷威严尽失。”
这,这又是什么操作?
群臣一阵愣神,这些日子和朱祁钰交往多些的大臣,例如于谦,陈镒等人,心头猛然涌起一阵浓重的不安。
果不其然,只见朱祁钰低头叩首,面色沉重,道。
“酿成此祸,臣自感羞惭无比,难当大任,恳请圣母免去臣监国之责,以谢朝堂。”
一出好戏
孙太后坐在上首,目光复杂地盯着朱祁钰。
她的确没有想到,朱祁钰会在这个时候请辞,而且是以朝会打乱,无力统御群臣为由。
这个理由够吗?当然是够的!
身为监国亲王,却闹出了朝会之上锤杀朝廷命官的事件,朱祁钰的确是要负起责任的。
甚至于,孙太后若是真的就此同意,也并非说不过去。
让她想不明白的是,朱祁钰为什么要这么做?
孙太后几乎可以断定,大朝会上的廷臣厮打,就算不是朱祁钰一手谋划,至少也是他在暗中推动。
然而他苦心筹谋了这么久,难不成就是为了请辞监国之权?
孙太后又不是傻子,当然不会如此天真。
要是这么简单就能罢去郕王的权柄,她在后宫还费那番工夫作甚?
一双娥眉微微蹙起,孙太后心中疑惑不已。
事实上,孙太后这头想不明白,朝臣这边也是一头雾水。
他们倒是记得,郕王殿下刚进来的时候,说过要商议两件事情,一件是军报之事,一件是大朝会之事。
当时他们还奇怪,大朝会如今已经结束,还能有什么事情。
却不曾想,是这般商议法……
因而一时之间,群臣也没有反应过来。
到最后,还是孙太后最先醒过神来,虽然想不明白,但是到手的机会,她正愁怎么钳制郕王日渐势大的威望,这边自己就送上门来了,她怎么会轻易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