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2 / 2)

皇兄何故造反? 月麒麟 1379 字 11个月前
🎁美女直播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大同虽然被称为“北方锁钥”,但是更多的是因特殊的地理位置而被重视,实际上所统辖的边境线并不算特别长。

它的意义更多的在于,只要有大同城在,便可时时监控蒙古各部的动向。

因此,大同是依仗坚城高墙,和周围的隘口相互呼应。

辽东和宣府则不同。

宣府和大同一样,地处险要。

谓之南屏京师,后控沙漠,左扼居庸之险,右拥云中之固。

但是不同的是,宣府所辖边境线很长,东至居庸关,西至西洋河,长达一千余里的边墙,皆属宣府管控范围。

辽东亦是如此。

虽然从地理位置上,辽东镇比不上宣府和大同,但是下辖辽东边墙,东至凤凰城,西至山海关,足有近两千里。

若非地势复杂,蒙古大军难以大举入侵,辽东的兵力甚至会多过宣府。

此次也先分四路大军攻明,只有攻大同一路为主力,攻辽东的脱脱不花,名为进攻,实为劫掠。

因此双方并没有特别大规模的交战,辽东的兵力储备,也还相对充足。

王文点了点头,道。

“既然如此,请曹总兵调兵一万,即刻前往宣府,听候宣府总兵杨洪调遣。”

“什么?”

“不行!”

话音落下,两道声音同时响起,前者是曹义,后者是王翱。

厅中陷入短暂的寂静当中,旋即,王翱开口道。

“钦差大人,辽东镇虽不比宣府大同紧要,但也是边境重镇,何况虏酋脱脱不花,如今带兵万余,在外虎视眈眈。”

“并非我等不愿支援宣府,而是一旦辽东有失,脱脱不花和也先两路大军东西并进,则我京师危矣。”

曹义在一旁没有说话,但是表情明显亦不赞成。

王文沉吟片刻,深吸了一口气。

他知道,挑战从此刻才刚刚开始!

再次反手将手中旗牌拿出,王文开口道。

“此议,已得圣命准许,脱脱不花大军自有本官应付,若辽东有失,本官,自裁谢罪。”

一个不留

宣府,在大明的边防线当中,处于最重要的地位。

没有之一。

理所当然的,镇守宣府的武将,也是在大明的顶级武将。

杨洪,少年为将,屡有战功。

建文四年,杨洪的父亲杨璟死于靖难,他承继父职,为边境区区一百户,往边境戍守。

大明沿边各镇,如他一般的百户,数以千计。

将星不会被埋没,杨洪没有赶上那场浩大的靖难,但是却仍旧有幸追随太宗皇帝,屡征漠北。

自永乐元年起,杨洪辗转开平,独石,赤城等无数关隘,大明的边境线上,他皆走过一遭。

从二十二岁袭职起,整整四十六年,杨洪没有离开边境一步。

镇守宣府为总兵官,威名远播,被漠北各部呼为“杨王”。

就在也先大军肆无忌惮的越过边境,怀着勃勃野心直扑京师的同时。

这位已经六十八岁高龄的大将,也同时对瓦剌,伸出了自己久违的獠牙。

宣府高高的城墙上,傍晚夕阳的余辉下,杨洪宛如青松,遥望着远处黑点一样的瓦剌大营。

少顷,一阵盔甲碰撞的金属声响起,一名看起来二十七八的青年将领来到他的身边,单膝跪地,道。

“总兵大人,前番探子来报,就在昨夜,阿剌知院暗中带着四千人马,前往了龙门城,如今瓦剌大营当中,仅存不足四千人马。”

“据打探到的消息,是因为前番我几处关隘派出的官军劫掠,导致阿剌知院的后勤压力增大,因此才趁夜前往龙门,打算以劫掠补充军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