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先举兵进攻大明京城,留下伯都王带着一万大军,在大同城外扎营,守着大同城里的郭登,防止他冒险出兵支援京城或者偷袭阳和。
伯都王是一个很谨慎的人。
他早早的就打探的很清楚,大同城内现在只有八千左右的人马。
就凭这些兵力,他笃定郭登肯定不敢出兵。
毕竟相对于其他地方,大同才是大明边境的根本重镇。
事实也的确如此,这些日子以来,大同一直很平静,平静到伯都王有时候都觉得,哥哥是多虑了。
根据他得到的军报,哥哥在前方并不顺利。
要是加上自己手中的这一万人马,不至于在一个区区的倒马关被阻拦七日之久。
然而今天,伯都王却异常的烦躁。
他隐约觉得,有事情要发生。
黎明的光芒渐渐降临,伯都王本就几近于一夜未眠,此刻心有所感,立刻掀开大帐,朝阳和口的方向看去。
远处,火光冲天!
“坏了,集结大军!”
伯都王愤怒的声音回荡在整个大帐当中,立刻就有随从下去,还没片刻,嘹亮的号角声同样响起。
就在这个时候,外头慌慌张张的跑进来两个守夜的瓦剌兵,伏在地上,道。
“大人,郭……郭登打过来了!”
“混蛋,怎么可能,大股骑兵怎么可能这么安静!”
伯都王心烦意乱,一脚踢开报信的瓦剌兵。
自己则急匆匆的奔到营门处。
然后,他明白了!
郭登骑在马上,他身后是整齐队列的步兵,乌乌泱泱,一眼望不到头。
伯都王扫了一眼,心都快凉了。
这个规模,至少有一万人以上。
他们全幅盔甲,列阵在营门外大约千步之外,丝毫没有要进攻的样子。
远处,阳和口的方向,升起淡淡的,大火熄灭的黑烟,扶摇直上,也让伯都王的心跌到了谷底……
阴沉着脸色,伯都王怒吼一声,喊道。
“集结大军,出营!”
大喜大忧
京城,武英殿。
成敬急匆匆的走进来,拱手道。
“皇爷,于尚书来了,有紧急军情。”
“召!”
朱祁钰面色看着平静,但是实际上心里也十分紧张。
算算时日,杨信和范广应该都动手了,边境几番冒险,煞费苦心的辗转腾挪,如今,终于到了要收网的时候了。
然而即便是他已有把握,也还是忍不住手心有些出汗。
于谦一如既往的大步走进武英殿,只是面容上有遮不住的喜色,在殿中刚一站稳,匆匆行了一礼,便道。
“陛下,大同军报,宣府杨信率军五千,大同范广率军六千,分别从东西两处进攻阳和口,如今已夺回阳和,在城中俘获军马千匹,粮草数百辆。”
“此战歼敌三千,贼虏孛罗率两千残兵,仓皇逃奔至草原深处。”
“同一时间,大同守将郭登率军一万五千人,与伯都王大战,此战我军损失人马五千,歼敌三千,伯都王负伤而逃。”
朱祁钰从御座上霍然而起,同样喜形于色,连声道。
“好,好,好!”
从成敬手中拿过于谦刚刚呈上来的详细军报,朱祁钰长长舒了口气,待将军报细细的看完,他激动的心绪也渐渐平复下来。
将军报搁在桌案上,朱祁钰目光灼灼,道。
“于尚书,按照军报所说,孛罗和伯都王都率军逃回草原了?”
于谦点了点头,虽然早已经知晓了消息,但是直到现在,他还是有一种不真实感。
明明最开始的时候,京师一片危急,他殚精竭虑,想的也只是如何保住京师。
现如今,也先大军被拒在紫荆关外,对辽东和宣府虎视眈眈的脱脱不花和阿剌知院纷纷退去,作为也先后勤转运中枢的阳和口被夺回,驻守在大同城外的伯都王负伤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