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屋中来回走了两步,陈循道。
“如今外朝部院,以吏部,户部,都察院三者为尊,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次之。”
“以老夫猜测,按照天子的打算,内阁之后在朝中的地位,应当高于其他各部院,但是比之吏部,户部,都察院,都要稍次之。”
“首辅之位,亦是如此,虽可媲美七卿,但当位居吏部,户部,都察院长官之下。”
“其他辅臣,包括次辅在内,虽有尚书加衔,但是实权不大,在朝中的影响力,大约可比诸吏部,户部侍郎或外放巡抚的右都御史。”
“但是,首辅若想凭内阁之力权压六部,则决计不可能。”
“并且,按咱们这位陛下的性子,也绝不是一时之计,而是会想法子,彻底将这种局面固定下来。”
高谷拧着眉头,显然在思索这些话是否可信。
朝廷当中,再坏的局面都不怕,最怕的是看不清楚局面,做出错误的判断。
就像今天一样,要不是他们错误估计了天子的想法,也不至于如此被动。
内阁在天子的心中,到底是个什么份量,这件事情,涉及到他们之后该往那个大方向努力,自然是要慎之又慎。
片刻之后,高谷谨慎的道。
“德遵兄,事关重大,我非不信你,只不过,这毕竟只是猜测之言,今日之事,教训惨痛,若我等再有错判,只怕难有翻身余地。”
陈循显然已经料到,高谷会如此询问,他脸上浮起一丝笑意,开口道。
“世用所虑不错,这毕竟是老夫的猜测之言,不过想要验证,却也不难,只是,需要世用你上一道奏疏。”
高谷眼中浮起一丝难以察觉的警惕,开口问道:“什么奏本?”
陈循却未在意高谷的小小异常,他深吸了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挣扎,走到高谷的身边,低声说了两句。
高谷听完之后,顿时瞪大了眼睛。
“这,德遵兄,陛下真的会同意吗?”
陈循一脸老神在在,道:“你且放心,只要老夫猜测不错,那陛下对于此事,只会乐见其成。”
高谷显见然也十分犹豫,不过,陈循的态度十分坚定,他最终也的只得点了点头,道。
“既然如此,那老夫就再陪德遵兄,冒上一次险。”
廷推阁臣(上)
翌日,下了早朝。
成敬又捧着一摞奏疏,来到了乾清宫,放到朱祁钰的面前,道。
“陛下,内阁的高阁老有本,内臣已经放在最上头了。”
朱祁钰微微有些诧异。
按理来说,诏旨应该已经送到了内阁,罢去翰林学士之职,这个惩罚已经算是很重了。
他本以为,陈循和高谷会安生一段时间,不想这才第二日,就又折腾起来了?
拿过奏疏细细的看了起来。
片刻之后,朱祁钰合上奏疏,摸了摸下巴,脸上浮起一丝玩味的笑容,问道。
“这奏本上头没有票拟,是高谷直接呈上来的?”
成敬答道:“回皇爷,不是。”
“这本奏疏,高阁老照规矩先送了通政司,不过,因为这奏疏是高阁老上的,内容涉及到陈阁老,所以他们都不适合票拟。”
“首辅大人说,事关重大,又涉及内阁,他不敢擅专,所以并未票拟,直接呈送到了御前。”
朝廷政务处理是有一套自己的程序的。
一般来说,朝臣言事上疏,除了密奏之外,都要统一先送到通政司。
然后由通政司判断事情的紧急重大程度,依次呈送御前,由天子御批之后。
不管是被准奏还是被驳回,奏疏都会送回通政司,再下发到上奏之人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