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卿不必责怪简斋先生,他的所作所为,皆是朕的意思,此事,朕事前曾知会过于谦,他也并无异议。”
“当时战事胶着,脱脱不花是唯一的突破口,想要让他退兵,必须要有足够的利益,这一点,沈卿应该明白。”
也先起四路大军攻明,目的就是为了牵制各处的边军,不能及时支援,他才敢放心大胆的长驱直入。
脱脱不花一撤,大同,宣府,辽东的对峙之势崩塌,那么这种牵制的形势,就反过来成为了也先的软肋。
他留在大同城外的伯都王大军,被大同郭登死死拖住,辽东驻军驰援宣府,便让宣府有余力配合范广,遣军夜攻阳和关。
截断阳和到白羊口的补给线,将也先围困在边防之内,一举歼灭。
这就是当初制定的全部作战计划。
虽然最后因为赛刊王的突袭,白羊口失守,让也先逃回了草原,但是整体来说,这场作战计划是成功的。
这其中最关键的一环,就是在辽东空虚的情况下,说服脱脱不花撤军。
谈判的本质是利益交换。
尽管王文通过种种手段,成功让脱脱不花和也先之间的信任彻底破裂,但是单凭这个,只能让脱脱不花有愿意谈判的意向。
真正要他撤军,不拿出实实在在的利益,是绝没有可能的。
互市,是能够打动他的最大筹码,也几乎是唯一的筹码。
没有脱脱不花的撤军,也就没有大明在紫荆关的大胜。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打赢这场战争,要付出的必要的代价。
如今战事已经结束,朱祁钰也就不再继续保密,将当初的整个过程,都对沈翼说了一遍。
听完之后,沈尚书也是神色复杂,也终于明白了,天子为何对于王文如此偏爱。
这已经不是在拿身家性命去赌了,而是拿着生前身后名去赌了。
天子既然要开放互市,那么和脱脱不花的谈判内容,迟早要公之于众。
虽然这件事情是天子的手笔。
但是,圣天子是不会错的。
那么作为未经朝廷许可,擅自承诺开放互市的王文,无论出于何种缘由,都将会承受最猛烈的朝议弹劾。
不过让沈翼感觉到安慰一些的是,天子既然说了,此事于谦知晓,说明他并不反对此事。
如此一来,王文,于谦,加上自己,让互市通过朝议,还是有不小的把握的。
不错,话说到这个份上,沈翼已经自动的摆正了自己的立场。
边境要修缮,工部要修渠,明年若有灾情,还要赈灾,宫里据说也要整修宫室。
事事处处都要银子,国库是支撑不住的。
很明显,天子给户部指的路子,就是开放互市,找到一条新的财源。
他沈翼如果不想跟天子对着干,那么协助天子,成功让互市通过朝议,就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不然的话,今天他帮着群臣抵制互市,明天因为没银子耽误了边境修缮或是工部修河,导致百姓受灾。
那帮御史们照样会一道奏本,弹劾他尸位素餐。
到时候他连天子也得罪了,就只有滚回老家致仕的份了。
这一点,沈尚书还是拎得清的。
想通了这些,沈尚书的脸色忽然变得有点奇怪。
回想起这些日子发生的种种,天子这么可劲儿的花钱,上下的折腾,而且还狠狠的在都察院面前,给户部撑了一回腰。
不会是,早就在盘算着这个吧?
毕竟,朝廷要开互市,最绕不开的就是户部。
要不是天子这么折腾,沈尚书手头不至于这么紧。
扪心自问,要不是国库吃紧到这种程度,沈尚书恐怕真的未必就能下的了这个决心,跟着天子一起冒险,去对抗满朝的物议。
被沈翼这么若有所思的盯着,朱祁钰的神情也有些不自然,温言道。
“沈卿是朝廷的大司徒,自然应该明白,节流不如开源,互市一开,朝廷的财政自然能够松散许多,这是解决国库不足的根本之策,比沈卿四处削减各处的预算用度,要有用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