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1 / 2)

皇兄何故造反? 月麒麟 1406 字 11个月前
🎁美女直播

“土木之役后,太上皇北狩,陛下大病未愈,身负病体,操劳国事,屡遣使团欲迎回上皇,天家情谊可见一斑。”

“如今朝野上下,虽盼上皇南归,但也先狡诈不堪,屡屡索求,得寸进尺,陛下顾念大局,忍兄弟分离之苦,只为社稷安稳。”

“如今,你却借题发挥,如此大放厥词,污蔑陛下,是何居心?”

王文长得本就令人畏惧,又有天官身份加持,此刻须发皆张,一步一问,气势赫然,令群臣都不由得嘘声不言。

然而,薛瑄却丝毫不惧,开口道。

“天官大人扣帽子的功夫,倒是依旧不减当年,老夫何时对陛下有僭越之词?”

“陛下圣明英断,朝野共知,然而天下万民,却非人人皆能读书明理,小民百姓无学无识,善听流言。”

“镇南王一案,固然和陛下毫无干系,但是案情公布之后,难免流言四起,令不明天家内情者,妄议陛下。”

“老夫秉持公心,谏陛下迎回上皇,有何不妥,倒是天官大人,将寻常朝议上升到污蔑陛下,难道是心怀陈年旧怨,欲陷薛某于不忠不义不成?”

登闻鼓响

文华殿中。

两个绯袍老头相互对视着,谁也不肯让着谁,说话之间都甚不客气。

事实上,王文和薛瑄两个人,也的确是有仇的。

当初,王振势大,其侄王山想要强娶一个锦衣卫校尉的妾室,结果遭到正室的阻拦,于是,王山便设计陷害那正室,说她毒杀丈夫。

案子送到了大理寺,时任大理寺丞的薛瑄察觉不对,于是上奏要求复查,同时,还串联了一帮御史,弹劾都察院监察御史失职。

结果没想到,王山早就勾结锦衣卫,将一应证据全都销毁。

到最后,不仅案子被翻过来,薛瑄自己也被搭了进去,王振翻过来指使人弹劾薛瑄收受贿赂,替罪囚脱罪。

于是,薛瑄被下狱,并且按照程序进行了廷鞠。

因为当时大理寺卿一职空缺,左都御史外出巡查,所以由右都御史王文负责主持。

可没曾想,廷鞠刚一开始,王文还没开口,薛瑄就破口大骂,说王文攀附王振,身为右都御史,审理涉及御史的案子,监守自盗。

给王文气的,差点没一拳头打死这个老头。

当时,锦衣卫销毁了一切证据,又伪造了薛瑄的一个属下受贿的证据,因此,廷鞠理所当然的什么都没审出来。

最后,在王振的唆使下,正统皇帝要治薛瑄受贿为罪囚脱罪的死罪,最终在众大臣的立劝之下,才改为了罢职,直到土木之役后,他才被官复原职。

因此,两个人可谓结怨已久。

王文觉得这个老货口不择言,又臭又硬,薛瑄觉得王文毫无气节,攀附权宦。

加上薛瑄差点真的被弄死,两个人的梁子自然是越结越大。

这也是薛瑄为什么嘲讽王文越来越会扣帽子的原因。

但是,平心而论,当年的那桩事情,王文其实是自责的。

当时,他虽然有心相救薛瑄,但是奈何廷鞠之上,没有切实的证据证明薛瑄的清白,加上他一气之下,就如实上禀,差点害得薛瑄被杀。

因此,薛瑄一提当年的事情,王文的气势便弱了三分,一时间被噎的说不出话来。

见此情景,朱祁钰叹了口气,他的确是把这茬给忘了。

满朝上下,王文谁都不怕,但是唯独这个薛瑄,王文对他心中有愧,说不了三两句就落下下风,也是正常。

不过,他倒也不着急,因为这场朝会,他原也没指着王文能够力排众议。

他安排王文做这个吏部尚书,可还有用得着他的地方,不能在这个时候变成满朝皆敌。

抬头看了一眼已经大亮的天色,朱祁钰的嘴角浮起一丝笑意。

算算时间,也该差不多了……

“咚!”

“咚!”

“咚!”

沉重的鼓声蓦然响起,从远远的宫门外传入殿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