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1 / 2)

皇兄何故造反? 月麒麟 1384 字 11个月前
🎁美女直播

将目光从锦衣卫的身上挪开,群臣的注意力重新集中在了使团案件的本身。

作为协审官员之一,这个时候,大理寺卿杜宁出言道。

“卢指挥使方才所言,如若属实,那么擅抓使团之事,便可揭过,但是老夫有两点疑问,请卢指挥使解惑。”

“其一,使团谈判过程当中,如何泄露的边境军情,为何要泄露军情,是主动泄露,还是无意间被套了话,其中细节,不知卢指挥使可曾查明。”

“其二,泄露军情之罪,虽然重大,但并不是需要保密之事,涉及朝廷大员,举朝关注,无论最终查明是真是假,都该公布审讯情况与调查进度,锦衣卫缘何迟迟不肯公布案情?”

说到底,这才是朝廷众多大臣,对于锦衣卫怨气满满的原因。

使团当中有文臣的二品大员,也有清流风宪,还有五军都督府的重臣。

这样重量级的阵容,锦衣卫一言不发,直接就把人抓了也就算了,只要锦衣卫能够拿出足够的理由就行。

毕竟,老大人们也没有不讲理到,说二品大员即便犯了罪也不能抓的程度。

但是你人都抓了,连个说法都不给。

群臣一本本的奏疏询问,弹劾,锦衣卫都置若罔闻,这种无视的态度,让老大人感到很不舒服。

当然,听起来更有道理的说法是。

对于这等大员,锦衣卫不公布任何理由就擅自抓捕,对于廷臣询问,全无顾及,以后朝廷岂非人人自危?

于是,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卢忠的身上。

但是这一回,这位指挥使大人却有些犹豫,迟疑着将目光投向了上首的天子。

见状,天子也叹了口气,道。

“既是廷鞠,自当审问个清楚明白,虽然事关重大,但是也不必讳言,如实说来便是。”

接踵而来的重磅炸弹

再次得了天子的允准,卢忠这才彻底没了顾及。

转过身,从案上再度抽出了一份文书,对着杜宁开口道。

“先回答寺卿大人的第一个问题,使团是否是主动泄露,根据锦衣卫审讯的结果,使团并非被人套话,也不是无意说漏了嘴,而是在谈判当中,主动透露了沙窝的布防状况。”

事实上,廷鞠虽然是审理刑案,但是和普通的审案却不太一样。

一般的审案,是将犯人带上来,然后出示人证物证,取得案犯的口供,厘清真相,然后进行判罚。

但是问题是,这个过程往往不是一两天就能走完的,案情简单或者事情不大也就算了。

可若是大案要案或者案情复杂,那么这个过程可能会很久。

朝廷的文武百官都忙得很,显然没有这个工夫,陪着法司玩抽丝剥茧的审案游戏。

所以廷鞠的意义,实际上在于,在案子进入胶着状态,或者是已经审结但被提出质疑的情况下。

将案子拿到廷议之上,接受文武百官的共同质询。

这种情况下,一件案子的逻辑链是否完整,证据是否翔实可信,就显得尤为重要。

但是相对的,审讯的过程也往往会被省略,除非是涉及到关键,核心的案情的时候,才会将犯人带上殿,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进行审讯。

因此,卢忠的话音落下,还未及出示证据,便有御史出列,质疑道。

“敢问指挥使大人,锦衣卫得出结论的依据是什么,若是使团中人的口供,如何证明不是屈打成招?”

这话问的可谓无礼,但是问完之后,朝堂上的大多数大臣,纷纷点了点头,等待着卢忠的回答。

事实上,这就是廷臣心目当中,对于锦衣卫的印象。

因为锦衣卫直属天子,朝廷各个衙门,实际上对于锦衣卫都没有监察和钳制的权力。

所以在廷臣心目当中,锦衣卫审案,多是刑讯逼供,屈打成招,更有甚者,罗织罪名,无中生有,也是拿手好戏。

当然,这也不能完全怪朝臣们,因为锦衣卫以前,的确这么干过,而且干的还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