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身份,论感情,论地位,他朱祁钰都是下位者,受恩者。
土木之役,朱祁镇是犯了大错不假。
但是,天下无不是的君父。
身为天子,就算是行差踏错,也轮不着他一个宗室亲王,来俯视轻蔑。
不过,虽然想不明白,但是当时他的那种眼神,让孙太后无数次感到如芒在背。
虽然孙太后的这种感觉持续的时间很短,只有土木之役后的那几天,然后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但正是这种感觉,让她打心底里明白,郕王再也不可能和太上皇和平共处了。
她丝毫都不怀疑,如果真的有机会的话,这个“宽和仁厚,孝悌礼义”的新天子,会毫不犹豫的对自己的兄长痛下杀手,不会有丝毫的怜悯。
所以,她才会竭力的想要多拉拢一些势力,好预防未来会发生的不测。
和瓦剌和谈成功,太上皇归期将近,这的确是个大好的消息,但是无形当中,也在给孙太后施加着压力。
她没有更多的时间了,必须要尽力保证自己这个不争气的儿子,在回到京师之后的安全。
人在情急的时候,会不自觉的忽略很多东西。
就像焦敬所说的,宫人和护卫是不一样的。
孙太后在宫中多年,见过的阴诡事情多了。
菜食投毒,药用相克,冬夜风寒……如此种种,阴损,但是有效。
而且一旦出事,因为很难查清真相,所以对方不会有所顾忌。
但同时,这些事情因为摆不到台面上,所以大多数时候,是可以避免的。
她在宫中这么多年,养着这么多的心腹宫人,餐食该怎么试毒,衣物该怎么检查,怎么辨识各种急性慢性的药物,怎么防备各种意外,她有的是经验。
所以这种暗中的手段,只需找些有经验的宫人,时时小心便是,关键就是,要有自己心腹贴身的人。
侍奉的人,对太上皇来说至关重要。
一旦这种贴身之人怀有异心,足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出现谁也查不出来的“意外”。
所以,这些人必须要自己来安排,如此才可以放心。
护卫其实也是这个道理。
但是,和贴身侍奉的宫人不一样,护卫如果要动手做什么,可用的手段很少。
戍守的禁卫,毕竟都是在殿外,而且也接触不到餐食衣物之类的东西。
所以他们如果要做什么,只能是闯宫,暗杀,行刺,强行灌毒,推人落水之类的暴力手段。
可问题就在于,这种手段一旦使出来,是根本压不下去的。
投个毒下个药什么的,只要不被当场抓到,在刻意袒护之下,查到最后只能不了了之的多了。
但是,这种暴力手段,只要用了就无所遁藏。
整个宫禁,那么多的宫人侍卫,只要稍一呼喊,就是震动朝野的大事。
对于这种事情,朝廷上下,必然是要严查的,即便是天子至尊,也压不下去。
所以,在羽林后卫的这件事情上,不争,才是不败!
卫队是朱祁钰安排的,统领是他选的人,那么出了事,他就洗脱不了嫌疑。
不然的话,宫城禁卫,岂会如此松懈,以致有刺王杀驾之事发生?
但是,若这个指挥使是孙太后选的。
那么理所当然的,朝臣会觉得,这个人必然是太上皇的“自己人”,也必然会尽心尽力的护卫。
这种情况下,出了什么差错,大概率最后就会被归于一场意外,除非有确凿的证据,谁也没有办法多说什么。
所以,焦敬说的不错,羽林后卫由天子自己来找人,才是真正的保护太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