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2 / 2)

皇兄何故造反? 月麒麟 1395 字 11个月前
🎁美女直播

所以,当他到达大同的时候,其实冲突就不可避免了。

朱祁镇不能退,一旦退了,他身边就再无可信的护卫,他不敢去赌,于谦派给他的护卫,有没有心怀杀意的死士。

与此同时,他也在争!

争一个属于自己的,应有的,太上皇帝的权威。

众目睽睽之下,朱祁镇再次厉喝一声,道。

“于谦,朕是太上皇,这些人虽是蒙古血脉,但对朕忠心耿耿,难道说,朕连赐予他们身份的权力都没有吗?”

“还是说,当着如此多的官军文武的面,于谦,你要抗旨?”

此刻的朱祁镇,看起来怒不可遏,口气中带着浓浓的呵斥之意。

于是,在他这番话怒喝出声后,于谦果然,默默的退开了一步,拱手道。

“臣不敢,请太上皇入城!”

郭登是个不折不扣的军人,所以,得到命令的他,毫不犹豫的散去了周围的官军,让开了一条路。

这场风波,就此消弭。

但是无人注意到,于谦的脸色复杂之极,不是不甘,也不是生气或者愤怒,反而意外的,带着一丝丝的沉重。

当晚,太上皇驻跸大同城,城门处,一队骑士飞快的疾驰而出,朝着京城的方向赶去……

诡异的平静

京城。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随着太上皇归期将近,朝局却有些诡异的平静。

要知道,就在前些日子,天子刚刚发出了一道足以震动朝野的圣旨。

在这道圣旨当中,天子一次性封赏了近十位太子三师和太子三少,几乎涵盖了现如今朝廷所有最顶级的文武大臣。

虽然说,自洪武以后,太子三师和太子三少已经完全沦为虚职,跟东宫并没有什么关联。

但是,毕竟这几个官职,都挂着太子二字,因此,有着极为浓厚的政治意味。

事实上,按照礼制而言,太子三师,掌以道德辅导太子,而谨翼护之,太子三少,掌奉太子以观三公之道德而教谕之。

直白点说,无论是太子三师,还是太子三少,更多侧重于的是太子的道德成长,相当于给太子立了一个道德标杆,让太子在日常的行为和政务处理当中,有一个可以模仿的对象。

除此之外,太子三师另外的职责就是,保护太子的地位不受侵犯,算是太子在政治上的保驾人。

但是这两个职责,前者并不是可以“教”的,而后者,因为大明的继承顺序十分明确,所以基本不会出现问题。

所以久而久之,太子三师就变成了,对于朝中功勋卓著,品行出众的官员的嘉赏,并不具备实际的意义。

真正负责教导太子的,是东宫属下的詹事府的左右春坊大学士,他们才是每日督促太子功课,讲解经义,协助太子处理政务的人。

也是所谓的“太子党”。

可这一次的圣旨,又和往日有所不同。

太子三师和太子三少,虽然不涉及东宫事务,但是毕竟在职责上,和东宫有一定的牵连。

所以一般情况下,太子出阁读书之时,会同时加封太子三师,太子三少,备齐太子府的一应属官,完成东宫的整个建制,这是惯例。

对于朝廷来说,也是太子出阁被视为朝廷重大仪典的原因所在。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此大规模的给文武大臣加衔,肯定不是因为什么功劳或者品德出众,所以必然和太子有关。

但是,太子尚且年幼,距离真正出阁读书,且还要等上几年,所以,诏书一下,群臣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太子这边。

虽然说,如今太子养在宫中,但是,文臣们,尤其是身居高位的老大人,几乎都有那么两个,交情不错的宦官。

所以,想要打探些消息,并不算难。

于是,朝中很快便有了结论,上圣皇太后将太子接到了慈宁宫,准备给太子开蒙!

随之而传开的,自然也就还有,在慈宁宫中,天子和圣母的一番谈话。

群臣也就理所当然的知道了,太上皇归期将近,宫中上圣皇太后,一再插手南宫的侍奉宫人,护卫,乃至是太子的去留安排。

按理来说,这么大的事情,朝臣们是必然要弹劾的。

一是为天家和睦,自始至终,天子对于太上皇归朝,都持支持的态度,屡次遣使前去和谈,财帛金银也都是从内承运库出,如今归期将近,上圣皇太后却处处提防,实则是有碍兄弟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