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此状况,朱祁钰揉了揉额角,似是想起了什么,问道。
”成敬,前番兵部传来消息,说于先生现在何处?”
在这样的场合里,成敬对自己的分量一向很拎得清,天子不问,他绝不会开口多说一句关于政务的事情。
但是既然天子发问,他也能够立刻回答,略一躬身,成敬道。
“回陛下,于少保在土木堡陪同太上皇祭奠死难官军之后,便赶回了大同,然后在大同停留了一日,又赶往了甘肃巡查,此刻,应该还在甘肃。”
朱祁钰点了点头,道。
“那好,传谕给于先生,让他即刻赶往宣府,负责太上皇在宣府的一应事务,务必设法,劝谏太上皇早日起行。”
成敬躬身领旨。
接着,朱祁钰才转过身,略显无奈的望着底下的一帮大臣,问道。
“诸位先生,如此可妥当?”
这话带着些许的情绪,让内阁的老大人们有点不敢接。
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天子的确给出了诚意。
胡濙既然不能再去,那么在朝廷当中,身份地位能够和他比肩的,要么就是吏部尚书王文,要么,就是兵部尚书于谦了。
王文……不提也罢!
数来数去,还是于谦最合适。
硬着头皮,王翺看了一眼俞士悦,两人共同道。
“陛下圣明仁爱,臣等敬佩!”
按理来说,这件事情到这就该结束了。
但是,他们躬身下拜,却久久没有得到天子的回应。
良久之后,老大人们的腰都有些发酸,上首才传来天子平静的声音,但是这种平静,和往昔不同,带着丝丝的冷意。
天子道:“太上皇一事,或许京中朝中,各有揣测流言,尤其是,宣府的奏本到了之后,只怕更会物议沸然。”
“但是,朕要告诉几位先生的是,舒良举止不当,但他错在小题大做,错在为了抓捕刘永诚,擅闯了行宫。”
“但,土木堡祭奠死难官军,是太上皇的意思,是太上皇感念万民之举!是刘永诚为了一己私利,勾结随行护卫,阻止太上皇前往祭奠,所以,舒良为了太上皇的安全,才迫不得已,出手阻止。”
“国家国家,国在家前,享国之永,当承社稷责,经历诸多,这一点,想必太上皇已明白了,不知诸位先生,可能明白?”
话音落下,王翺和俞士悦等人,皆是心中一震。
天子的这句话,意蕴很深!
于是,他们终于明白过来,为什么天子在召见胡濙和舒良的时候,对他们丝毫都不避讳。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内阁,到了该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太后懿旨
宣府城,总兵府。
这段日子下来,朱祁镇的日子总算是过的舒心了一些。
虽然说那帮蒙古护卫还是下不来床,但是舒良那个碍眼的东西已经走了,整个总兵府的护卫职责,都交给了任礼这位老将。
说起来,任礼最开始晋封伯爵,还是他钦封的,再加上有孙太后的那份家信打底,他总算是有了可以信任的人。
而且更重要的是,任礼位高权重,是正经的勋贵重臣,而不像刘永诚一样,是个宦官,在皇权面前,几乎没有任何的反抗之力。
想起刘永诚,朱祁镇眼前又忍不住浮现起,刘永诚离开之前的深深一拜,带着诀别之意。
心中再次升起一阵浓重的无力感,摆在面前,曾经在迤北日思夜想的珍馐美馔,也顿时变得索然无味。
这个时候,袁彬从外头匆匆走了进来,拱手道。
“太上皇,慈宁宫总管太监王瑾到了,说是带了圣母懿旨,在外请见。”
“王瑾?”
朱祁镇皱了皱眉头,这个人他当然是知道的。
说到底,他自幼长在宫中,当了十几年的皇帝,内宫当中稍微有些资历的宦官,他自然是都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