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甚者,有人还想到了随口一些不知不真假的传言。
据说,太上皇新纳的几位妃嫔,虽然位份都不高,但是威风都不小,刚刚被册封没多久,便跋扈的很,仗着太上皇的宠爱,跟几位妃位乃至贵妃位的娘娘,都屡有摩擦……
怀着各种纷乱的心思,群臣在重华殿中站定。
随后,礼官高声喊道。
“陛下到。”
于是,群臣俯首,天子自殿外走进来,越过群臣,在大殿的最前端站定。
“太上皇到。”
随着礼官洪亮的声音再次响起,在一干内侍宫人的簇拥下,后殿中走出一道身影。
群臣终于再次见到了自归京之后,一直隐居南宫的太上皇。
今天的太上皇,身着一身玄色冕服,头戴十二旒冕,看起来倒是颇具帝王威仪。
看的出来,这段时间,太上皇保养的很好,虽然只过了几个月的时间,但是肉眼可见的,比刚刚从瓦剌归来的时候,状态要好了很多,身材也胖了一些。
尤其是,在冬至大节这样的时候,或许是因为许久未见朝臣,太上皇的气色颇佳,脸上白里透红,显得十分红润。
相对之下,天子就显得朴素一些,换上了一身正红色通天冠服,许是因为疲累,脸上隐有倦色。
二人相对而立,片刻之后,太上皇走上御阶,在正中的御座上坐下。
“跪!”
大乐不停,礼官声音再起,群臣叩首跪地。
然而,最前端的几位大佬,在下拜的时候,却不出意料的看到,最前端的皇帝陛下,依旧只是躬身拱手,并没有按照仪注当中所写,行叩拜礼。
好吧,这算是当今天子,为数不多的,会任性的时候。
而且,任性的让人头疼!
上回迎接太上皇的时候就是这样,上仪注的时候,他老人家啥都不说,但是真正到举行仪典的时候,天子就我行我素,只肯行拜礼,而不肯行叩首礼。
这简直就是在耍无赖。
仪程都已经开始了,自然不可能中断,如果是别的大臣敢这么干,早就被纠仪御史架出去了,但是,面对天子……
好吧,看见了只能当没看见,不管怎么说,先把仪典行完再说。
只不过,某总宪大人不由叹了口气。
得,这回冬至结束,底下那帮小崽子,肯定又要拿这件事情闹腾了,头疼……
“兹遇冬至,律应黄鐘,日当长至,恭惟太上皇陛下膺乾纳祐,福寿安康。”
除了这小小的波折之外,这场朝贺倒是没有再出其他的意外,各种的仪程走下来,折腾了约两炷香的时间,群臣怀着各种各样的心思,离开了南宫。
接下来,天子和太上皇要继续祭奠太庙,而群臣可以休息片刻,然后要继续赶往奉天殿,举行大朝会。
这一天,出乎朝臣们的意料,平顺无比,和往年的冬至大节,好像没有什么区别。
但是,又好像有一些变化,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什么……
胡老大人带不动
冬至之后,便是正旦。
对于一年到头没有什么正经长假的老大人们来说,冬至过去了,就已经进入了半停滞的状态。
这个时候,该处理的要紧政务都处理完了,剩下的也就是各衙门的年终总结,但是,这些事情,老大人们入了十二月就开始做了,现在早已经弄得差不多了。
所以,大多数的衙门都开始变得闲散下来。
老大人们该访友的访友,该置办年货的置办年货,上衙的时候,无非处理一下地方上的贺表,祝词之类的事情。
除了一些紧急的要务,就连地方上,也不会不长眼在这个时候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