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望着瓦剌的方向,杨杰目光透过夜幕,不知落向了何处。
片刻之后,他重新望着杨俊,声音淡然,道。
“二哥,其实从我踏进土尔扈特部的时候起,结局,就已经注定了,无论孛都如何挣扎,这场棋局,他都注定只是棋子,成不了棋手!”
杨俊愣了愣,这么多年了,他还是头一次,在杨杰的眼中,看到这种充满自信的光芒。
草原一行,他的这个弟弟,好像确实是不一样了……
但是,也只是短短的片刻,杨杰身上的自信和霸气,就收敛了起来,恢复了平时的温弱样子,笑着道。
“二哥不是问,为何我不相信孛都,而相信也先会放我们走吗?”
“其实很简单,当初,孛都为了证明自己对也先忠心不二,将我交给了也先。”
“原本,也先要杀了我,但是,我告诉他,我可以为他骗来一道圣旨,有了这道圣旨,他便可以要挟大明,获取更多的好处,所以,他才愿意把我留下。”
“但是,这并不在孛都的意料之内。”
“也先想要圣旨,是仅仅想要圣旨而已,他为人狡诈,但是,同时也很谨慎,对于他来说,杀不杀莪其实不重要。”
“相反的,在父亲率军到达宣府之后,他就必须要考虑一点,那就是,杀了我,父亲会不会一怒之下,不顾朝廷之命,起兵攻打瓦剌。”
所以说,所谓威慑,便是如此!
杨王之名,声震边境,并不只是说说而已。
对于大明来说,固然不想在这个时候开战,但是,对于瓦剌来说,又岂非一样?
如今鞑靼虽然内乱,但是,仍有部落在和瓦剌开战当中,一旦这个时候杨洪率军攻打瓦剌,那么,也先必然陷入两方交战的困境当中。
此前的紫荆关一役,瓦剌本就损失惨重,一旦再双线作战,压力必然剧增。
因此,也先虽然想杀了杨杰,但是,却也要考量这其中的风险。
闻听此言,杨俊的脸色也有些复杂,道。
“此皆陛下天恩,小杰,此前大哥来时,曾对我说过,此次调动京营,是陛下一力坚持,中旨直发,甚至不曾经过朝议,若非如此,父亲不可能如此顺利的重披战甲。”
“是啊,天恩浩荡,万死难辞啊……”
杨杰叹了口气,片刻之后,他的目光,重新落在远处的瓦剌方向,道。
“所以,我这一趟,岂能白来?”
“二哥,不出意外的话,这个时候,孛都的日子,怕是不怎么好过……”
于谦的奏疏
纷纷扬扬的大雪落下,将京师覆上了一片雪白。
乾清宫中温暖如春,卢忠站在下首,恭敬的开口禀报道。
「陛下,据前线夜不收来报,也先派遣了五百精兵,护送杨杰返回,已经启程数日,经前线斥候侦察,已经找到了这支队伍的踪迹,如今这支队伍距离阳和关大约还有一百余里,预计三日之内可以到达,目前来看,并无异常。」
「除此之外,潜伏在瓦剌大营的锦衣卫传出消息,杨杰离开之日,伯都王因冒犯也先,被囚禁在本部当中,也先派遣了一千亲卫,专门看守,我们的人曾经试图混进去刺探详细情况,但是,并无结果,详细情况,已在奏疏当中写明,请陛下御览。」
与此同时,他从袖中拿出一份密奏,递了上去。
朱祁玉坐在榻上,一边听着卢忠的禀报,一边拆开密奏,仔细的看了起来。
奏疏的内容,并不复杂,相比较卢忠所说的,只不过多了一些细节而已。
因此,看完之后,朱祁玉不由轻轻皱起了眉头。
「杨杰能联系上吗?」
这份奏疏,是潜伏在瓦剌的密探传来的,他们的职责,是刺探情报,锦衣卫之前虽然也有经营,但是,真正转移注意力到草原上,是从朱祁玉登基之后开始的。
因为时间太短,所以说,能够混进去的,基本上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兵,自然,也就难以得到太详细的消息。
从奏疏当中传出的消息来看,只能确定孛都和也先闹翻了,但是,具体是何缘由,瓦剌的高层形势,到底是何状况,却难以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