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他们大多数和兵事无关的科道官员,如果插手的话,就很有可能受到处罚。
虽然说,到现在为止,天子还没有认真到这种程度,但是,对于大多数的御史来说,他们在站出来之前,就要更多的考虑一下风险和措辞的问题了。
御座之上,朱祁钰依旧满脸笑意,说到朝廷靡费,他看了一眼旁边的户部尚书沈翼,然后笑道。
“这些赏赐,由朕来出,不从国库出,这总可以了吧?”
得,天子都把话说到这个份上来,再纠缠就不礼貌了。
于是,底下的几个兵科给事中对视一眼,到底没有再继续开口,拱手道。
“陛下天恩!”
随后便退了下去。
赏赐毕竟是小事,真正的问题,在于杨杰,或者说,在于边境聚集的这些部落,到底该如何处理。
事到如今,这件事情,也只能落在兵部的身上。
不过,看着兵部的两位侍郎,不少大臣的心中,又多了一层忧虑。
于少保亲自上奏,都被天子如此敲打。
现如今,兵部只有两位侍郎,想要顶住天子的压力,只怕不容易了。
当然,再不容易,自己的活也逃不了。
感受到朝堂上的目光都聚集到了自己的身上,刚刚呈上军报的兵部侍郎李实硬着头皮,但还是上前道。
“陛下,先前鞑靼各部齐聚宣府,声称要找指挥同知杨杰讨要说法,至今仍无结果。”
“如今杨同知返回大明,想必这些部族得知消息后,又会再生事端,该如何处理此事,恐怕需要提前安排……”
到底图啥
文华殿中。
随着李实的话说完,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
这段时间以来,对于杨杰在草原的所作所为,朝中颇有非议。
有些人觉得,他的举动让草原陷入内乱,为大明赢得了安宁,但是也有些人认为,杨杰擅自行动,太过冒险,稍有不慎,可能会让边境再起战事,甚至于,还有些人觉得,他挑拨脱脱不花兄弟阋墙,有失大明的仪体,总之是众说纷纭。
当然,天子的态度,一直都是很清楚的,那就是,杨杰是一定要保的!
这一点,从派遣杨洪领兵出京,再到为杨杰升官授勋,都可以看得出来。
但是,态度是一回事,边境如今,毕竟因杨杰而导致了各个部落上门讨要说法。
这件事情到底该如何解决,也是一个问题……
不过,对于这件事,天子也和刚刚一样,并没有让群臣商议的意思,而是沉吟片刻,直接道。
“这件事情,既然是杨杰惹出来的,那让他来处理便是,传旨给杨杰,命他即刻赶赴宣府,协助金濂妥善处理边境事宜。”
话音落下,在场顿时掀起一阵议论之声,就连最前端的一干重臣,脸上也闪过一丝意外之色。
他们知道天子信重杨杰,但是,却没想到,天子对他如此放心。
要知道,如今宣府的各大部落,提出的首要需求,就是让大明交出杨杰。
这个时候,让杨杰去宣府,而且,还是让他协助金濂和这些部族交涉,这……真的不会当场打起来吗?
相互对视了一眼,最终,俞士悦上前道。
“陛下,如今宣府局势紧张,各部落对杨杰十分仇视,再加上他刚刚从草原而归,关于草原诸事,又不少细节需要奏禀朝廷,是否,先让杨杰回京述职,然后再另做安排?”
这话说的委婉,实际上的意思就是,杨杰出现在宣府,可能会造成不可控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