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他打开了第二封信,只扫了一眼,他便浑身一震,愣在了原处,紧接着,他的脸上迅速涌起一阵喜色,正欲开口说些什么,然而话到了嘴边,才似乎意识到了什么,长长的吐了口气,又把话压了回去。
看了一眼仍旧平静安谧的暖阁,朱祁钰似乎有些为难,在殿中来回踱步,走了好几圈,他终于还是道。
“传朕旨意,召锦衣卫指挥使卢忠,各部尚书,都御史,内阁大臣,兵部侍郎,还有靖安伯,即刻进宫觐见!”
“是,奴婢这就去安排……”
舒良领命之后,恭敬的退了出去。
随后,朱祁钰转向一旁的兴安,开口道。
“皇后近日少眠,你们动作轻些,另外,你和流環两个人,今夜就在暖阁里外守着,皇后若是醒了,见朕不在问起,便说临时有要务,朕需去处置一番,待事情处置之后,朕就回来陪她。”
“遵旨……”
兴安低低的迎了一声,然后赶忙轻手轻脚的指挥着几个宫女,将袍服鞋靴取出来,服侍着朱祁钰更衣……
整个过程,按照朱祁钰的吩咐,只点了两盏暗暗的灯,而且,等到朱祁钰一离开,便赶忙将灯熄了。
不过,就在朱祁钰前脚离开之后,后脚,坤宁宫的暖阁便亮了起来,汪氏披着厚厚的披风,站在窗前,望着朱祁钰离开的方向。
在她的身后,流環掌灯之后,也同样来到窗前,担心的望着汪氏,道。
“娘娘,陛下临走前,特意嘱咐不要吵醒您,时候还早,您要不再睡一会?”
但是,汪氏却摇了摇头,收回目光,转头看着流環,她的脸色温和,道。
“不睡了,你去把我给陛下做的那件袍子拿过来,这几日,皇嫂教了我一些绣法,我想试试。”
“娘娘……”
流環还想再劝,但是,看着汪氏温和的笑容,她知道自家娘娘已经决定好了。
于是,她只得点了点头,道。
“奴婢这就去……”
待得流環退下,汪氏这才重新转过身,望着朱祁钰匆匆离开的方向,清亮的眸子中,仍然忍不住透出一丝担忧。
窗外积雪未消,但是月光皎洁,寒梅绽开。
夜色宁静,岁月安好……
两封信的震撼
文华殿中,虽是深夜,但是殿中依旧灯火通明。
随着一位又一位朝廷重臣的身影出现在殿门外,整个殿中的气氛越发的压抑起来。
老大人们三三两两的站在殿中,个个眉头紧皱,时不时的压低声音交谈两句。
终于,随着最后一位被召见的大臣胡濙也到了之后,众人纷纷都安静了下来。
这等深夜时分接到召见,除了紧急军务之外,不做他想。
这一点,大多数人都心知肚明,但是,他们都还怀着一丝希望,紧急军务,并不一定是边境争端,也有可能是内地叛乱。
但是,看到这位掌管礼部的大宗伯也被召见过来,众人的心一下子就沉入了谷底。
这副场景,在两年前就出现过……
土木之役!
同样是军报深夜到京,同样是群臣深夜被召,当时的那副场景,只要经历过的人,都绝对不会忘记。
如果说,只是内地叛乱之事的话,绝不至于惊动这么多的朝廷重臣,事已至此,他们几乎可以确定,就是边境出事了!
于是,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的投向了兵部的两个年轻侍郎身上。
可怜李实和项文曜二人,他们之所以被擢为兵部侍郎,初衷就是为了辅佐于谦,同时因为他们的资历不深,所以,可以让于谦放开手脚推行整饬军屯的大政。
谁曾想到,这整饬着整饬着,于谦就放下兵部,跑到地方去跟藩王打擂台去了,留下他们两个守着兵部,怎一个苦字了得。
能够被拔擢为兵部侍郎,二人的能力自然都是足够的,应付寻常的部务不在话下,但是,像是这种朝堂之事,他们应付起来,就吃力的很了。
心中再次哀叹一声,尚书大人怎么还不回来,到了最后,李实还是不得不硬着头皮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