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5章(1 / 2)

皇兄何故造反? 月麒麟 1445 字 11个月前
🎁美女直播

跪在底下的徐有贞,额头上冷汗直冒,显然,他也看出了太上皇的用意,狠了狠心,他磕了个头,道。

“陛下明鉴,如今英国公府张都督,已然执掌中军都督府,负责整饬军府上下,东宫之中,成国公又负责幼军营,南宫之中,孟统领执掌羽林后卫,此皆是对陛下忠心耿耿之辈。”

“臣以为,陛下理当对此等忠直之臣多加倚重,时常召见,如若今上百年之后,依礼法还位于太子殿下,则兄友弟恭,本该无事,可若是日后今上真的罔顾礼法民心,强行动摇储位,甚至于……罔顾天家情分,兄弟情谊,冒天下直大不韪,行悖逆之事,太上皇亦可凭此辈忠臣,扫清朝局,重定祖宗基业。”

话音落下,徐有贞能够感受到,太上皇的目光死死的锁在了他的身上,莫名透着一股让人凛然的威势。

殿中安静下来,但是气氛却越发沉重,徐有贞跪在地上,把头深深的低下,那样子,仿佛是在等待判决一般……

自作聪明的棋子

跪在殿中,徐有贞能够清晰的感受到,太上皇在审视他。

他现在的行为,在历史上有一个标准的名词,叫做劝进,顾名思义,就是劝一个不是皇帝的人去当皇帝。

这种举动,对于一个臣子来说,是极其危险的事情,这种危险不仅体现在这几乎是篡位谋逆的代名词。

更重要的是,危险还来源于面前的这个人,但凡是能够进行劝进举动的人,事实上便是在以臣议君,这就代表着,他对于现任的皇帝并无敬畏之心,或者至少是,有所不满,并且打算实施实质性的行动。

这种念头,本身就是大逆不道,对于太上皇来说,有这么一个劝进的属下,既是好事,但是也是坏事。

徐有贞说出的话,肯定是太上皇内心中的想法,但是同时,作为一个臣子,窥伺到了太上皇的念头,本身就非常危险,更重要的是,徐有贞今天敢蹿腾着他去反皇位上的这个人,来日等太上皇重登皇位,一旦有任何苛待徐有贞之处,难保他不会故技重施。

毕竟,人心中的敬畏一旦崩塌,几乎不可能重建,这也就是历朝历代,帝王往往会屠戮功臣的最大原因所在。

错非是似唐太宗这般本身武力才智高绝,不必凭借其他便可慑服一众骄狂之辈的人,其他的帝王,即便是开国之君,若是时势造英雄,那么陪同他自寒微而起的那些人,往往才是最大的威胁。

究其原因,无非就是,当初寒微之时,他们曾并肩作战,所以,这些功臣们最是清楚,坐在皇位上那个人,并非所谓的天纵英才,不世之君,最初的时候,也只不过,是和他们同样出身之辈而已。

无法建立完全的敬畏,若又无避退朝局的眼光,被最终清算,自然是无可避免的事。

徐有贞如今面临的,也就是这种现状,他刚刚的那一番话,暴露出了自己的野心,也意味着,他对皇权的敬畏心已经低到了极点。

这种情况下,作为皇权曾经的拥有着,太上皇会对他是何态度,并不单单取决于,他到底想不想造反这么简单……

“念在你一片忠心,你方才的话,朕便当你今日没有说过,回去吧,东宫如今,毕竟还算安稳,皇帝或有更动储君之意,可朕相信,朝堂上下,也不会对此坐视不理,你安心辅弼东宫,若有机会,多拉拢些朝臣,在朝上为太子说话便可。”

不知过了多久,徐有贞的耳边,响起太上皇平静而沉重的声音,其中隐隐带着警告之意,让徐有贞的心中不由叹了口气。

果然,还是不行!

应该说,他早就料到了这个结果,但是,真的听到这番话时,心中还是一阵沮丧。

太上皇不傻,如今的局势,到底还没有到这最后一步。

这番话中,其实隐隐透露出来,太上皇并非没有这样的念头,但是,就像他所说的一样,太子毕竟还在东宫,皇帝有再多想要更易东宫的迹象,也毕竟只是迹象而已。

东宫未动,局势便不算是难以收拾,当然,更重要的是,不管是徐有贞还是上首的太上皇,想必都很清楚,这件事情的风险极大,而且,成功的概率很低。

毕竟,虽然说,南宫的羽林卫,东宫的幼军,加起来算是一股不弱的力量,但是,和禁军相比,连一合之敌都不是,更不要提,如今京营还牢牢的控制在天子的心腹,靖安伯范广的手中。

禁军加上京营,足以镇压京城当中可能发生的一切变故,如果说,这两方势力不能解决的话,那么,成功的希望便是渺茫之极,一旦起事,便是死路一条。

这一点,徐有贞明白,他也知道,太上皇肯定明白,可事实上,他今天来,也并没有想要挑动太上皇直接起事的念头,只是想说,要早做准备。

可是,如今太上皇的态度,却比他想象的更加坚决,直接拒绝了他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