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记得,这殿中的大臣,好像都在经筵上为你讲过学吧?今日太子既然来了,不妨说说,你最喜欢这在场的哪位先生?”
在场的众臣,都担着太子三师或太子三少的名头,虽然说,并不能算是东宫属官,但是,按照旧例,每隔一段时间,也会在经筵上,为太子进行讲读。
不过,这种时候,皇帝问太子这句话,让众臣刚刚放下的心,顿时又提了起来,一时之间,他们的眼中纷纷闪过一丝惊疑之色,天子这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这句问话,是冲太子去的,还是……冲他们来的?
一时之间,殿中的气氛变得有些尴尬,小太子眨了眨眼睛,这次倒是有些无措,下意识的看向了一旁的俞士悦。
相较之下,后者则是镇定许多,温和的朝着太子笑了笑,鼓励的看着他,这让小太子的紧张缓和了不少,想了想,他张口道。
“几位先生都很好,学识都很渊博,给侄臣讲读的时候,都很细心,侄臣有疑问的时候,也都解释的很清楚,侄臣从他们的身上,学到了很多的东西。”
这话听着有些敷衍,但是,对于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来说,已经算是不错的答案了。
不过,天子显然没有要就此罢手的意思,扫了一眼底下的众臣,最终目光落在小太子的身上,笑道。
“是朕问岔了,这么多人,太子倒不好说哪个先生最好,既是如此,那太子不妨说说,你觉得给你讲读的这些先生里,各自风格有何不同吧……”
太子初长成
文华殿中,朱祁钰的笑意和煦,太子朱见深的小脸则是因为朱祁钰的问话而变得皱皱巴巴的,小大人一样的纠结着,一时不知道该如何答话。
与此同时,底下的一众大臣,心中也在思索,天子此举到底是何用意?
这种场合下,询问太子喜欢哪个大臣,太子刚圆过去,又让太子品评各个大臣的风格,怎么,这是要试探太子和哪个大臣亲厚?又或者说,是怀疑朝中大臣有人私下结交东宫?
众人的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涌出了种种猜测,当然,这也不能怪他们往坏处想,即便是寻常的天家父子,皇帝对于储君,也是既有栽培又有防备忌惮,更何况如今的东宫身份特殊,自然要更多加几分小心。
被这么多人一起注视着,朱见深到底还是有些紧张,不过,自幼开始的礼仪训练还是让他保持着基本的仪态,想了又想,他开口道。
“回皇叔父,侄臣觉得,平时给侄臣讲读最多的先生们里,周先生讲的最细致,陈先生,李先生讲的最有意思,徐先生和刘先生讲的道理多,例子少,万先生,倪先生和沈先生讲的例子多,道理少,简单些。”
这番话,小太子说的颇不顺利,显然,说出这番话,让他压力不小。
不过,他这么一说,却让在场的一众大臣,个个都松了口气,与此同时,他们对于这个刚过七岁的小太子,也不由有些刮目相看。
或许对于太子来说,他可能想不到那么多的事情,但是,基本的政治素养,明显已经具备了。
他的这番话里,周先生指的是周洪谟,陈先生和李先生是陈文和李绍,徐先生是徐有贞,倪先生是倪谦,沈先生是沈敬,万先生是万安……这所有人,都是东宫的属官。
如此一来,也算是巧妙的躲过了天子的问题,当然,在场之人都清楚,天子的本意并非如此,不过,太子这么说,也算是给了在场众人一个打圆场的机会。
于是,底下几人对视了一眼,俞士悦最先上前,笑着开口道。
“陛下,太子殿下聪睿好学,臣等平时在东宫,皆叹太子殿下之勤勉,此实乃社稷之福也。”
紧随其后,张敏也道。
“不错,陛下,太子殿下小小年纪,已见英睿之资,想必日后定能不负陛下与朝廷之望。”
其他几个大臣见此状况,也开始对太子开启夸夸模式,这么一通下来,倒是让朱祁钰一阵无语。
对底下这帮老狐狸的想法心知肚明,朱祁钰笑着摇了摇头,颇有几分意味深长的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