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武六年,冬月初九。
夜色深沉,万籁俱寂。
“陛下驾崩了!”
一声尖锐凄厉的呼喊骤然划破夜空,如一道惊雷,响彻整个汴梁皇宫。
就在这一夜,大魏的开国皇帝李国忠,在建昌宫溘然长逝。
刹那间,这惊变的消息迅速蔓延开来,惊醒了整座皇城。
无数太监、宫女神色慌张,纷纷提着灯笼,在皇宫的各个角落匆忙奔走。
神武卫的将士们迅速从军营鱼贯而出,他们手持火把,身披厚重铠甲,神色凝重,脚步匆匆,将皇宫内的每一处要道牢牢守住。
与此同时,赵公公带着一队神武卫,神色匆匆地朝着东宫奔去。
东宫内,李荣泽正沉浸在梦乡之中,突然被身旁的太监急切唤醒:“太子殿下,内常侍赵公公求见,说是有万分紧急之事。”
李荣泽睡眼惺忪,抬眼望了望窗外浓稠的夜色,问道:“什么时辰了?”
太监回道:“殿下,此时已是三更天。”
李荣泽心中一惊,顿时睡意全无,急忙起身,连忙吩咐众人:“快,速速将赵公公请进来!”
他心中隐隐有了不好的预感,知道宫中必定是出了大事。
片刻后,赵公公满脸泪痕,脚步踉跄地跑到李荣泽跟前,“扑通”一声跪地,哭诉道:“殿下,陛下殡天了!”
李荣泽闻言,整个人如遭雷击,愣在原地,仅仅一秒,眼眶瞬间红透,泪水夺眶而出,随即悲恸地痛哭起来:“父皇啊!您怎么就抛下儿臣走了!这大魏的江山社稷,以后儿臣该如何扛起啊……”
哭声悲切,如杜鹃啼血,周围的人见状,也纷纷跪地,陪着太子一同痛哭,一时间,东宫内哭声一片。
半刻钟后,赵公公强忍着悲痛,劝道:“殿下请节哀,如今宫内事务繁杂,还需您来主持大局。奴才得知陛下殡天后,一刻也不敢耽搁,第一时间就赶来东宫了。您看,现在咱们该如何是好?”
李荣泽缓缓起身,抬手擦去眼角不断涌出的泪水,定了定神,说道:“赵公公,你即刻前往邓府、刘府、崔府,请几位大臣火速前来皇宫,就说有要事相商。”
“是!”赵公公领命,行礼后,带着神武卫匆匆离开东宫。
李荣泽简单洗漱一番,在东宫宿卫的严密护卫下,快步朝着皇宫走去。
此时的皇宫,已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自从张氏去世后,李国忠一直未曾立后,偌大的皇宫,一时间竟无人能出面统筹管理,众人如无头苍蝇般慌乱。
随着李荣泽的到来,所有人瞬间有了主心骨,纷纷围拢过来,急切地请命该如何行事。
李荣泽深吸一口气,神色镇定,有条不紊地下达着各种命令。
他的声音坚定有力,如洪钟般在皇宫内回荡:“宫女们各司其职,整理各处宫殿;太监们负责清点宫中财物,不得有丝毫遗漏;神武卫加强巡逻,务必确保皇宫内的安全!”
在他的指挥下,原本混乱不堪的皇宫,渐渐恢复了秩序。
不久,邓渊、刘振、崔束以及刘玄礼四人匆匆赶到皇宫。
他们踏入皇宫,只见宫女、太监各司其职,神武卫整齐有序地守卫在各处,不禁暗自点头。
待来到建昌宫外,几人看到李荣泽正在给神武卫都督郭吉下达指令,条理清晰,言辞果断:“从现在起,加强皇宫的戒备,每一处宫门都要增派人手,不得有任何疏忽。”
待李荣泽处理完事情后,几人上前行礼,齐声道:“臣等参见太子殿下。”
李荣泽微微点头,神色庄重:“诸位请起。”
随后,他神色凝重地询问众人:“如今父皇驾崩,这朝堂内外、国家大事,该如何处理,还望诸位能给本宫出出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