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玄道:“朕,要改革吏治!”
“改革吏治!”
坏了。
是冲着他们这些当官的来的。
“李闲,将朕写好的国策,一一分发给众爱卿看!”
赵玄位列帝位,一摆手。
李闲便立刻招呼手下太监,端着一份份早就写好的改革文案给他们看。
魏庵没有去反驳赵玄,也是好奇的拿过一份,看了起来。
“这这这。。。。。。。。。。”
不看不知道。
一看,魏庵整个人都震惊了。
嘴巴张得大大的,满脸错愕,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
而不止是他看完之后震惊。
其他的官员,亦是看到之后大吃一惊。
“诸位爱卿,此策如何?”
赵玄微眯着眼睛。
“此策。。。。。。。。”
群臣们皆是相互对视。
但是都不约而同的看出了对方的不乐意。
开什么玩笑,里面虽只有三条!
可是却字里行间,透露着针对他们这些为官之人。
一年一度的审核?审核不过关,不可升职,甚至还要降职!
若是因为极其恶劣的丑闻被罢官,甚至亲属三代以内都不得为官,为官的都得降职,而且还要接受更为严格的审核,以待后效。
这若是施行!
那么,可以说,不说地方吧,远了些。
就说京城内,有许许多多的官员,其实都是想着摸鱼偷懒的。
因为对于他们这些官员而言,只要不贪,那么便是好官,懒官怠官一类的,那都算是算正常的了。
“陛下。。。。。。此策好啊!”
忽然,就在群臣们都一言不发,不知如何开口劝谏陛下放弃这个威胁他们利益的国策时。
一道声音,却是忍不住开口赞赏。
众人寻声看去。
发现不是别人,正是魏庵。
“陛下!方才您说此策对百姓百利而无一害,臣开始还有一些不相信。”
魏庵道:“但是不曾想,看完之后,此事,对百姓,的确是百利而无一害啊,有着巨大的好处!陛下圣明啊!就是不知,这国策,是何人所献?臣敬仰至极!献此国策之人,必然为国之大才!”
“呵呵。。。。。。”
赵玄忍不住一笑。
说实话,别人夸自己,都不如魏庵夸自己来的舒坦。
但是,这听到后面,就不对了。
什么这国策何人所献?还对其敬仰至极!
“魏庵,难道朕就不能写出这般利国利民的国策?”
赵玄柳眉微皱。
魏庵一笑,道:“陛下,臣之所以认为写出此策之人不是陛下,是因为,想要写出此策,得需了解民间疾苦,而且还知晓大乾官场的生态。
亦是还需要有一种破釜沉舟的态势,尤其是对那些贪官污吏憎恨至极!
陛下为天子,久居帝位,虽也有破釜沉舟的气魄,然,对于那些贪官污吏或者说懒官怠官,并未达到那般憎恨至极的程度!”
这一番话,可以说直接说进了赵玄的内心。
的确,她为帝王,怎可能没有破釜沉舟的气魄。
但也正是因为她是帝位,对于贪官污吏,大多的,都是愤怒,厌恶,因为其危害了自己的统治。
但是憎恨至极,说实话,还远远不到那种程度。
甚至,她还觉得,必要时刻,贪官未尝不可用!
不过,就算魏庵说对了。
赵玄却是摆明了一个死不承认:“魏爱卿,那你可是猜错了,此策,乃是朕昨日思索得出,废了一夜之间写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