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理城中。
杨林也是想好好打一个漂亮仗。于是他把宫中财物尽数拿出,赏赐给部将和英勇作战的百姓。
本王将与你们生死与共,与羊苴咩城共存亡!
杨林举刀喊道。
“杀,杀,杀!”大理城中的军民见杨林身先士卒,十万军民一时士气大振,同仇敌忾,人人都奋勇争先,想要杀敌立功。
杨林见孔正己败了一场,就不再攻击,而是在大理城下安营扎寨,做出长期作战的准备。于是令韦达率五百勇士,趁夜从城墙吊出去,偷袭敌营,寻机烧毁孔正己的粮草,扰乱孔正己的部署。
怎奈孔正己很是谨慎,虽然兵力占优,但并未松懈。
韦达偷袭失败,铩羽而归。
没事儿,兄弟。胜败乃兵家常事。咱们这一战,虽然没有取得预期成果,但那孔正己也不敢高枕无忧,得时刻提防着咱。
杨林安抚韦达道。
他知道孔正己不好对付。
和孔正己判断的差不多,因为大理国刚建国,而且这地方大多数都是山区,不适合种粮食,当地的土著民也不会种,所以羊苴咩城的粮食并不多。王城的用度平时靠周边郡县供应,另有马腾蛟在外抢粮往回运,但也只够用几个月。
现在孔正己和高光的大军把羊苴咩城围住,马腾蛟也过不来,根本就搞不到粮食了。
但益州方面的粮食却可以通过新修的路源源不断运过来供给高光使用。如果他们长期围困大理,大理不用打,自己就乱了。
但这还不是关键。
于三猴子叛变,让杨林感到了极大的压力。
因为于三猴子是杨林手下重要的将领,所以他的叛变对大理国的士气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最重要的是,于三猴子对羊苴咩城太了解了。如果他帮助孔正己攻打羊苴咩城,那就相当于给老虎按了双翅膀。
王玄策担心的也正是这一点。
在王玄策给杨林的锦囊里,王玄策刻意交代杨林要提防于三猴子。原因是于三猴子精通水性,擅长水战。而羊苴咩城有一面是靠洱海为屏障。
洱海并不是真正的海,而是一个巨大的内陆湖,洱海虽然能防备敌军大规模攻击,但防不住于三猴子。
杨林也把王玄策的话听进去了。
所以他一边让人在洱海沿海栽下巨大的木桩,防止敌军造船靠岸。一方面也秘密派人在洱海设下了很多机关。就是防止敌方泅渡偷袭。
于三猴子对孔正己献计说要率水军从洱海偷渡攻击羊苴咩城,如果他来,那就正中了杨林为他量身定制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