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温哥华除了有话事人北美将军,还有来自大凉帝国的各种商品售卖。
而且东胡人和扶余人所生产的东西,也可以拿到这里换钱换物品。
北美洲虽然没什么人类强敌,但他们得战胜大自然。这两族人经过和大凉帝国接触后,早就脱离了过去原始的生活状态,而习惯了使用一些现代生产装备。
而这些金属工具,在美洲不会野生,只能通过物资交换,从大凉物资中转站那里得到。
作为大凉在北美最高级别的的机构。曾国涛在温哥华也保有一支大约七百人左右的军队。并且和大凉帝国的海参崴港有一条固定航线相通。
每月,大凉帝国都有两三条商船和军舰到温哥华港。运送自愿到美洲的移民以及运回来自美洲的资源。
而大凉帝国派出的另一只部队,条件就显得艰苦了许多。
这支部队就是由孙毅率领的北方边防部队。
人数有七千人左右,主要由索伦人组成。
他们骑着西伯利亚矮种马,挎着步枪,从黑龙江一直向东,沿着陆路探索着亚洲大陆的最东端地区。
那里气候寒冷,资源匮乏,人烟稀少,就是最能吃苦的游猎民族,也很少在那里定居。
但为了帝国东北部的边疆的安全,他们趁着东北亚短暂的夏季,沿着鄂克次克海岸,到达了勘察加半岛,然后继续往北,一直走到了大陆的尽头。
这时的索伦族勇士发现,继续前进的道路被大海隔断了。
但孙毅却告诉他们,往前走还会有陆地。那就是美洲。
只不过,要等冬季了。
那时候大海会被冻结,形成两米厚的冰盖,他们可以乘坐雪橇或者骑马过去,到另一片大陆上去。
当然,这个认知是从黑龙江总督陈钊那里得到的。
而陈钊则是从父亲陈长生那里得到了关于世界地理的书籍,才能明断此事。
时任黑龙江将军的孙龙江并没有要求自己的亲密战友孙毅越过海峡,去美洲大陆。而是让他在亚洲大陆的最东端建立哨所,防备有人悄悄从美洲那边过到亚洲这边来。
虽然这里的条件并不适合生存,但孙毅还是坚决执行了命令,在楚科奇地区设立了几个边防哨所。并且在勘察加半岛设立兵站。
一旦发现敌情,索伦人就会驾驶着雪橇飞速把情况汇报到勘察加的兵站。兵站会通过军舰将情况送到海参崴的北太平洋舰队司令部。
这是目前最快速的传递信息的方式了。
就这样,刘青云、曾海涛和孙毅就像勇敢的三剑客一样,成了大凉帝国布局并控制美洲的三大抓手。
不出意料,大凉帝国的这些动作,被中美洲地区的阿斯特克人一点不落的看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