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唯才是举——自立国起,选贤试三年一科,愿天下士子匹夫皆报国有门!”
刘协:???
刘协本能的露出诧异之色……别说是刘协,听到这“天下士子匹夫,皆报国有门”的愿景,能不诧异的只怕少之又少!
即便在扬州,也只有适应了纳贤馆、选贤试的地区,对这句话能泰然处之。
尤其是在荆州,其实是引发了不少士族的不安的——这也在白图的预料中,所以才要各郡各县,都在今天传抄邸报,为白图的发言做注释!
强调依旧是“察举”与“科举”并行,如此一来纵有不安,在士族依旧有很大优势,甚至江东士族都已经潜移默化的适应了的情况下,这种不安可以慢慢抚平,而不是引发激烈对立。
当然,真有万一的话,现在的白图也不虚,毕竟扬州的基本盘已经坐稳,荆州敢乱,那平乱就是!
只是长安之中,包括刘协在内,有几位已经由此联想起了当初送来长安的“八策”,知情者都更加死死的盯着白图的身影……
第三百六十二章 只取万一
“其三,教化万民——自立国起,不论荆楚、南北,郡立郡学、县立县学、乡立乡学,幼学之年入乡学三年,其家可减赋减税!愿天下生民,皆幼有所学!”
如果前一条,令普通百姓只是有些激动,但并没有实质好处的话,那么现在……他们就是切实的涌上兴奋的情绪。
毕竟“报国有门”只是有个门,但是……没有迈过门槛的能力,还是白搭。
然而现在,官府的乡学可以接纳平民,而且送孩子上学,可以免一部分税收?
更多的人,开始急着找能看懂邸报的,给他们翻译翻译具体举措。
实际上可能与他们想的有些区别,乡学只是管基础识字和基础算数,县学开始则是分学科……扬州之中,礼部早就开展工作的地区的百姓其实更清楚,“教化”不是仅以做官为目标。
真要教育出能考“吏治”的学员,普通家庭还真的力有未逮,除非真是神童,能一直领“白公劝学金”。
当然,如果不以做官为目标,其实还有很多能令生活更好的学问!
像是有些工坊的大匠师,岁入堪比一般的高门大户,哪怕只是学些粗浅的,农闲时也可以多份收入不是?
而刘协听到这一条之后,脸色已经有些难看——除了第一条,从划江而治、换成了“仁者爱人”,这不就是白图羞辱自己的那八策的其三吗?
难道后面也……不可能!那种事情,根本没有可行性,如果他敢这么做,肯定自己就要先阵脚大乱!刘协在心里默默地说服自己。
“其四,助农重工——自立国起,楚国粮税,十五税一,永不复加,工坊工匠,皆有扶持,愿人人得惠、老有所养。”
白图心里已经做好了免除农税的准备,东汉全胜时也只有四千多万人口,而现在还要减少许多,楚国更是只有一千多万人口。
人均耕地面积很充足,参照工业革命初期的话,只要初步实现工业化,农税就会成为添头,在人均耕地充足的情况下,工业力量可以轻松将农业人口压缩,别说找农户收税,反而要小心“羊吃人”才对。
何况还有百万顷以计的、适合集体高效耕作的田地,已经在官田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