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各部一些胸怀大志、不得施展的基层官吏,也期望重新参加科举,希望能够一举大放光彩,获得更高的起点。
最后白图不得不规定,民间参加科举不限年龄,但已经出仕的官员,必须三十岁以下才能重新参加科举,三十岁以上的老老实实工作!
实际上这次参加科举的士子,大多都是二三十岁,甚至更加年少,尤其是其中“光彩夺目”的一些,更是集中在这一年龄段。
上了些年纪的,真有盛名在身的话,不少已经被征辟,其他人也有些抵触用这种形同“竞技”的方式来求官,有种上赶着的感觉,哪怕心里真的急得要命,也终究要顾忌些“名士包袱”。
毕竟这是第一次科举,大家还不习惯……
相比之下,年轻人、或者说是青壮,就少了很多这方面的顾虑。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感兴趣,比如徐庶就一门心思的扎在工部,与庞统一同为新军械做战术方面的扩展,而且他的起点,本来就不比科举一甲要低,没有凑这个热闹。
……
在科举之前,其他各方使者,也都在刘晔处,得以品鉴楚国板甲,不过刘晔以这些板甲是送给夏侯将军的礼物为由,拒绝了所有人想要带一件回去慢慢查验的请求,更不会将马钧的判断,主动分享给他们。
不过科举之后,其他使者也都纷纷和礼部洽谈,希望能在交易门类中,增添“板甲”一项。
礼部最终也“羞嗒嗒”的暗示:这可是我们楚国最先进的装备、陆地最强军备,你们想买它?得加钱……
第四百三十章 变化的礼部
除了魏国的刘晔之外,简雍、柳毅还有其他各方的使者,联合起来一同与礼部会谈。
甚至在科举的时候,连并州都来了使者——夏昭。
这厮是袁绍的外甥高干,麾下的将领!
打着代表并州刺史高干,向楚国献礼、恭贺楚王大婚的名义,一路隐藏身份、不知绕了多少远路,来到了楚国。
白图在金陵大学的时候,就接到了并州使者进入寿春的消息,不过……什么高干、什么夏昭,显然没重要到让白图提前出来。
实际上高干派人来楚国,也的确只是“随口一舔”,毕竟现在决定并州生死的,是驰骋河东的郑侯张燕,以及争霸称霸北方的魏国。
现在高干也是彻底不再管他表弟袁谭,名目张胆的向曹操和辅汉各方两面讨好,希望能在夹缝中求生存。
这次在白图面前伏低做小,看似很恭敬,不过如果以为他真要归附楚国,未免就太自作多情。
只是人家感情牌打得好,夏昭一到金陵,知道见不到白图之后,也一刻不闲着,风尘仆仆的就去拜访枢密使吕布,之后向吕布大倒苦水,宗旨就是要陈述——不是高干不努力,并州异族太凶残!
不过哪怕在群獠环伺下,高干也会继承并州军的意志,保护并州百姓,争取早日收复河套……
信他个鬼!
吕布也不信,但是作为老并州人,吕布的确吃这套,对高干的印象也缓和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