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万一和礼部谈崩了,还有楚王可以兜着,但是和楚王谈崩了,那就是崩了!
直接面对外臣的,就应该是礼部才对。
只是以前礼部不大擅长这方面,扬州牧、将军府的盘子也不够大,所以才一直“权宜”着。
而这一次……
简雍等人纷纷在礼部吃了软钉子,一个个说话滴水不漏,并且也无法再像以前一样套路——也就是用大义来压制对方话语权。
是否能交易,由礼部批复——可以。
如何交易,需要他们再去和户部的小气鬼、扒皮王们去谈……
对于变革,礼部虽小有反弹,但至少比刑部的改革,要容易得多。
毕竟如今有孔融这位铁杆的“楚派”坐镇礼部,经过这么多年的包装,孔融的儒林地位也已经水涨船高,去年名驰海内、俨然一派宗师的大儒郑玄病故之后,孔融已经隐隐有新一代儒林魁首的气象。
王朗的好儿子、白图的好臣子,古代著名的“经义发明家”王肃,也已经在白图与孔融的栽培下,现在不过十六七岁、尚未及冠就已经踏上了“发明经义”的道路,正在江陵附近,发明……不,是挖掘儒家文化遗址。
众所周知的孔子见两小儿辩日,就是在先秦楚国的国都、也就是现在的江陵附近,那里也即将出土一些与现代儒学不同的经义。
不管别人信不信,楚王白图、儒林魁首孔融,都将先信为敬,之后顺理成章的获得儒家的最终解释权,为儒学更好的为楚学服务……
第四百三十一章 前三发布
对于金陵城的普通百姓来说,七天的时间转瞬即逝,毕竟劳动人民的生活,总是格外充实。
因为是冬天,金陵城外的工坊,到了招工旺季,无数百姓来到金陵,用农闲时原本最无意义的体力,来令自己距离小康生活更近一步……
在工作时间之外,金陵的各种戏剧团也生意大好,尤其是面向基层劳动者,剧目情节简单、舞台和观众席露天的草台班子,几乎场场爆满,中高端的剧团,也能接到工坊的演出预定。
不过对于刚刚结束科举,正在等待结果的士子们来说,七天的时间,就像是磨人的小妖精……
诸葛瑾、费祎、石韬等等胸有成竹的学霸,以及已经放弃挣扎的学渣还好,那些没有万全把握的士子,还有法正,这七天显得很焦虑。
区别是前者觉得自己是否能登科一甲、或二甲,在两可之间,所以紧张,而法正……则是因为在科举之前,就摆出了“今年我法孝直要考一千个”的架势!
如果不是因为法正在金陵,突击学习工部内容,也就是购买了一些工部推广的“基础知识”类丛书,但却学习未果的话,法正甚至想说自己要七科全冠。
只是工部的内容,令其稍微收敛了一些,“退求其次”的声称要六连冠……
法正也是在益州憋闷到,好不容易有展示的机会之后,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
如此一来,他在金陵士子中的人缘、名声都有些糟,看到那副仿佛在说“颤抖吧!我法孝直要来打脸了”的笑脸,总令人忍不住想要一巴掌糊上去。
法正大概是糊名制度的最大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