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魏国没有囤楚币的习惯,也不可能将自家的资源,换成楚币堆在库房里,所以要凑三千万楚币,肯定就要用三千万楚币价值的货物来换。
总的来说,这是……一大笔钱!
只是相比于“最新”主舰的价值,三千万钱,完全能够接受。
当然,刘晔在谈判成功的一刻开始,就明白楚国肯定是有了更新的造船技术。
只是现在的刘晔,还傻傻的以为,只要有“样品”回去,加上马钧的能力,就能够追上楚国的进度。
然而当刘晔与户部谈判时,终于明白,什么叫做无耻……
主舰作价三千万钱?
没错,我大楚言而有信,说三千万、就三千万,但是……捆绑销售,必须一次性购买五艘主舰、还有其他配套船舰,甚至还包括三年前下水的二代船舰!
共计作价,三亿。
当刘晔指责户部毁约的时候,步骘表示最终解释权,归楚国所有,三千万一艘的价格并没有改变。
而在刘晔愤怒的表示,将拒绝楚国屯驻土垠港的时候,户部也表现平平——那是礼部的事情,别指望我们为了给礼部兜底,而放弃户部的业绩!
刘晔能够感受到,他们的态度,很大程度上是真的,这也符合楚国六部的特质。
之所以白图将对外交易谈判,分为礼部和户部两部分,就是为了最大程度榨取利益,如果真的因为两部竞争,而影响到楚国大事的话,殿阁会出面。
殿阁没有出面,则代表楚国、代表楚王并不认为这有什么要紧……
刘晔这时也想起白图之前和他说的,明白楚国这是在告诉自己,他知道魏国在仿制海船,所以别想用一艘的价格,就买走楚国的技术!
最终刘晔还是回到了户部的椅子上,一点点将价格压到了两亿六千万,而且并不是降价,而是……楚国同意少卖一些船给刘晔,单价其实还有所提升。
不过魏国本身要的就是样品,所以捏鼻子认了!
而对于交易期限,楚国只是说一年内交易——因为主舰还在亶州。
刘晔也并不着急,要凑齐两亿六千万,也不是一两月的事情……
第四百五十四章 魏国朝政
刘晔将楚国的“共建土垠港”的要求,传回邺城之后,魏国朝中爆发了很大的争论。
虽然军师郭嘉极力反对,但是以荀彧、陈群为首的内治之臣,却大多赞同……
郭嘉的确是曹操最信任的谋士——不仅足智多谋、长于计略,而且寒门出身,没有太多利益纠葛,同时看似玩世不恭,但对曹操的忠诚却无可非议!
不过郭嘉更多的献策,都是在军略方面,内政方面……郭嘉并非不懂,但更倾向于“点评”、分析内政对军事战略的影响,而“懒”得实际去治理。
当然,曹操也知道,郭嘉的“懒”,一部分是性格安稳不下,另一部分原因则是郭嘉的身体的确扛不住——如果不是刘备促成汉帝入关,令汉室与魏国的气运被斩断,间接减少了郭嘉转嫁气运的压力,怕是郭嘉已经一命呜呼。
郭嘉从军略方面出发,认为楚国的海军,久行于海上,动辄往来辽东、乃至于海外,还有楚甲之坚、楚兵之利,不能与寻常南方水军等同而视……